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输卵超声造影(HyCoSy)联合盆腔水造影输卵通畅性及伞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HyCoSy及盆腔水造影检查,诊断为一侧或双侧输卵伞端阻塞或盆腔粘连导致伞端部分阻塞的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于造影后6个月内行腹腔镜下输卵通液手术。以腹腔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四格表计算得出HyCoSy及HyCoSy联合盆腔水造影评估输卵通畅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腹腔镜手术结果显示,72例患者的144条输卵中88条输卵阻塞,56条输卵通畅。HyCoSy结果显示,87条输卵阻塞,57条输卵通畅。HyCoSy联合盆腔水造影结果显示,89条输卵阻塞,55条输卵通畅。盆腔水造影提示,89条阻塞的输卵中伞端阻塞80条;伞端部分阻塞9条。HyCoSy诊断输卵阻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0%、89.3%、93.1%、87.7%、91.0%。HyCoSy联合盆腔水造影评估输卵阻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98.2%、98.9%、100.0%、99.3%。2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7,P<0.05)。结论HyCoSy联合盆腔水造影输卵通畅性的评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效能较好,尤其可加强对于输卵伞端及周围盆腔内环境的评估效果,不失为一种不孕症女性病因筛查诊断的有效和可靠方法。

  • 标签: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盆腔水造影 输卵管伞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中发生子宫肌层及宫旁静脉丛逆流的影响因素,以减少和避免逆流发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0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四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检查时45例发生逆流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分析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干净天数、有无宫腔操作史、输卵通畅性等与逆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四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逆流发生率14.71%。卡方检验显示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干净天数对逆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31、P<0.001),有无宫腔操作史、输卵是否通畅对逆流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0.610、0.1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逆流发生率与子宫内膜厚度(回归系数为-1.171,P<0.001)、月经干净天数(回归系数为0.439,P=0.015)相关。结论造影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根据月经周期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可有效降低逆流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子宫输卵超声造影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逆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RT-3D-HyCoSy)评估不同类型子宫发育异常及输卵通畅性的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经RT-3D-HyCoSy诊断为子宫发育异常的不孕症患者34例。应用RT-3D-HyCoSy评估子宫发育异常的不同类型及输卵通畅性,对子宫畸形类型及无法评估输卵通畅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纵隔子宫13例(38.2%),单角子宫12例(35.3%),双子宫6例(17.7%),弓形子宫3例(8.8%)。34例患者中,输卵缺如4条;输卵通畅34条,输卵通而不畅6条,输卵阻塞9条;无法评估结果的输卵15条,分别为8例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4例双子宫、3例完全纵隔子宫患者的一侧输卵无法评估,其主要原因为宫腔置管失败。结论对合并子宫发育异常的不孕症患者而言,RT-3D-HyCoSy既能明确子宫发育异常的类型,也能较准确地评估输卵通畅性,不失为一种筛查不孕症原因的重要和有效方法。但仍有部分输卵因宫腔置管失败而无法评估。

  • 标签: 不孕症 子宫畸形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三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three-dimensional 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3DHyCoSy)结合CA125检测在输卵性不孕症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输卵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人群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进行3DHyCoSyCA125水平进行检测,分析3DHyCoSy结合CA125检测在输卵性不孕症病情程度评估中的作用。结果以腹腔镜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3DHyCoSy对输卵Ⅰ度、Ⅱ度、Ⅲ度患者的诊断一致性较强,两组患者的诊断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kappa=2.330,P=0.235);观察组患者的E2(t=43.471,P=0.000)、T(t=25.109,P=0.000)、FSH(t=10.459,P=0.000)、LH(t=7.730,P=0.000)、PRL(t=18.730,P=0.000)、SHBG(t=9.842,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CA125水平(t=10.362,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的CA125水平显著升高(F=13.912,P=0.000),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疾病患者的联合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对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联合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3DHyCoSy结合CA125在输卵性不孕症病情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 腹腔镜检查 不孕症 CA12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TVS 4D-HyCoSy)中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因不孕症拟行TVS 4D-HyCoSy的患者102例。依据检查前使用镇痛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造影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51例和对照组(造影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51例,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6.1%(4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42/51)。观察组显效3例,有效46例,无效2例;对照组有效42例,无效9例,无一例显效。观察组超前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Z=-2.707,P=0.00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3.9% vs 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9,P=0.004)。结论TVS 4D-HyCoSy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的效果优于阿托品,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镇痛药 酮咯酸氨丁三醇 阿托品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TVS-4D-HyCoSy)在辅助生殖技术孕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拟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症患者678例,对678例患者共计1338条输卵行TVS-4D-HyCoSy。所有病例术后均行腹腔镜下亚甲蓝通液检查,其中177例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分析TVS-4D-HyCoSy对输卵通畅性及宫腔病变的诊断效能,并通过Kappa检验分析其与宫腹腔镜检查的一致性。结果以腹腔镜下亚甲蓝通液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TVS-4D-HyCoSy诊断输卵通畅、通而不畅及不通畅的符合率分别为93.64%(663/708)、82.95%(321/387)、91.89%(204/222)。2种方法诊断输卵通畅性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12)。678例患者中,TVS-4D-HyCoSy诊断子宫畸形及宫腔异常285例(285/678,42.04%)。以177例患者的宫腔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常规超声和正性造影剂诊断宫腔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40.00%、22.03%、88.89%、6.25%、44.44%和62.96%、60.00%、94.44%、13.04%、31.09%;负性造影剂诊断宫腔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8.15%、80.00%、98.15%、80.00%、48.31%。仅负性造影剂与宫腔镜诊断宫腔异常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1)。结论TVS-4D-HyCoSy可准确判断输卵的通畅性,且对子宫畸形及宫腔内病变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前筛查的有效、全面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造影 子宫 输卵管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经阴道超声造影技术联合应用对输卵通畅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12例,应用多模态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TVS 4D-HyCoSy,4D)、三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TVS 3D-HyCoSy,3D)、二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TVS 2D-HyCoSy,2D)、经阴道谐波成像(TVS harmonic imaging,HI)4种模态超声造影及其联合应用对输卵通畅性的诊断效率,并对照分析高、低年资组超声医师在各模态下对输卵通畅性检查的诊断效率。结果2例患者因疼痛放弃检查,210例患者420条输卵造影成功,其中375条通畅,45条阻塞(右侧13例,左侧18例,双侧7例)。高、低年资组中,不同模态联合对输卵通畅性的诊断效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4D+3D+2D+HI组与4D+3D+2D组、4D+3D+2D组与4D+3D组、4D+3D组与4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低年资组超声医师在各多模态下对输卵通畅性检查的诊断效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模态经阴道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诊断效率比单模态更高,且高、低年资组超声医师均可对输卵通畅性进行高效的诊断,对输卵通畅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输卵管 通畅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输卵二维基波超声造影(简称"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输卵伞端形态和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不孕症女性患者246例,首先接受子宫输卵动态三维谐波超声造影(简称"动态三维谐波造影"),排除双侧输卵不通的16例后,230例行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其中21例在检查后6个月内接受腹腔镜直视下输卵通染术(laparoscopy and dye test,LDT)并以此作为金标准。结果①排除不通的输卵,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动态三维谐波造影对其余伞端的总显示率分别为77.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根据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超声表现,将伞端分类为正常、疑似异常、异常。当输卵处于通畅时,正常伞端占86.4%,疑似异常伞端占13.6%;当输卵处于通而不畅时,异常伞端占81.2%,疑似异常伞端占18.8%。正常、异常伞端根据输卵通畅性不同,出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将伞端进一步分类为正常(正常伞端)和非正常(疑似异常和异常伞端),与LDT比较,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2.0%、100%、88.2%、80.0%、100%、0.88,与LDT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28)。④上述230例在检查过程中、结束后30 min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自限性,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能无创、直观、准确地评估输卵伞端形态和功能,可以为临床选择治疗策略、判断手术预后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盆腔水造影 输卵管伞端 声诺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输卵卵巢脓肿(TOA)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诊断TOA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经腹腔镜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诊断为TOA的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总结不同类型TOA的超声表现。结果38例TOA病灶分为囊性7例、囊实混合性21例、实性10例。囊性包块超声表现为附件区厚壁囊性无回声盘曲,内透声差。囊实混合性包块超声表现为复杂厚壁多房混合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透声差。实性包块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请,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TOA的超声定位诊断敏感性为86%(33/38),定性诊断敏感性为79%(30/38)。结论超声可作为TOA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盆腔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头孢氨苄联合甲硝唑对子宫输卵造影术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子宫输卵造影术的患者共738例,根据随机数表原则将患者分为术前预防治疗组、术后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子宫输卵造影术前准备;术前预防治疗组和术后预防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预防性给予头孢氨苄和甲硝唑;各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子宫输卵造影术。比较3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F = 2.149、P = 0.126)、不孕年限(F = 1.214、P = 0.305)、流产次数(F = 0.047、P = 0.954)、月经紊乱(χ2 = 0.758、P = 0.684)、子宫内膜异位病史(χ2 = 0.647、P = 0.724)、宫外孕史(χ2 = 0.561、P = 0.756)、既往盆腔炎性疾病史(χ2 = 0.575、P = 0.750)及盆腔或附件肿块占比(χ2 = 0.473、P = 0.7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预防治疗组和术后预防治疗组患者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1.63%和2.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35、P = 0.026,χ2 = 3.781、P = 0.049)。症状体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术前预防治疗组和术后预防治疗组患者发热[2(0.81%)vs. 9(3.66%):χ2 = 4.556、P = 0.032,3(1.22%) vs. 9(3.66%):χ2 = 4.132、P = 0.044]、阴道流血[2(0.81%) vs. 7(2.85%):χ2 = 4.016、P = 0.048,1(0.41%) vs. 7(2.85%):χ2 = 4.574、P = 0.032]和输卵充血积液[1(0.41%) vs. 8(3.25%):χ2 = 5.546、P = 0.019,2(0.81%) vs. 8(3.25%):χ2 = 3.774、P = 0.049]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输卵造影术前或术后预防性使用头孢氨苄联合甲硝唑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急性盆腔炎性疾病 抗菌药物 头孢氨苄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妊娠破裂和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妊娠破裂和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两者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41例均表现为腹盆腔积血,以子宫及附件周围明显,而输卵妊娠破裂的出血量通常较多。输卵妊娠破裂特征性表现为一侧宫旁或附件区混杂密度包块,周围积血包绕,包块中见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孕囊;黄体囊肿破裂特征性表现为一侧宫旁或附件区不规整的囊状低密度影,周围积血或伴血肿;黄体囊肿的径线大多较孕囊的径线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妊娠破裂和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CT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CT扫描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信息。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黄体囊肿 破裂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妊娠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53例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24~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宫内妊娠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36个月进行随访,患者均未避孕且在医生指导下受孕。253例中宫内妊娠182例(71.1%) ,异位妊娠37例(14.6%),余34例(13.4%)患者未妊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重度盆腔粘连、术后患侧输卵阻塞及有异位妊娠史者是影响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982(1.075~3.149)、2.410(1.279~5.069)、2.485(1.071~3.594)、5.071(1.094~9.081),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重度盆腔粘连、术后患侧输卵堵塞及有异位妊娠史者是影响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保守手术 宫内妊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通液术联合溴隐亭对高催乳素血症(HPRL)所致不孕症合并输卵阻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促黄体激素(LH)、抗顶体蛋白酶抗体(AcrA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PRL所致不孕症合并输卵阻塞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输卵通液术联合溴隐亭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输卵通液术治疗。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LH、AcrAb水平。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其妊娠情况。2组患者采取输卵通液术治疗的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血清LH、AcrAb水平,以及治疗结束至妊娠的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2组患者输卵阻塞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术后妊娠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经过绵阳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S-2018-022),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2组患者采取输卵通液术治疗的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输卵阻塞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42/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33/5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P=0.043)。③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H水平为(5.59±0.58) I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0.57) IU/L,血清AcrAb水平为(12.2±2.5) 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2.9) U/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2、P=0.048,t=3.743、P<0.001)。组内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LH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血清AcrAb水平,则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结束后的1年随访期内,观察组妊娠率为70.6%(3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0%(26/51),治疗结束至妊娠的时间为(4.0±1.0)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3±1.1)个月,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P=0.043,t=6.053、P<0.001)。⑤2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通液术联合溴隐亭治疗HPRL所致不孕症合并输卵阻塞患者的疗效较好,患者妊娠率增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LH、AcrAb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率。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该方案治疗疗效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高催乳素血症 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通液术 溴隐亭 促黄体激素 抗顶体蛋白酶抗体 不育,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子宫剖宫产瘢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剖宫产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75例行前瞻性诊断试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TVS)及CEUS检查,其中11例接受宫腔水造影检查。与TVS和宫腔水造影对比,分析CEUS对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对CEUS与TVS两种方法测量瘢痕憩室形态学参数的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瘢痕憩室组和完整瘢痕组,对比分析2组瘢痕部位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结果TVS检出瘢痕憩室40例,检出率为53.3%(40/75);CEUS检出瘢痕憩室51例,检出率为68%(51/75),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6,P<0.05)。CEUS测量瘢痕憩室的深度、瘢痕残余肌层厚度平均值分别为(5.55±1.55)mm、(3.22±1.37)mm;与TVS的测量值(4.24±2.76)mm、(3.96±1.80)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3、6.480;P均<0.001)。瘢痕憩室组瘢痕部位的峰值强度及增强速率分别为(15.07±1.82)dB、(2.60±0.61)dB/s;均明显低于完整瘢痕组的(17.37±1.97)dB、(3.72±1.89)d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61、-3.837;P均<0.001)。结论CEUS对子宫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检出能力优于TVS,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峰值强度、增强速率)可以通过造影剂微泡的灌注情况,反映瘢痕部位的微血管密度,对瘢痕愈合情况进行评估,CEUS在子宫剖宫产瘢痕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瘢痕 憩室 超声造影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输卵切除术对输卵积水患者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周期卵巢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因输卵积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双侧输卵切除术、术前及术后均进行COS并且间隔小于1年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年龄1:2匹配选择因单纯男方因素不孕同期行CO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研究组输卵切除术后与术前的卵巢储备及COS卵巢反应以及研究组术后与对照组相比COS卵巢反应的差异。结果132名患者纳入研究组,264名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6.76±2.15) IU/L比(6.62±2.03) IU/L,P=0.589]、基础雌二醇水平[(160.77±66.20) pmol/L比(161.58±66.42) pmol/L,P=0.922]、窦卵泡计数(9.36±4.28比10.27±5.01,P=0.1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S中获卵数(11.18±7.43比11.68±6.20,P=0.278)、可移植胚胎数(4.82±4.14比5.14±3.55,P=0.1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与对照组年龄、基础FSH值、雌二醇水平、窦卵泡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Gn)刺激时间、Gn使用总量、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储备正常的女性,谨慎的双侧输卵切除术并不降低卵巢储备和COS周期的卵巢反应。

  • 标签: 输卵管切除术 输卵管积水 控制性卵巢刺激 卵巢储备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方法治疗输卵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输卵开窗取胚术治疗的296例输卵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3组:96例行系膜缝扎联合输卵切口缝合(A组),102例行系膜缝扎(B组),98例未行系膜缝扎与输卵切口缝合(C组)。3组患者术毕均予甲氨蝶呤25 mg注射于病变侧输卵系膜。结果手术成功率A组为99.0%(95/96)、B组为99.0%(101/102)、C组为93.9%(92/9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4);术中出血量A组为(30.6±10.9)ml、B组为(30.9±11.6)ml、C组为(63.5±2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18,P<0.01)。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通畅性(通畅、通而不畅、梗阻),A组分别为81.1%(77/95)、13.7%(13/95)、5.3%(5/95),B组分别为62.4%(63/101)、21.8%(22/101)、15.8%(16/101),C组分别为55.4%(51/92)、26.1%(24/92)、18.5%(17/9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4,P<0.01)。术后18个月患侧输卵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A组分别为7.3%(7/96)、12.5%(12/96),B组分别为17.6%(18/102)、21.6%(22/102),C组分别为19.4%(19/98)、28.6%(28/9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P=0.04;χ2=7.60,P=0.02);3组再次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5.8%(44/96)、35.3%(36/102)和33.7%(3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9,P=0.17)。3组均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行腹腔镜下输卵开窗取胚术时系膜缝扎联合输卵切口缝合,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输卵再通率高。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妊娠,输卵管 保守性手术 输卵管血供预处理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