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各大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宗教道德进行扬弃和提炼,继承和发扬它的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的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 标签: 宗教道德 道德建设 社会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 教义
  • 简介:道德,不独是佛法所有的。世界的各宗教、各民族、各时代,都有各自的道德,不过佛教的道德,在一般共通的基础上,更有他独到的特质。所以,现在想从一般的道德说到佛化的道德

  • 标签: 佛化 化道德 道德佛
  • 简介:六、七、八月是西藏旅游的黄金季节,全世界的游客纷拥而至,给拉萨这座寂静的高原古城带来了不少凡间的热闹,房价一路攀升还不好找,各条线路上全都是旅游车鼓足劲在奔跑,高原反应加上马不停蹄,往往还没韵过神,人们迷迷糊糊就告别了西藏,如果不是有一卷胶卷提醒你曾去过世界屋脊,也许都会怀疑,我去过吗?

  • 标签: 西藏 民族文化 天葬 藏传佛教
  • 简介:元阳为茅山名观之一,历史悠久。唐代诗人顾况(727—815)曾寓居此读书多年,后作有《题元阳旧读书房赠李范》诗云:“此十年游,此房千里宿,还来旧窗下,更取君书读。”该观后毁于战乱,南宋时复建。据《金坛县志》和元代刘大彬《茅山志》记载,南宋隆兴初(1163),吴兴道人沈善智穴居于此,自称洞主。时有黑虎随之出入,

  • 标签: 《茅山志》 元阳 唐代诗人 南宋 道人
  • 简介:原始佛教“空”作为一种认识论,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之上,服务于解脱论。部派佛教思想开始出现由“空”向“有”的转变,呈现出实体化趋势。中观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缘起理论,提出色空不二的思想,将佛教空发展到新的高度。

  • 标签: 佛教 空观理论 中观 般若学空观 缘起理论 佛法
  • 简介:当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哲学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人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人们的人生、价值都在转型、改变。许多青年人因而感到困惑、迷茫,无所适从,我们作为基督徒、传道人,在这样缤纷的世界中该如何看待人生?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呢?为了激发广大同学更好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坚定奉献的心志,金陵协和神学院神学研究室暨学生会于1997年11月15日联合举办关于基督徒的人生、价值研讨会。研讨会由孙家骥老师

  • 标签: 人生观 价值观 基督徒 研讨会 生活方式 价值取向
  • 简介:土族的“经”活动在民间也被称为“跳欠”、“跳神”等,寺院僧人称为“金刚舞”,是一种在寺院中由戴面具的僧人表演以表达宗教奥义的神舞,它也是土族地区藏传佛教祈愿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土族地区各大寺院中大都有这一活动,但以佑宁寺的经规模最大,并且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和六月初八分别举行一次,

  • 标签: 法会 僧人 寺院 藏传佛教 跳神 宗教
  • 简介:苦行,梵语tapas。是为了断除欲望,净化身心,根据佛陀的教义,践行种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事的统称。而它的原意,是指古印度诸外道以种种惨痛的修行方法,肆意折磨肉体,以求得心灵的净化,并为生天铺平道路。佛陀坚决地反对诸外道的无益苦行,并为弟子教导了既有益于现在,又利于永恒生命的苦行方法。本文试图简单扼要地介绍佛教苦行的渊源,以及佛陀教导的苦行

  • 标签: 佛陀 佛教 修行方法 教义 肉体 永恒
  • 简介:林语堂(1895年10月-1976年3月),福建人,出生于传教士家庭。国际知名学者,文学家、哲学家。“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他的座右铭。

  • 标签: 林语堂 道家观 中国 宗教信仰 生活方式
  • 简介:在禅宗盛行的中唐时代,柳宗元反对禅教相隔,认为理事相须、体用一如,主张禅律并重、定慧双修,体现了佛教戒、定、慧三学齐修的意趣和解行相应的宗旨。他的这种禅主要来源于天台宗的止学说。

  • 标签: 禅观 禅律并重 定慧 双修 止观 中道
  • 简介:“湟水又东,径土楼南,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这是北魏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古湟中八最之一“北山烟雨”——今西宁土楼。土楼,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城北的土楼山(现习惯叫北山)。土楼山形状奇异,水绕山环,四川烘托,一关东峙,显得格外钟毓而灵秀。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当地群众为河湟名人——汉朝护羌校尉邓训在北山修建了“贤圣之祠”,最早称为“土楼山寺”,俗称北山寺,后改称“永兴寺”,又因与城

  • 标签: 土楼观 北山寺 土楼山 邓训 东峙 护羌校尉
  • 简介:葛仙原名叫“青元”,始建于宋皇佑二年,由葛玄、葛洪的故宅改建而成,主要供奉葛玄、葛洪二位真人,原内建有紫微、北极、三官、东岳四房道院,并有葛玄炼丹井一口即“青元丹井”。2002年9月,经句容市委市政府批准,茅山道院耗资1300万元。在句容市葛仙湖公园内易地重建了全新的葛仙

  • 标签: 葛洪 供奉 真人 茅山 重建
  • 简介: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到消亡,都是因缘条件组合、安住与分离的过程。从时间上看是因果序列、前后相续的必然性;从空间上看即表现为彼此相即不离、对立统一的因待性:从存在于时空的运动来看即是刹那不住、无常变异的空寂性;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出的结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了世间相待而存在的法则。若遵循着佛陀揭示的因果法则来理解人类的相依共存,

  • 标签: 和平观 佛教 对立统一 因果 佛陀 法则
  • 简介:一、引述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象宝塔之巅的明珠,永远光耀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养生,医学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

  • 标签: 宇宙万物 阴阳二气 上德 哲理诗 下德 无为而无不为
  • 简介: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意译]一个人无须走出户外,亦能通晓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无须窥望窗外情况,就能按天道的规律,恰到好处地处理天下万事万物。这样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人,修养也就到了圣人的境界。如果那人要经常奔波劳碌,跋涉千里去了解情况,才可以办好事情,那人的修养,也

  • 标签: 微妙玄通 玄德 而名 巧智 人能 亲力亲为
  • 简介:随着宗教日益世俗化,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宗教道德与世俗伦理不断相互渗透,宗教中的一些清规戒律常常也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世俗伦理因了宗教发展自身的需要也会成为宗教的教义与戒条。宗教道德与世俗伦理相互影响形成互补,在净化人心、

  • 标签: 宗教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 宗教信仰 内在机制 道德意识 合理机制
  • 简介:《阴符经》无疑为古今修道的真经之一。它最早著录在《新唐书·艺文志》里,全文三百余字。其言语深奥,义理精微,内容则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世人大多传它为黄帝所作,或认为是黄帝受之于广成子(宋陈渊)。朱熹认为:“不得而详知”。另有其它一些说法,各述所知,究无定见。作者认为它大约成书于唐人李荃、张果等为其作注之前。而《道藏》(第10册885页,1988年)记李荃云:

  • 标签: 《阴符经》 天人观 义理 朱熹 《道藏》 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