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在中文圣经历史长河中,《和合本》占了一个世纪篇幅,直至近年修订成《和合本修订版》(《和合本2010》)。《和合本》是目前通行历史最悠久中文圣经,流通数量大、范围广。中国教会不少语言和概念,与这部圣经有着密切关系,而《和合本》历史起点,也与当时环境和需要息息相关。

  • 标签: 和合 历史 意义 中国教会 圣经 中文
  • 简介:塔里克·拉马丹(TariqRamadan)是当代具有世界影响穆斯林思想家之一,也是伊斯兰现代主义改革家重要代表。他是一名欧洲伊斯兰教学者和活动家,作为英国政府与欧盟顾问、牛津大学教授,他研究伊斯兰、介绍伊斯兰,并呼吁穆斯林保持传统记忆同时回应变化中现实,灵活解释和运用伊斯兰思想资源。

  • 标签: 伊斯兰现代主义 意义 借鉴 英国政府 大学教授 思想资源
  • 简介:数字"七"是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族群青睐圣数之一。在伊斯兰教语境下,圣数"七"皆自天启经典而来,带有浓郁宗教特征。对于儒家而言,圣数"七"则被赋予更多人文特征。清人刘智所著《天方性理》中,对圣数"七"不同赋意成为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互通载体,更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

  • 标签: 圣数“七” 伊斯兰教 儒家 象征意义 《天方性理》
  • 简介: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召开全国性、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大会,意义重大。首先,从国家层面,说明国家已经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关系党使命宗旨重大政治问题。其次,从社会层面,生态环境已经是关系民生重大社会问题,全社会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氛围,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思想 实践 道教 国家战略 环境保护问题
  • 简介:佛教与《文心雕龙》关系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文中佛教术语很少,关于二者关系研究缺少正面的推进,否定二者关系者往往对佛教经论了解不多,对于当时佛教思潮及其对社会影响认识不足。本文从观察视角和分析方法两个层面来具体讨论佛教影响。《文心雕龙》中对于般若思想高度肯定、对于"圆鉴""圆通"等分析立场强调,体现了般若思想对于《文心雕龙》观察视角影响。《文心雕龙》分析方法,主要受到毗昙学影响,刘勰通过僧祐受到了僧柔借鉴毗昙学方法讲解经论方式影响,并把它运用到《文心雕龙》创作中。毗昙学关于自相、共相、摄、不摄等分析方法在《文心雕龙》中也有相当具体运用。

  • 标签: 般若 圆鉴 阿毗昙 文心雕龙
  • 简介:朱熹道统论对汉唐儒学和儒士进行了大胆切割,学界多从儒学内部分析此举,佛教影响未被充分提及。事实上,佛教特别是宗密对汉唐儒学批判,对朱熹此举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宗密对汉唐“道”非本原批判,使朱熹转向了对道统之“道”本体化建构;对“六经”批判,使朱熹将道统经典由“六经”转向“四书”,并以“道”为核心重新诠释“四书”;对汉唐儒士批判,使朱熹以“道”为标准彻底割断了汉唐。这三方面暗含了两大主线,一朱熹切割汉唐以“回应”宗密批判;一朱熹道统论、建立吸收了宗密相关思想。此外,朱熹道统切割汉唐虽造成了诸多流弊,但对抗击佛教强势冲击仍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此应给予客观评价

  • 标签: 宗密 朱熹 割断汉唐 道统论
  • 简介: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但对其华严思想传播影响则较少探讨。通过对宋代材料梳理,从李《论》入藏、义天来华、禅僧与文人以及民间信众对其思想充分肯定等角度力图证明,宋代华严学发展中,李通玄华严思想无论在上层文人、还是世俗民众中都是最具影响

  • 标签: 李通玄 华严合论 义天来华 《周易》
  • 简介:从地狱名称与警戒内容上看,永乐宫重阳殿重阳画传中地狱思想可能影响因素,既接受了道教、佛教影响,也可能接受了民间说唱、戏剧、笔记小说等地狱思想影响,尤其是元杂剧众神仙道化剧影响。重阳画传"十"地狱数量,可能与全真教之"十戒"、"十劝"思想有关,也可能与宋元时期"地府十王"之说"十"有关。

  • 标签: 永乐宫 重阳殿 重阳画传 地狱
  • 简介:由于基督教叙事话语最早进入西方文化世界,经过希腊罗马化过程,形成西方基督教神学传统。当西方基督教再由宣教士传向世界时,信仰己是经西方化框架所构作。当其遇到庞大另一种文化,如中国世界观和价值观,即会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冲撞情况。在中国单讲处境化是不足,因处境化观点是只从宣教意义上,为了传福音之目的而作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化 社会作用 当代中国 基督宗教 西方文化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作为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对技术是持否定态度,实则不然,庄子多次肯定了技术重要价值和作用,只不过,庄子对技术局限性也有着深刻认知,因而容易给我们造成其忽视技术印象。

  • 标签: 技术观 庄子 当代 传统观点 否定态度 代表人物
  • 简介:我们学佛的人通常讲我们修行嘛,要修这个心。这个心是什么样心呢?有人说是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荣辱不惊。有人说是如如不动心。什么是如如不动心呢?不动,这个用词是没有错,但是有时候可能我们会理解偏了:一学佛啊,这个心不是如如不动,而是像石头一样,太坚硬太冷漠。

  • 标签: 平常心 学佛 修行 荣辱
  • 简介:"边疆"不仅是一个地域性政治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文化、社会、象征概念。边疆社会文化则是中国边疆一个十分重要特征。无论是美国边疆学派,还是早期中国边政学派,抑或是后来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关于边疆社会研究,都表明边疆社会文化复杂性,以及不同民族、族群文化互相交往、渗透关系。因此,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也存在着另一个重要面向,即文化杂糅(culturalhybridity)。以往表现民族文化民族志影片更多地关注单一民族文化类型,强调民族文化独特性一面。本文以民族志影片《游走呗玛》为例,提出边疆社会文化影像呈现和表述都不应忽视边疆社会文化类型重要特征,即文化复合性、杂糅性以及文化链接(articulation)。对这一问题认识也关系到在摄制边疆社会民族文化民族志影片过程中应该持有的文化立场和态度。

  • 标签: 文化杂糅 边疆社会文化 宗教信仰 民族志影片
  • 简介: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源问:怎么用功?慧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源说:这谁不会。慧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想这想那,挑这挑那。他们睡觉时不肯睡,思这思那,梦这梦那。

  • 标签: 和尚 吃饭 睡觉
  • 简介: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使信奉伊斯兰的人成为中正民族。党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与伊斯兰中正思想内涵同出一辙。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正 穆斯林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现代化国家 伊斯兰
  • 简介:东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舍身求法高僧。法献是继法显、宝云、智猛和法勇等之后又一位西行求法僧。法献西行,往返均取“青海道”;在西域,法献先后游历了吐谷浑管辖鄯善国故地,和芮芮控制下于阗、龟兹和高昌等国。法献取得佛牙,是从乌缠国流入于阗国,乌缠国即汉代乌秅国、法显记载於麾国,也即玄奘记载乌铩国;佛牙来到汉地后,曾经由陈武帝、隋文帝和唐宣宗等帝王公开供奉,流传有绪,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佛教圣物之一。

  • 标签: 青海道 乌缠 法献 佛牙 西域史地
  • 简介:周一语文课上,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红叶,有人说,您去香山了吧?老师笑而不答。头排有个女同学,抬起身来仰脸靠近红叶。有个同学喊,它没香味!女同学回身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吗?老师把红叶给了这位女同学,她压在课本里。这是72年前我小学四年级一件事。北京南城多是穷苦人,孩子们只守在胡同里,最多到龙潭湖、陶然亭去撒撒欢。

  • 标签: 红叶 串连 小学四年级 女同学 语文课 老师
  • 简介:一在小区单元楼下草地上,有一棵高大挺拔槐树,长势喜人。记得刚住进这个小区时候,它还是一棵小树,默默无闻,不被人注意;而今已与六层楼等高,每逢盛夏,浓荫蔽日。清晨,推开窗户,一阵淡淡清香便随着微风飘进屋里。哦!又是槐花飘香时,忍不住贪婪地吸几口,清润香甜。举目望去,挂在枝头一串串槐花,迎着朝阳,笑意盈盈随风舞。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古代泽州弥勒信仰源远流长,以青莲寺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弥勒上生信仰,是泽州佛教僧众净土信仰主流。而其最流行时期主要在中唐和金代,其流传与唯识学在泽州弘传关系密切,唐代弥勒信仰还受到法华信仰影响。弥陀净土信仰则主要在俗家信众中传播,以青莲寺和松岭寺来看,金明昌、泰和以后方始流传。

  • 标签: 泽州 净土信仰 弥勒信仰
  • 简介:今天,国人对圣诞节有不同态度,如何过好、阐述中国教会自己圣诞节,是基督教中国化实践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愿意借助圣诞之“道”进行信仰浅析与论述:基督教圣诞节是“道”平安信仰文化阐释。圣诞之“道”临在包容性具有五大现代启示意义:第一,基督教信仰圣诞之“道”临在包容性体现在始终尊重主流价值观,一直有融入文化、政主教从、多元通和政教传统。圣诞之“道”临在包容实践不但在于主降生时代,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也可以塑造基督教“爱宗教”形象,进一步改善人们对基督教观感。

  • 标签: 圣诞节 “道” 基督教信仰 文化阐释 主流价值观 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