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协商性司法下,审前程序不再仅具有为审判程序作准备或程序分流的简单功能,更具有独立的实体处分和纠纷解决功能。由于协商程序中检方滥权现象的存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辩诉交易中出现了法官积极参与协商程序的现象,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也在引进或创制协商程序时设立了种种制度措施由法官对协商程序进行司法控制。对协商程序实施司法控制和监督不失为一种保护平等协商的良策,我国在构建协商程序时也应当从保障公平协商的角度出发完善司法控制的相应制度。

  • 标签: 司法控制 协商程序 审前阶段
  • 简介:<正>一、确立行政复议置原则是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的客观要求在行政机关处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不服行政机关处理和裁决的行政争议发生,为了迅速、正确地处理这些争议,非常需要确立行政复议置原则。所谓行政复议就是指公民及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社会组织,不服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和裁决,向原处罚和裁决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

  • 标签: 行政复议 置前 下级行政机关 简谈 当事人 行政案件
  • 简介:<正>(一)引言自一九八四年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以来,香港新闻界对报道有关中国的新闻和对中国各种政策的评论,都有一种颇为明显的自我监察倾向。一方面大部份报章都增加了报道中国的篇幅;另一方面,一些过去明显是反共的报章,现在似乎变得温和起来;也有一些报章对于国内较为争议的事件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去评论。同时,我们发现自从一九八五年以来,大部份有关大众传播媒介的法例都作了重大的修订。它们包括了:“管制刊物综合(修订)条例”、“公安(修订)条例”、“管制色情及

  • 标签: 香港政府 行政局 电视台 港督 可能影响 条例
  • 简介:在法治国家(地区),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是讯问最主要的告知内容,如果侦查机关未告知这些权利,则所获供述有可能落入非法供述排除的范围。在讯问未告知权利与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关系上,法治国家(地区)形成了原则加例外模式和裁量排除模式。我国《刑事诉讼法》虽有讯问告知权利的规定,但告知内容单薄,且未确立程序违法所获供述排除规则。作为理想的改革措施,我国应借鉴法治国家(地区)有关讯问权利告知制度,建立完整的讯问权利告知规则;通过对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进一步挖掘,也可以在不突破现行法律框架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讯问权利告知规则的缺陷。

  • 标签: 讯问 权利告知 非法供述排除
  • 简介:刑事审阶段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合理程序架构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从实践、规范、理论三个维度解构当前审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主体混乱、程序空白、效力不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比较了侦查机关内部排除和检察机关外部排除的异同,明确侦查阶段与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不同主体和与之相适应的书面审查和听证程序的不同构造,以及完善整合审阶段非法取证实体性制裁和程序性制裁体系的可能进路。

  • 标签: 审前程序 非法证据排除 科学构建
  • 简介:刑事诉讼庭审协商程序是指,在刑事案件开庭审判,由审判人员组织控、辩双方进行协商,以明确特定案件的争议焦点,从而保障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文章论述了增设刑事诉讼庭审协商程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标签: 刑事诉讼 协商程序 庭审前
  • 简介:从立法和司法现状看,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准备程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法官庭前预断没有被排除,控、辩双方地位严重失衡,简易审判程序设计不够合理、案件繁简分流不畅,审准备起不到明确争点、整理证据从而为庭审集中、高效地进行提供保障作用。现行职权主义模式的审准备程序与控、辩式庭审方式之间存在着机制冲突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应当以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提高公正和效率为审准备程序改革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模式的审准备程序。

  • 标签: 刑事诉讼 审前准备 缺陷 立法完善
  • 简介:日、美、EC的合并的申报制度比较研究王为农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入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开始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进和吸收外资以及我国的企业全面走向世界,已成了历史的必须选择。因此,探讨和借鉴世界各国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成功立法经验,将是十分必...

  • 标签: 申报制度 当事人 公正交易委员会 联邦交易委员会 《规则》 域外适用
  • 简介:美国实行逮捕与羁押分离的制度,羁押必须由法官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在美国,审服务机构客观地收集被告人的背景信息并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使得法庭的裁决更加准确、合理;保释听证程序的当事人主义提高了程序的对抗性、参与性、合意性;对被释放人员的高强度监管确保了被告人严格遵守保释义务,提升了非羁押措施的适用效果。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的审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对审查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建立符合本国司法实际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听证程序;二是建立类似美国审服务机构的组织对羁押必要性进行调查,对释放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检察机关根据调查和评估的结果作出是否羁押的决定;三是强化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的监管,确保其及时到案并遵守取保候审的法律义务。

  • 标签: 审前羁押 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前服务机构 借鉴
  • 简介:无罪推定原则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公理性原则,应当贯穿刑事诉讼的始终.目前,学界对该原则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审判阶段;对审阶段,尤其是审羁押中该原则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则较少涉及.本文通过论述无罪推定原则之于审羁押制度的意义、要求,以及在审羁押制度中,无罪推定原则的保障机制,映照出了我国审羁押制度存在的缺憾,并对"运动式"的解决不当羁押的效果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提出了应当以无罪推定原则为指导重构审羁押制度.

  • 标签: 无罪推定原则 审前羁押制度 中国 刑事诉讼 羁押行为
  • 简介:<正>《中国法学》1991年第3期刊登了赵秉志、余欣喜的《我国海峡两岸刑法典分则的比较研究》一文,文中认为“台湾刑法分则条文均冠以明确的罪名”,而且认为“对台湾刑法典分则中载明罪名的立法方式,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事实上,台湾刑法典在制定和颁布时在分则条文并没有标明罪名。我们经常在一些“六法全书”(并非所有的“六法全书”)上看到的刑法分则条文前所标明的罪名并非立法者所为,而是“六法全书”的编纂者

  • 标签: 六法全书 刑法分则 罪名 刑法典 台湾 比较研究
  • 简介:<正>1998年12月14日,贪污公款54万余元后潜逃外地,又因盗窃被抓的原南京市某区公安分局保安公司办公室主任兼出纳员武小明,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一1998年1月23日晚7时许,遵义市红花岗区国家税务局办公楼四楼的一间公厕里,突然闪出一个黑影,在确信周围无人之后,他推开了一间办公室的

  • 标签: 南京市 公安人员 公安分局 红花岗区 贪污公款 遵义市
  • 简介:在国外的刑事诉讼中,审羁押是强制措施的一种,一般指在审判或判决生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并且在各国刑事诉讼法典中的含义是不同的,如德国称之为"待审羁押"[1],法国则称之为"先行拘押"[2],并且在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先行拘押"是法典中的一"目"[3],有着详尽的论述。我国刑事诉讼中没有明确的审羁押的概念,仅有羁押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相同,羁押更体现为一种状态,而审羁押是强制措施,其造成的结果才是羁押的状态。

  • 标签: 审前羁押 批准逮捕 批捕权
  • 简介:一般情形下,政府宣布征收或者提起征收诉讼的时间是征收规范的效力启动时间。政府有时为了减少补偿或者不补偿,会用征收以外的其它方法达到征收目的,或者操控拟征收不动产的市场价值。此时,征收规范的效力应该移,即政府宣布征收或者提起征收诉讼以前,征收规范的效力就已发生,如此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美国法通过判例发展出来的上述规则,对中国法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征收 效力前移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分区 征收迟延公共工程
  • 简介:洋县人大常委会对拟任命的新一届县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一把手”、县人大常委会部分工作机构负责人共24人进行了任法律知识考试,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牟如虎,副主任冯长青、陈学锋、贾秋彦巡视考场。

  • 标签: 人大常委会主任 知识考试 法律 洋县 组织 “一把手”
  • 简介:大荔县人大常委会对拟任命的新一届政府组成部门24名负责人进行任法律知识考试。按照《大荔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拟任命人员在常委会审议任命需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主要侧重对拟任命人员法律素养的检验,考察其法治意识、公仆意识和人大意识,运用法律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将作为提请任命的重要依据之一。

  • 标签: 人大常委会 法律素养 知识考试 大荔县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解决问题的能力
  • 简介: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特别程序一章增设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但该程序在修改过程中和新法颁布后都引起了一些质疑,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人民法院审判,其财产即被没收是否有违《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基本原则。回应上述疑问的关键在于从法理层面厘清概念、归纳特点并界定性质,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和适用该程序。

  • 标签: 新刑事诉讼法 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 民事没收 刑事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