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精神文明、清正廉洁,是国人共同的愿望。然而,廉洁的对立面是腐败。廉洁与腐败是对立统一关系,廉洁兴起,腐败匿迹;腐败猖狂,廉洁消沉。两者之间,谁胜谁负,其诀窍就在于执政者的态度和方法。只有清正廉洁的社会,才能实现精神文明。当今在腐败屡禁不止、威胁着社会文明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之一的《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及时雨”,它不仅深入浅出、态度鲜明地对腐败的性质、特征、类型、根源、危害作了全面深

  • 标签: 反腐保廉 社会发展 精神文明 对立统一关系 社会进步 社会文明
  • 简介:这是一篇回应性的文章.作者在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由来以后,首先借用万俊人教授一书中的材料阐述了西方宗教伦理思潮与西方社会的关系;然后指出在中国学界展开宗教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并论述了作者对建构中国宗教伦理学的一些想法;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对万俊人教授中的三个问题作出了回应:第一,关于"强伦理模式";第二,有关世界宗教信仰现状的问题;第三,关于世伦理以什么为基础的问题.

  • 标签: 全球伦理 普世伦理 宗教伦理学 文化视域
  • 简介:马克思《博士论文》附录中对鲁塔克的宗教论战,在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2—3中有更加具体而详尽的展现。马克思对鲁塔克的批驳与他对伊壁鸠鲁反宗教立场的肯定相一致。本文旨在通过对《笔记》的研读,弄清楚马克思如何就鲁塔克的相关文本,有针对性地驳斥鲁塔克对伊壁鸠鲁学说尤其宗教观的反驳,如何借此突显哲学与宗教的对立及其反对和战胜宗教的合理根据。

  • 标签: 马克思 普鲁塔克 宗教论战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 简介:以内在证超越之取径,在王塘南的思想中,主要有以心证仁、以良知而非情识证性体、以"外"证"内外中道之体"等具体形态。其中,以心证仁体现了王以内在证超越之别于程朱以超越证内在的基本理路;良知情识之别,是江右王之特色所在;而以"外"证"内外中道之体"是王塘南本人基于江右、融会浙中的义理创发。

  • 标签: 王门 以内在证超越 孟子观 王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