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如何正确处理诉讼调解与司法裁判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报告在调取和分析1943—2013年有关判关系的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调判关系理论研究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今后实现理论创新的突破方向和改善措施。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有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呈现出十活跃繁荣的学术景象,但是,也形成了一些重大理论争点,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学术与实务两张皮,实践与理论相脱离"的实际问题。判关系问题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的一个核心课题。加强这个课题的理论研究,改善科研管理,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判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诉讼运行规律,从理念论、本质论、价值论、程序论、方法论、目的论、功能论和主体论等八个方向突破思想障碍,实现判关系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 标签: 诉讼调解 调判关系 问答逻辑 协商民主
  • 简介:本文通过对WIPO版权及相关权利常务委员会(SCCR)主要讨论关于"保护广播组织"的会议记录文本的细致分析,一方面梳理广播组织权利相关的基本背景知识,另一方面试图从会议过程分析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从而理解国际条约起草过程中的一些真实现象。

  • 标签: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广播组织权利 国际条约制定
  • 简介:对接为检察机关化解矛盾纠纷的一项创新工作机制。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对检对接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检对接机制的运用还存在适用范围不统一等突出问题。本文在总结分析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检对接工作的基础上,对检对接的涵义、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检对接机制的程序完善提出思考和建议。

  • 标签: 检调对接 模式 程序构建
  • 简介:对接是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在检察环节的创新运用,强调对刑事案件区别对待,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针对轻微刑事案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使刑事司法充满人文关怀。以主体性理论和修复性司法为基础,以轻缓刑事政策为指导,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检对接机制,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构建和谐社会。

  • 标签: 检调对接 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
  • 简介:《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一书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意义值得特别关注。从外国法中提炼出的"对抗与判定"命题同样可以解释中国转型中的民事诉讼,并在我国的制度语境下对应着审判、调解以及交织其中的历史与当下的关系。该书的贡献在于对理论的制度阐释和对制度的理论升华,作为教科书也展现了介绍法教义学知识的可能方式。在对比较法的引介上,该书除着重介绍国外制度外,也以明确的问题感间接但深入地关注了中国问题。此外,源自比较法研究的启示也引领了作者相关的法社会学研究,该书所提倡的场景式思维方法也应当得到推崇。

  • 标签: 法治传统 法教义学 比较法 法社会学
  • 简介:1陈燕的盲人钢琴调律室位于北京天通苑地铁站附近的一处民房内.上午10点陈燕从楼上下来开始调琴.“我以前住得远,曾经在路上被车撞到过,就一直想着能和公司住近点.”陈燕向记者介绍道.

  • 标签: 陈燕 盲人 律师 钢琴调律 地铁站 记者
  • 简介: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除了夫妻双方好说好散,协议离婚外,到法院诉讼离婚的,多数都会为财产分割闹得不可开交。如今,家庭财产的种类日益丰富,已不单单是银行里的存款,而各种家庭财产中,房产无疑要算“大头”。由于房产取得的时间、获得的方式等各不相同,因此,围绕房产如何分割的争执也屡风不鲜。

  • 标签: 财产分割 诉讼离婚 家庭财产 夫妻双方 协议离婚 离婚率
  • 简介:2012年年终岁尾,来自全国监所检察系统的60余名优秀选手,聚集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所监察厅搭建的比武“擂台”上,展开了一场业务技能大竞赛。随着笔试、法律文书制作、面试答辩三个环节角逐的结束,代表天津市检察院参加竞赛的二院监所检察处检察官祁云顺同志,荣膺“全国监所检察业务标兵”称号。这项荣誉是目前为止我市监所检察系统在全国监所检察历届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十年磨一剑,于今试霜刃,荣誉的取得,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监所检察 天道 法律文书制作 检察系统 业务技能
  • 简介:作为纠纷产生基础的事实冲突本质上就是意见之争。诉讼模式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向和纠纷解决方式从诉讼向非诉讼方式的转向在是否强调严格程序上相互背离,但是两种转向一致地蕴含了私权自治和寻求当事人自主合意的内在精神。在诉对接机制中作为一种诉讼分流渠道的调解程序从来不放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可以说发现事实是诉对接的逻辑起点。进而言之,在发现调解真实的过程中不管是合意还是强制,不管是查证、举证还是意见交涉都可见以意见取代证据的端倪。在诉对接程序中,认定事实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原始的证据而是一种初级加工过的意见,不再是静态的信息载体而是解释、论证和评价的动态过程。这种意见裁判主义甚至普适于诉讼、调解等纠纷解决程序之中。

  • 标签: 诉调对接 事实冲突 意见之争 合法性 有效性 意见裁判主义
  • 简介:一般人认为,只有经济学才考虑做蛋糕的问题,而法律总是与公正联系在一起的,解决的是蛋糕的问题。法院、法学院的醒目标志就是一台水平秤。但是按照哈耶克的论证,对于在具体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公正根本就不存在共识,社会公正是海市蜃楼。确实,法律的目标是实现公正,

  • 标签: 法律制度 社会公正 法学 法律经济学
  • 简介:2011年11月8日中午12点半,阳光照在刚满18周岁的丁某身上,丁某在父亲和法律援助中心指定律师的陪同下,来到大连市中山区法院少年法庭。事情要从7个月前的一天晚上说起。刘某酒后与丁某工作的比萨店店长贾某发生口角。正准备下班的丁某闻讯赶来,与其他4名店员一起对刘某进行殴打,致刘某两枚牙齿脱落,后经鉴定属轻伤。

  • 标签: 感化 起诉 法律援助中心 少年法庭 中山区 大连市
  • 简介:审分离工作有其必要性,主要是提供了独立的调解程序空间,利于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在审分离的节点把握上,还应考虑符合审判规律,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尊重当事人意愿,利于提高法官的综合能力及业务水平。因此,审分离应从考核上及分离机制上下功夫,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 标签: 调审分离 必要性 路径
  • 简介:7月31日,深圳市公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启动政府机构改革。根据该方案,深圳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基础上,本着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到位与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将市政府机构各工作部门由原46个政府部门减少为31个,并根据部门职能定位划分为“委”、“局”、“办”。

  • 标签: 深圳市 行政三分 政府机构改革 解析 机构改革方案 行政运行机制
  • 简介:商论”认为,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内含调解与判决之间的矛盾,存在结构性缺陷,故应将调解从审判制度中分商出来。本文的分析说明,诉讼调解制度中的法官自由裁量与依法审判、当事人的自愿与法官强制、让步忠诉与权利保障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否就是诉讼调解制度在实践中异化的原因.是值得追问的。

  • 标签: 中国 诉讼调解制度 “调审分商论” 审判制度 法官裁量 异化原因
  • 简介:审分离工作有其必要性,主要是提供了独立的调解程序空间,利于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在审分离的节点把握上,还应考虑符合审判规律,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尊重当事人意愿,利于提高法官的综合能力及业务水平。因此,审分离应从考核及分离机制上下功夫,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 标签: 调审 分离 路径
  • 简介:爱情修成正果却败给了距离林芳菲和王哲,在大家眼中堪称一对完美夫妻。两人从大学开始相识相恋,毕业后就选择相守一生。结婚后,各自进入了不错的公司,收入颇丰,生活十惬意。当然,在婚前,两个人还是遇到了不少阻挠。原因在于,林芳菲的父母嫌男方家庭条件一般,并要求女儿结婚后一定要与公婆分开住,要王哲家先把小两口儿的住房问题解决了再谈婚论嫁。丈母娘撂下话:没有新房,一切免谈。林芳菲虽然向着王哲,但也不可能与母亲翻脸,也只好希望男朋友能尽快解决房子的事情。这未来丈母娘一声令下,王哲也不敢怠慢,为了早日娶得娇妻,王哲不得不硬着头皮四处凑钱。终于,在父母的帮助下,

  • 标签: 房子 婚前 离婚 按揭 家庭条件 男朋友
  • 简介:社区矫正是对刑罚执行方式的重要改革,也是我国社区自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参与性.但由于对社区矫正中国家公权与社区自治权的界定不清,再加上社区自身发育尚未完备,在社区矫正长达十年的试点中,公权力的运作仍居主导地位,社区矫正演化为“司法”矫正,其自身蕴含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必须在区分公权、私权不同作用空间的前提下,厘清有关社区矫正的认识误区,实现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分离,并清晰定位三类参与人的地位和作用,确保社区矫正能够依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 标签: 社区矫正 公权 私权 刑罚执行 社会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