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广铁集团江村站从1989年安装使用减速顶以来,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员工尽责,把减速顶的维修工作搞得很有特色,为车站运输生产的安全高效提供了可靠保证。他们从提高员工素质、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研发减速顶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维修费用专款专用、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等方面入手,保证了减速顸的维修质量。许多做法很有创意,可供其他站段借鉴。

  • 标签: 减速顶 维修 管理 信息化
  • 简介:为了解决内侧减速顶对调车机车轮缘顶部的磨耗,研制了适合内侧减速顶编组场上的调车机车采用DJND型轮缘踏外形。该外形比TB型车轮有很大改进,轮缘顶部、内侧面、外侧面、轮缘根部、踏等部位的形状及轮缘高度、轮缘厚度进行了合理设计,从而大大延缓了减速顶对轮缘顶部的磨耗和钢轨对其它部位的磨耗,制定了DJND型车轮安全可靠的运用限度,主要是补充了轮缘高度和尖点避开距离的限度。

  • 标签: 铁路编组站 调车机车 车轮 限度 研究 轮缘踏面外形
  • 简介:1989年铁道部立项研究的课题,由四方车辆研究所主持,哈尔滨局、上海局、广州局和上海铁道学院参加的“适用于内侧减速顶的调车机车DJND型轮缘踏、运用限度、检测量具”科研成果,于1993年4月21日在青岛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这是对我国机车车轮形状、运用限度、检测方法的新的探索,大胆创新,必将有利于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前进。对此,我们表示热烈祝贺!祝贺这一科研成果通过部级技术鉴定,祝贺该成果在今后的运用实践中取得圆满成功!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成长、壮大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又会存

  • 标签: DJND型轮缘踏面 运用限度 检测量具 技术鉴定 中国 铁路编组场
  • 简介:LDG型减速顶区调车机车轮对轮箍形及其检测量具。自1985年10月25日上海路局通过技术鉴定后,我段在艮山门站编组场的五台调机,全面经受近三年的扩大运行考验。运行效果表明:改形后的所有顶区调机,运行安全质量良好,没有发生任何因轮箍改形而造成脱线挤岔等事故和事故苗子;轮箍各部磨耗外形稳定、磨耗率明显下降,改形后没一台调机在架修期间内产生因轮顶、轮缘、踏磨耗而造成提前落轮旋削修理;且由于磨耗外形稳定、磨

  • 标签: LDG型 减速顶区 调车机车 车轮 轮箍面形 检测量具
  • 简介:能力驼峰的现代化应该提到议事日程,小驼峰现代化包括驼峰进路控制现代化、溜放车辆速度控制现代化、调车场平纵断面的优化、峰尾作业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其中调速系统的选择与优化设计是小驼峰现代化的重点.

  • 标签: 铁路驼峰 调车场 调速 现代化 小能力驼峰
  • 简介:停车顶是现代铁路编组场尾部停车、防溜的重要控制设备,它们在现场应用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车站的安全与效率,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和探讨停车顶的停车能力和防溜能力,对停车顶及其系统的设计是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用户更好地对停车顶的使用和维修。作者从理论上重点阐述了停车顶及其系统的停车能力与制动功的关系、防溜能力与制动力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理论计算和示意图加以描述,最后还与停车器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 标签: 铁路 编组站 停车 防溜 停车顶
  • 简介:为解决内侧减速顶磨调车机车轮缘问题,铁道部机务局对此非常关心和重视,积极领导和支持机务部门进行研究试验,四方所主持研制的DJND型车轮就是在机务局的大力指导与帮助下,经过几年的现场运用试验获得成功的。1993年4月21日DJND型轮缘踏外形、运用限度及检测量具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后,部科技司下达了科技机〔1993〕65号文件,下发了鉴定证书。机务局为了更好地在机务系统推广应用DJND型车轮,1993年8月27日以机技〔1993〕118号文公布了DJND型轮缘踏外形、运行限度及检测量具的有关规定,并请各单位遵照执行。本期刊登了机务局文件,目的是宣传、贯彻、落实部机务局的文件精神,使减速顶更好地为运输生产服务。

  • 标签: 调车机车 内侧减速顶 轮缘踏面 运用限度 外形 检测量具
  • 简介:能力驼峰溜放控制方式选型研究通过部级鉴定1998年7月16日在天津召开了小能力驼峰溜放控制方式选型研究部级鉴定会。该项目由铁道部建设司结合京九线建设工程立项,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站场处负责,三院自控处、机械处参加研究。该课题从1993年7月开始启...

  • 标签: 小能力驼峰 溜放控制 控制方式 选型 部级鉴定 调速方案
  • 简介:中、小驼峰的现代化改造是铁路科技的重点攻关项目之一。本文通过目前已运用推广或正探索的几种小能力驼峰调速系统的技术、经济比较,重点论述股道全顶调速系统的特点、适用范围,并通过具体一设计实例其设计方法。

  • 标签: 驼峰 减速顶 改造方案 中国 铁路 现代化
  • 简介:随着我国铁路运量的不断增长,编组站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编组站进行能力加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以三间房编组站为例,对编组站各子系统的构成及协调性的分析对比,确定出车站运输限制能力的薄弱环节,在利用既有设备情况下,通过运输指挥方式的改变,提高枢纽内部运输指挥的灵活性,实现近期能力的加强。

  • 标签: 编组站 能力 协调 设备
  • 简介:减速顶调速是提高编组站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周士秀沈阳铁路分局,地处客货运输最繁忙的辽宁腹地。苏家屯、沈阳西为路网性编组站,另外还有灵山、大官屯等站分布在鞍山、抚顺等五个大中型城市的周围。全分局的运量逐年递增,运输能力特别是编组站的能力严重不足,运量和运...

  • 标签: 减速顶 调速 编组站 能力提高 沈阳铁路
  • 简介:本文以测试分析为基础介绍了重载车辆在驼峰溜放后对编组场既有减速顶布置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既有的调速设备和作业方式进行改遣和改进来适应这一变化。

  • 标签: 驼峰 编组站 重载 调速 减速顶
  • 简介:为了满足编组站新型重载车辆对制动能力的新需要,需对减速顶调速设备进行改进、探索新的应用方式、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把驼峰编组站调速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 标签: 铁路 编组站 重载 调速 减速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