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开展,Laennec在肝脏外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对Laennec的发现认知、组织学特征、在肝脏表面的分布、在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肝脏的解剖手术入路提供参考。

  • 标签: 肝切除术 Laennec膜 手术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肾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性肾病(IMN)脾肾气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62例IMN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激素+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肾方。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BUN、SCr、胱抑素C(Cys-C)、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1q;收集24 h尿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为74.19%(2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38)。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浮肿、乏力纳差、面色无华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07、10.80、4.34、4.57,P值均<0.001);血清Cys-C水平[(0.51±0.05)mg/L比(0.55±0.06)mg/L,t=2.85]、24 h尿蛋白定量[(0.95±0.19)g比(1.38±0.23)g,t=13.32]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PLA2R[(17.53±1.84)Ru/ml比(19.62±2.05)Ru/ml,t=4.22]、EC[(2.74±0.26)μg/L比(3.05±0.37)μg/L,t=3.82]及补体C1q[(152.34±15.62)mg/L比(169.33±16.77)mg/L,t=4.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对照组为16.13%(5/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81)。结论肾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少IMN脾肾气虚证患者的蛋白尿,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尿蛋白及补体C1q、PLA2R、EC水平有关。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膜肾方 补体C1q 抗磷脂酶A2受体 E-钙黏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近视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针对近视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随着OCT和其他技术的发展,原本不易观测的脉络膜结构及变化得以清晰展现,脉络在近视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现笔者将对近视发生发展过程脉络厚度、血流变化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在近视的防治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方法及策略的制定提供帮助。

  • 标签: 近视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血流 相关因素
  • 作者: 张新媛 邱冰洁 王艳红 李志清 曾依云 陈晓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脉络厚度的分布情况并界定肥厚型脉络的诊断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招募的肥厚型脉络谱系疾病(PCD)以及正常人研究队列中正常者230人446眼进行脉络厚度分布分析,并选取其中屈光度、年龄及性别与PCD组匹配者199人382眼进行似然比分析。纳入PCD患者274例314眼作为PCD组,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病变患者133例149眼、息肉样脉络血管病变患者81例95眼、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70眼进行肥厚型脉络的诊断界值研究。所有受试者接受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扩瞳眼底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采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采集黄斑区9 mm×9 mm范围B扫描图像,用仪器自带TABS软件获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预研究分区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厚度(SFCT)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SFCT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SFCT的影响因素;采用似然比检验界定校正年龄及屈光度后肥厚型脉络的诊断值。结果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正常眼SFCT与年龄呈负相关(r=-0.34,P<0.001),男性及女性正常人SFCT与年龄均呈负相关(r=-0.43,P<0.001;r=-0.38,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近视度数与SFCT呈弱正相关(rs=0.19,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屈光度是正常人SFCT的影响因素(均P<0.001)。20~39岁组、40~59岁组、60~79岁组、≥80岁组正常人肥厚型脉络的临界诊断值分别为320~330、330~340、250~275、200~225 μm。正常人20~39岁、40~59岁和≥60岁组肥厚型脉络的占比分别为14.71%(10/68)、24.48%(47/192)和28.89%(55/1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0,P=0.046;LR=6.579,P=0.037),其中≥60岁组占比明显高于20~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14;LR=6.479,P=0.011)。结论正常人不同年龄肥厚型脉络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和屈光度是SFCT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肥厚型脉络膜疾病 脉络膜厚度 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似然比检验 正常人 诊断界线值
  • 简介:摘要滑肉瘤是一种具有间叶和上皮双相性分化的恶性肿瘤,在细胞遗传学上存在X与18号染色体的特异性易位,滑肉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生于颞下窝部位则罕见。根据组织学形态可分为双相分化型、梭形细胞型、单相上皮型和低分化(圆形细胞)型四型,其中单相上皮型、低分化型是较为少见的亚型。本文报道1例颞下窝滑肉瘤,经确诊后行肿瘤边缘广泛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息肉状脉络病变(PCV)目前被归类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nAMD)的一个亚型,但PCV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与nAMD有显著差异。鉴于PCV在亚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眼底专家推行了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用于研究针对PCV的有效和经济适用的治疗方案,并为PCV患者的诊治提供1级循证医学证据。本文从PCV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行探讨,希望对未来治疗该疾病的方向引发一些思考。

  • 标签: 脉络膜疾病 兰尼单抗 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光化学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主题)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皮肤化生性滑囊肿。患儿男,14岁,因额部囊性肿物6月余就诊。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囊腔样结构,囊腔内见宽带状绒毛状突起,囊壁由类似增生性滑的多种细胞结构组成,部分区域覆盖纤维蛋白样透明结缔组织,而部分区域高度细胞化,排列着多层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示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弥漫表达波形蛋白和组织细胞标记CD68,细胞角蛋白及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阴性。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诊断为皮肤化生性滑囊肿。

  • 标签: 滑膜囊肿 化生 皮肤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引起的严重肺部炎症的传染性疾病。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发现的新冠病毒命名为"2019-nCoV",并将此病毒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严重感染、急性肺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因此,理论上清除这些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可避免发生细胞因子风暴,降低危重型新冠肺炎和严重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报道脓毒症中产生细胞因子风暴所致病情恶化,以及近期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内毒素吸附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进一步提供内毒素吸附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有效临床证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内毒素吸附
  • 简介:摘要视网膜前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视网膜前的发生不与其他任何眼部疾病相关,其完整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但已有许多理论被提出,如玻璃体后脱离、纤维化机制、神经退行性变、表观遗传修饰等。异常的纤维化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合成、沉积和降解三因素失衡,大量ECM沉积,是特发性视网膜前发病的重要环节。对特发性视网膜前实验模型的研制有助于深入探索其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48-453)

  • 标签: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滑肉瘤是一种起源未明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常见于四肢关节周围,原发于肾脏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肾滑肉瘤,患者因间断肉眼血尿就诊,术前诊断为右肾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

  • 标签: 肾肿瘤 滑膜肉瘤 诊断
  • 简介:摘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作为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胸膜,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其中眼内SFT十分罕见。本文报道2例脉络SFT患者,经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确诊。眼球摘除术后目前均未见复发或转移。

  • 标签: 脉络膜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 简介:摘要滑肉瘤是一种起源未定的具有间质和上皮双相分化的软组织肉瘤类型,好发于年轻人四肢大关节附近的深部软组织。原发于消化管道的滑肉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35岁女性胃体的原发滑肉瘤,镜下表现为单相梭形细胞亚型,SYT断裂探针检测结果阳性。胃原发滑肉瘤罕见,易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认识其存在并熟悉相关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合细胞遗传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SC)并发脉络新生血管(CNV)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1991年1月至2020年3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以CSC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OCTA和FFA检测CNV为主要分析因素的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OCTA与FFA对CSC患者并发CNV的检出情况,并对年龄、样本总量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总样本量306例374眼。9篇文献8篇文献质量评分>14分。OCTA对CSCCNV的检出率优于FFA[比值比(OR)=3.99,95%可信区间(CI)∶1.44~11.07,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40的研究不存在异质性(I2=49%,P=0.14),提示各研究样本纳入总数可能是异质性的来源。漏斗图结果显示文献存在发表偏倚。结论OCTA对CSC并发CNV的检出率高于FFA,其可作为CSC并发CNV的一种常规诊断方法。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现有研究认为先天性瞳孔残发生可能由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障碍及成纤维母细胞持久的合成活性所致,但也有病例报告认为与母亲在孕期感染性因素相关,其临床形态有较大差异性,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目前对于其治疗,主要根据残的大小和对视力有无影响而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及手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43-448)

  • 标签: 先天性瞳孔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