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特征,探讨HBsAg阳性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网络关系。方法于2014年9-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1 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抗-HCV、HIV感染情况等,检测HBsAg、抗-HBs、抗-HCV情况,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HBsAg阳性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网络关系。结果研究对象1 031例,HBsAg阳性率为11.35%(117/1 031),抗-HCV阳性者740例,HBsAg阳性率为10.27%(76/740)。控制混杂因素后,抗-HBs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05,95%CI:0.03~0.09);抗-HCV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也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30,95%CI:0.17~0.52);有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比没有乙肝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HBsAg阳性(OR=5.30,95%CI:2.68~10.52)。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乙肝家族史、抗-HBs与HBsAg阳性直接相关,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间接相关。结论MMT门诊患者中抗-HBs、乙肝家族史、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及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相关。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特征 贝叶斯网络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镇痛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小儿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4月—2020年3月,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69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35(21,48)个月]、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2(22,68)个月]、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38(26,52)个月]以及应用全身麻醉+利多卡因+布洛芬栓联用药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2(25,60)个月],各组患儿在行UFCL治疗瘢痕时分别采用对应镇痛方案,并针对患儿治疗过程进行全程综合护理。分别于首次麻醉清醒后0(即刻)、1、2、4 h,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患儿瘢痕进行疼痛程度评估。首次麻醉清醒后4 h疼痛评估结束后,采用自制镇痛满意度调查表患儿或其家属对镇痛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估并计算满意率。首次术后2 h内,观察并记录患儿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等发生情况。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选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患儿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并计算两者差值。对数据行LSD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首次麻醉清醒0 h,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联用药组患儿FLACC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P<0.01),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联用药组患儿FLACC评分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P<0.01),联用药组患儿FLACC评分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P<0.01)。首次麻醉清醒1、2 h,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联用药组患儿FLACC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P<0.01),联用药组患儿FLACC评分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P<0.01)。麻醉首次清醒4 h,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联用药组患儿FLACC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P<0.01)。首次麻醉清醒后4 h,4组患儿或其家属对镇痛效果满意率分别为79.49%(31/39)、85.37%(35/41)、87.80%(36/41)、97.92%(47/48),联用药组患儿满意率高于单纯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麻醉清醒后术后2 h内,4组患儿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体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4组患儿首次治疗前、末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瘢痕VSS评分及两者差值组间总体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UFCL治疗小儿增生性瘢痕中进行联用药镇痛效果良好,患儿或其家属对镇痛效果满意度高,且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镇痛方案类似,推荐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瘢痕 疼痛 激光疗法 围手术期护理 布洛芬 复合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认知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影响,并探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行为学特征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观察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将观察组、模型组大鼠制成认知损害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则同期注射生理盐水。制模后观察组大鼠给予tDCS干预,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电极放置方法同观察组,但期间不予电刺激,3组大鼠连续干预16 d。待干预结束后采用穿梭箱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于制模后第30天各组大鼠断头取脑,观察其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同时测量海马颗粒层厚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被电击次数[(60.5±6.67)次/min]较模型组[(145.8±19.31)次/min]显著减少(P<0.05),寻找平台时间[(50.4±3.68)s]较模型组[(91.9±3.09)s]显著缩短(P<0.05),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23.3±3.56)次/分]较模型组[(15.3±3.43)次/分]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3.47±1.07)μm]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5.17±1.49)μm]明显增加(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实验大鼠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与被电击次数、寻找平台时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与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注射东莨菪碱能导致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受损程度可能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具有一定相关性;tDCS可改善认识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皮质神经元结构恢复、增加海马颗粒层厚度有关。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海马皮质厚度 认知损害 学习记忆 大鼠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不断进步,高中体育教学不再只注重学生体能训练,而是开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拓展训练可行性,探讨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措施,以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 标签: 高中体育 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目标为导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烧伤手术室实习带教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烧伤手术室接收42名实习生开展教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组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出科成绩和优良率、实习前后自信心和烧伤手术技能评价、带教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和优良率高于常规组;两组实习后自信心、术式选择、手术创新性与优化、手术并发症控制、术中突发事件处理评分高于实习前,且实习后研究组上述评分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实习生带教模式提升自信心、提高操作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可提高烧伤手术室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和烧伤手术技能,还可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目标导向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烧伤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现代居民建筑物要求越来越高,钢结构建筑拼接其强度高、自重轻、以及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钢结构作为钢结构建筑最主要一个受力部件,安安装技术及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工程工期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强化钢结构安装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就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安装施工建议。

  • 标签: 钢结构 安装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由于课程任务比较重,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通过强化学生体能训练,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体能训练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品德重要方式。新课改不断深入,使得高中强化体能训练成为必然趋势,科学规划安排体能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更好提升。

  • 标签: 高中体育 体能训练 强化教学 探讨策略
  • 简介:摘要现代居民建筑物要求越来越高,钢结构建筑拼接其强度高、自重轻、以及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钢结构作为钢结构建筑最主要一个受力部件,安安装技术及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工程工期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强化钢结构安装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就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安装施工建议。

  • 标签: 钢结构 安装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高中教育是学生发展关键时期,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愈加重要。核心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如何将体育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成为了教育界和体育教师们共同关注点。

  • 标签: 核心素养 高中 体育课堂 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