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感染组(肺炎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及脓胸)及非感染组,同时按照年龄进一步分为≤3岁、>3~7岁和>7岁组,分类统计,回顾分析胸腔积液患儿的病因。结果1 165例胸腔积液患儿中,感染性胸腔积液746例(64.0%),其中肺炎旁胸腔积液697例(697/746例,93.4%)。肺炎旁胸腔积液中肺炎支原体感染457例(61.3%)。感染性胸腔积液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339/479例,70.8%),非感染性胸腔积液主要见于3岁以下儿童(188/324例,5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3,P<0.05)。非感染性胸腔积液419例(36.0%),其中多系统疾病239例(57.0%)、恶性胸腔积液97例(23.2%)。18例死亡患儿均为非感染性胸腔积液者。结论儿童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为感染,感染中最多见的为肺炎旁胸腔积液,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

  • 标签: 胸腔积液 病因 住院 儿童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随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增加,全球哮喘死亡下降了近2/3。在世界范围内,儿童哮喘死亡率非常低,为0~0.7/10万,但大多数的死亡仍存在可能避免的危险因素。哮喘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哮喘控制不良、治疗依从性差、医师处方的药量不足、肺功能监测不足、精神心理问题以及存在有食物过敏、哮喘急性发作的识别及处理不足、β2受体激动剂使用不当以及哮喘行动计划应用不足等。现就儿童哮喘死亡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改善哮喘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哮喘 死亡率 死亡 危险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供应无菌物品的部门,负责医院复用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工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高低,将对整体医院医疗质量以及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关联性。故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采取有效管理模式十分关键,能够为临床医疗质量提供积极保障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医疗以及生命安全。本文将围绕安全管理模式展开,探究其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全管理模式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特殊部门,其虽然不直接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但其为医院各科室提供无菌物品,是处理医院污染物品的重要阵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既往各科室对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加以清洗、包装后送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处理,这往往存在清洗不彻底、包装不合格等情况,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概率。因此,加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力度、优化各流程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1年尝试改革管理模式,即应用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模式,并将2020年度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旨在分析新型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防控 强化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