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胰岛是治疗糖尿病重要手段,其不规范使用可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低血糖风险。本文从胰岛治疗方案、治疗时机、注射装置的选择方面对胰岛规范应用进行阐述,为临床规范胰岛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借鉴。

  • 标签: [ ] 胰岛素 糖尿病 规范应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与阿卡波糖联合用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 2019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166 名 在本组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83 例患者,分别采取甘精胰岛与阿卡波 糖联合用药和阿卡波糖单独用药的治疗方法,连续用药治疗 3 个月,以血糖指标( FBG 、 HbA1c 、 2hPG )和不良反应(低血糖和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 FBG 、 HbA1c 、 2hPG 三项血糖指标在连续治疗后 3 个月后分别为:( 5.11±1.12 ) mmol/L 、( 6.90±1.69 ) mmol/L 、( 5.91±1.11 ) % 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值( 6.83±1.35 ) mmol/L 、( 8.08±2.04 ) mmol/L 、( 7.13±1.87 ) % ,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82% 也远小于对照组 14.4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甘精胰岛与阿卡波糖联合用药控糖效果明显要好于阿卡波糖单独用药 。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联合用药 老年糖尿病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胰岛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 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6年 10月 -2019年 9月间收治的 92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皮下注射胰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2h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等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 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FBG、 2hPBG、 HbA1c无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 FBG、 2hPBG、 HbA1c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胰岛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 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现如今,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十分迅速, 干扰 (IFN) 根据来源分为 IFN-α 、 IFN-β 及 IFN-γ ,根据抗原性不同可相应分为不同亚型。 IFN 的临床应用广泛,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特应性皮炎及瘢痕疙瘩等。该文对其在皮肤科的应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禁忌 症 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 标签: IFN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抗生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单位门诊的 14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全部患者临床应用抗生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均使用抗生进行治疗,使用率较高的抗生包括头孢他啶、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青霉素钠,其使用率分别为 17.14%、 12.71%、 9.57%、 7.43%、 6.71%、 5.00%。联合用药情况显示:单用抗生素有 63例( 45.00%)、二联用药有 60例( 42.86%)、三联用药有 10例( 7.14%)、四联用药有 7例( 5.00%)。结论在呼吸内科中合理应用抗生,可减少抗生使用时间过长、滥用等情况发生,可保证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抗生素 呼吸内科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 抗生药物在临床兽医中应用多年,对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广泛的应用,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药品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药品残留也间接危害着人类健康。因此,必须正确使用抗生,根据治疗过程,给予足够的剂量,根据诊断的要求,正确使用抗生治疗疾病,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兽用抗生素 临床 问题 对策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天麻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症状改善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84 例眩晕症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成参照组(行常规治疗) 、实验组(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天麻注射液治疗) ,各 42 例。比较 两组疗效、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基底动脉各血流速度更高, P<0.05,比较有差异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P> 0.05,比较无统计学 差异。 结论:予以眩晕症患者天麻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 ,可有效提高患者基底动脉血液流速,且安全性高,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眩晕症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异丙嗪联合方案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 9 年 2 月 -20 20 年 1 月 期间于我院选取 102 例急诊眩晕症患者 展开研究 ,以随机数表法 为分组原则,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 单独行异丙嗪治疗,观察组联合行天麻、异丙嗪治疗,两组治疗效果、椎基底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改善情况比较。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1.82% 、 95.45% ,差异显著 ( P < 0.05 ) ;治疗前 VA ( L )、 VA ( R )、 BA 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 ( P > 0.05 ),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在治疗前的基础上升高,组间有显著差异( P < 0.05 ) 。 结论:天麻与异丙嗪联合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突出,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建议推广。

  • 标签: 天麻素 异丙嗪 急诊眩晕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择 2017 年 1月至 2019年 4月于我院进行的剖宫产的病例 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贝缩宫治疗,实验组使用卡贝缩宫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检测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压积 (HCT)、血红蛋白 (HB )的 变化情况,观察用药后产后总失血量 (EBL)、不良反应和额外用药情况。 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前后HCT、 HB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前, 两组产妇D-D、 FIB水平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 2组 产妇D-D、 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实验组D-D、 FIB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 EBL少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产妇术中 额外用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改善临床症状和凝血功能,且对产妇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马来酸麦角新碱 卡贝缩宫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是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 C 以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进行有效的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门诊和住院部接纳的 60例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 60例体检合格的群体作为一般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参照血清胱抑 C、凝血功能等进行有效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对比,一般组患者为( 1.50±0.32 )㎎ /L ,观察组患者为( 1.13±0.21 )㎎ /L ,一般组高于观察组 (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两组患者而凝血功能对比中,其血浆纤维蛋白对比,一般组高于观察组,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抗血凝酶 -Ⅲ对比,一般组均低于观察组,(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 结论: 血清胱抑 C 以及凝血功能有效地反映出急性脑梗死患者部分体制变化,具有一定的检验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 C 凝血功能 价值
  • 简介:摘要:煤制油气化装置有宁煤炉和 GSP气化炉,每台气化炉均配置煤粉给料罐、煤锁斗及多条输煤管线,其中对连续料位、料位开关和密度的检测采用放射性同位仪表。鉴于此,本文对煤气化装置放射性同位仪表安全维护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煤气化 放射性同位素仪表 安全维护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 ( 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性反应可通过各种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白细胞介可促进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了解多种白细胞介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其治疗进展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细胞介素 子宫内膜癌 肿瘤 炎性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心血管病对肾脏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在我部 治疗心血管病的 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显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为 93.33%,对照组为 66.67%,差异对比度大,统计学有比较意义 P< 0.05。结论: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均能有效治疗心血管病,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医师在给药时应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来调整药物,避免损害肾脏。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心血管病 肾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C arbapenem resistant k lebsiella pneumoniae , CRKP )对替加环敏感性降低的相关外排泵基因研究。方法 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 50 株临床分离的 CR KP 对替加环的耐药性及外排泵抑制剂 CCCP 处理前后 菌株 对替加环的最低抑菌浓度( M 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维生 B6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 ACTA及 S-100B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 2019年至 2020年收治的 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 B6注射液治疗。治疗 10天后, 对所有患儿临床表现恢复及脑脊液ACTA、 S-100B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恢复、惊厥控制、颅内高压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脑脊液 ACTA、 S-100B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01,差异显著。结论:维生 B6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维生素 B6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在脑梗死治疗中联合应用葛根注射液及丁苯肽的有效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从 2017年 11月至 2019年 6月患者中随机抽取 90例进行分组,所有患者都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丁苯肽联合葛根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比较,并分析随访半年以后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分析半年后两组患者 NIHSS及 ADL评分可知,观察组患者评分均存在优势,于统计学软件下对以上组间数据差异予以分析,结果显示 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脑梗死治疗中联合应用葛根注射液及丁苯肽,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丁苯肽 脑梗死 有效性 分析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骨化三醇与普通维生 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黑龙江省医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骨化三醇与普通维生 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黑龙江省医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治疗中应用干扰 α-2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单独行 干扰α-2b治疗,观察组行干扰 α-2b、更昔洛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0%,差异显著( P< 0.05);对照组中皮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经干扰 α-2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干扰素 α-2b 更昔洛韦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