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0—2020年期间北京市某儿童医院儿童主要变应原的致敏特征及变迁情况,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怀疑过敏性疾病就诊并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E(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5 746例居住在北京地区的儿童,年龄范围0~17岁,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3.8(2.5,5.3)岁。男童28 918例(63.2%),女童16 828例(36.8%)。婴幼儿组(<3岁)14 984例(32.8%)、学龄前组(3~6岁)22 049例(48.2%)、学龄期组(6岁及以上)8 713例(19.0%)。应用ImmunoCAP变应原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并采用χ²检验进行统计分析11年期间变应原的致敏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单价食物变应原sIgE阳性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鸡蛋白42.6%(2 788/6 577例次)、牛奶38.4%(2 606/6 782例次)和小麦31.8%(1 417/4 449例次);单价吸入变应原依次为豚草42.6%(440/1 034例次)、艾蒿38.4%(1 045/3 191例次)、链格孢31.3%(3 358/10 725例次)。鸡蛋白47.0%(1 904/4 048例次)、牛奶41.9%(1 769/4 226例次)、小麦33.9%(973/2 870例次)在婴幼儿组阳性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1.495、73.907、16.966,P均<0.05),坚果混合fx1(22.5%,121/537例次)、花生(24.9%,111/446例次)、大豆(20.0%,74/370例次)和虾(7.48%,44/588例次)在学龄组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436、10.751、11.569、13.703,P均<0.05)。婴幼儿组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为链格孢霉(14.8%,422/2 859例次),学龄前期以豚草(34.5%,143/415例次)和链格孢霉(33.5%,1 762/5 254例次)为主,学龄期豚草(56.4%,282/500例次)和艾蒿(48.2%,573/1 189例次)检出率最高。2010—2020年期间鸡蛋白、牛奶、小麦、芝麻、花生的阳性检出率整体存在差异,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χ²=10.293、χ²=12.066、χ²=7.402、χ²=32.458、χ²=31.747,P均<0.05);大豆阳性检出率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21.4%、173/809例次,2020年15.4%、70/455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751,P=0.009)。2010—2020年期间霉菌、草花粉、树木花粉、动物皮屑均呈现出上升趋势,霉菌(2010年26.7%、1 066/3 998例次,2020年40.2%、1 705/4 243例次)、草花粉(2010年19.8%、259/1 308例次,2020年39.3%、1 472/3 746例次)、树花粉(2010年17.0%、180/1 058例次,2020年29.8%、916/3 075例次)、动物皮屑(2010年18.5%、111/601例次,2020年26.6%、672/2 522例次)上升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8.600、163.601、65.931、17.271,P均<0.001);但尘螨(2010年30.7%、1 270/4 132例次,2020年26.7%、1 126/4 221例次)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822,P<0.001)。2010年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为尘螨30.7%(1 270/4 132例次),其次为霉菌26.7%(1 066/ 3 998例次),而2020年最常见的变应原为霉菌40.2%(1 705/1 243例次),其次为草花粉39.3%(1 472/3 746例次)。结论2010—2020年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主要食物变应原仍以鸡蛋白、牛奶、小麦为主,但霉菌和花粉类逐渐取代尘螨成为最主要的吸入变应原。

  • 标签: 变应原 儿童 免疫球蛋白E
  • 作者: 周薇 赵京 车会莲 洪建国 洪莉 李宏 李在玲 孟娟 沙莉 邵洁 申昆玲 王良录 向莉 邢嬛 边赛男 姜楠楠 景红 刘玲 周鹏翔 朱巍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北京 100191,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020,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8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上海 200080,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营养科,上海 200127,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成都 61004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上海 20002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 简介:摘要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诊断与治疗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我国临床医师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存在问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不足和过度并存,基于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和相关研究证据,在诊断、治疗、预后、预防4个方面共16个临床热点问题给予推荐意见,制订诊疗管理流程图,目的在于提高我国儿童食物过敏规范诊治水平。

  • 标签: 食物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母乳喂养 水解配方
  • 作者: 申昆玲 赵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患者约占1/4,存在诊断治疗上的不足。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初始治疗药物以及肾上腺素的使用与指南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严重过敏反应病例,多数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识别和处理,而且严重过敏反应有反复发作的风险,需要长程管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急救行动计划》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由医师为患儿制定的个体化急救方案,指导患儿及其家长/照护者早期识别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必要时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并紧急就医。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儿童 急救 行动计划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小麦过敏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疑似小麦过敏患儿进行病史收集、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及新鲜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共纳入患儿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1.5±12.8)个月。患儿分别在摄食小麦制品或接触小麦面粉后出现过敏症状。临床表现以皮肤症状(20/21例,95.2%)最常见,其他依次为呼吸道症状(7/21例,33.3%)、消化道症状(6/21例,28.6%)及神经系统症状(1/21例,4.8%)。11例患儿曾出现严重过敏反应。21例患儿血清小麦特异性IgE检测水平为1.46 ~100.00 kU/L,当特异性IgE水平在Ⅴ级及以上时,患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增加(P<0.05)。其中5例患儿行小麦皮肤点刺试验,均呈阳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0.04~0.12。患儿均有其他食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结论儿童小麦过敏发病早,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皮肤症状为主;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对小麦过敏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高度致敏者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 标签: 儿童 小麦过敏 临床特征
  • 作者: 向莉 万伟琳 曲政海 赵京 周薇 徐保平 文利平 李丽莎 殷菊 姜楠楠 全美盈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18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北京 10073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哮喘防治中心与肺功能室,北京 10002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10019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尚存在认识和诊疗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现基于国内外诊治实践参数及循证指南,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诱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建议,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未来制定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奠定基础。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 儿童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吸入变应原提取液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与血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疾病的9 56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并对其中415例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记录并分析SPT操作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比较SPT与血清sIgE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9 563例患儿中14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5%。其中1~5岁组发生率为0.07%(2/2 581例),6~11岁组为0.19%(12/6 197例),12~17岁组为0。严重程度分级均为Ⅰ级。14例发生不良事件的患儿中,仅1例为与变应原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0.01%(1/9 563例)。Kappa指数显示,屋尘螨、粉尘螨、链格孢霉和艾蒿采用SPT和sIgE的检测结果几乎完全一致;树木花粉和豚草具有高度一致性(P<0.01);烟曲霉具有中等一致性(P<0.01)。以血清sIgE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SPT检测结果的约登指数为0.76~0.89,烟曲霉(0.76)和树木花粉混筛(0.79)最低;阳性似然比除树木花粉混筛(7.12)和粉尘螨(9.10)较低外,其余均>10;阴性似然比除烟曲霉最高(0.19)外,其余均≤0.1。结论国产吸入变应原提取液制剂在过敏性疾病患儿的SPT临床应用中安全性高,且与血清sIgE检测一致性好,有助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吸入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特异性IgE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