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绒毛双胎妊娠的结局。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双胎资料完整的产妇618例,依据绒毛分为双绒双羊(DCDA)、单绒双羊(MCDA)、单绒单羊(MCMA)和绒毛不详者。分析DCDA、MCDA者围生期情况。结果618例双胎中,DCDA 449例,MCDA 137例,MCMA 1例,绒毛不详31例。618例双胎孕妇中,早产473例(76.5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3例(29.61%)。MCDA孕妇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较高(χ2=4.392、5.946、4.433、4.534,P=0.036、0.015、0.035、0.033);DCDA孕妇胎膜早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高(χ2=5.013、5.741,P=0.025、0.018)。存活儿中入住NICU 588例,死亡23例,新生儿畸形13例。MCDA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高于DCDA新生儿(χ2=11.517、8.894、18.013,P=0.001、0.003、0.001)。结论与DCDA比较,MCDA孕妇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胎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更高。

  • 标签: 绒毛膜性 双胎妊娠 妊娠期并发症
  • 简介:摘要含单绒毛的多胎妊娠情况复杂,孕妇的孕期监测及宫内干预尤为重要。含单绒毛双胎的双绒毛三羊膜囊三胎妊娠可以在孕11~14周采用氯化钾心脏注射减去同绒毛双胎之一,保留单绒毛单胎,也可以选择孕16周后射频消融减胎术保留双绒毛双羊膜囊双胎,2种减胎方式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胎儿镜激光手术能显著改善多胎妊娠合并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妊娠结局。在含单绒毛单羊膜囊双胎的三胎妊娠减胎时,可以采用脐带闭塞和离断技术以避免脐带缠绕造成的胎儿死亡。三绒毛四羊膜囊四胎妊娠减胎时宜采用氯化钾心脏注射减去同绒毛囊内2个胎儿。含单绒毛三胎或四胎妊娠可以选择减胎,但研究样本量较少,临床需要充分咨询,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妊娠 多胎 单绒毛膜双胎/多胎 选择性减胎术 减胎方法
  • 简介:摘要胎盘绒毛血管瘤是胎盘最常见的良性非滋养细胞肿瘤,是起源于胎盘原始绒毛间充质的血管源肿瘤,主要由异常增生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组成。大多数胎盘绒毛血管瘤很小,没有症状,通常没有临床意义,也很难通过产前检查发现。大的胎盘绒毛血管瘤很少见,但其与母儿并发症密切相关,可导致羊水过多、胎儿贫血、胎儿水肿、胎儿心力衰竭、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等。胎盘绒毛血管瘤导致母儿并发症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中血管瘤内的动静脉分流可能在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与三绒毛三胎相比,单绒毛三胎和双绒毛三胎由于包含了单绒毛多胎,并发症风险高,常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相对于期待治疗,几种常用的减胎策略均可以降低早产率、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去独立胎盘胎儿无法避免单绒毛双胎并发症;减去单绒毛双胎之一可能会出现留存胎儿死亡且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减去单绒毛双胎结局最好。对单绒毛三胎减胎策略的评价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现就不同的减胎数目、减胎对象和手术方式对单绒毛三胎和双绒毛三胎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三胎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胰腺原发性绒毛癌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示血清人β-绒毛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及肝脏占位,病理诊断为胰腺绒毛癌伴肝脏转移。经化疗,血清人β-绒毛促性腺激素下降。

  • 标签: 胰腺 绒毛膜癌 转移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胎盘内绒毛癌(IC)是指发生于妊娠期胎盘部位的绒毛癌,是妊娠期绒毛癌的罕见亚型,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描述了1例确诊为IC合并胎儿肠道转移的病例,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建议对IC不合并转移者随访观察;对IC合并转移者早期积极化疗,以获得长期缓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毛癌患者突变型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相关。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绒毛癌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集患者年龄、肿瘤分期、HCG、肿瘤坏死程度及突变型蛋白P53、P63、P73水平及患者5年生存情况,依据患者5年生存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明确预后生存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绒毛癌患者5年生存和死亡患者的HCG水平≥2 500 μg/L分别为9例、16例,肿瘤分期Ⅰ~Ⅱ期分别为38例、14例,P63低表达分别为15例、2例,P73高表达分别为21例、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统计,影响患者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分期Ⅲ~Ⅳ期、P63低表达、P73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统计,P63总得分的最佳截断点为≤2分;P73最佳截断点为>2分。结论绒毛癌患者突变型蛋白P63低表达、P73高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5年内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上对于肿瘤分期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突变型蛋白P63、P73的监测,尤其是P63的总得分≤2分、P73>2分患者预后生存可能更高,有助于对患者远期生存期的早期评估。

  • 标签: 绒毛膜癌 突变型蛋白 预后 生存期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例原发性纵隔绒毛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探讨原发性纵隔绒毛癌的CT、PET/CT表现。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5、25、25岁。3例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为90 977、113 266、447 014 IU/L。CT平扫均表现为右前上纵隔混杂密度肿块,病灶边缘周围为线状、条片状实成分,中央为大片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内部片状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周围边缘见多发斑片状中度-明显强化影包绕病灶生长,呈不均匀环状强化改变。3例均伴两肺多发球形转移瘤,增强扫描其强化方式与纵隔原发灶一致,呈边缘环状强化。1例接受PET/CT扫描,纵隔病灶呈环状异常放射浓聚,标准摄取值最大值为8.4。原发性纵隔绒毛癌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其CT及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 标签: 纵隔肿瘤 绒毛膜癌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摘要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是一种具有磷酸脂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在癌症中频繁突变和缺失,已被证明在多种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发生于胃的绒毛癌罕见。本文报道1例胃绒毛癌患者检出PTEN基因的缺失突变与表达下降。患者男,69岁,于胃窦小弯侧近胃角见一巨大不规则肿物,侵及浆膜。显微镜下检查显示肿瘤细胞为滋养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弥漫阳性,PTEN阴性。关于PTEN在胃原发性绒毛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知之甚少,该病例表现为PTEN基因缺失,PTEN通过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参与细胞生长与增殖,提示PTEN可能与胃绒毛癌的发生有关,结合p53基因与PIK3CA基因E545K位点也发生突变,进一步讨论胃绒毛癌的发生发展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及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在胎膜早破(PROM)产妇中表达水平,及对并发绒毛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PROM产妇132例纳入研究(PROM组),分为早发PROM组(孕周<37周,58例)和足月PROM组(孕周>37周,74例);选择同期足月健康产妇106例(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绒毛羊膜炎,PROM组产妇分为感染组(51例)和非感染组(81例)。分析MMP-9、PCT、sTREM-1及sCD14在两组产妇表达差异及对PROM并发宫内绒毛羊膜炎的诊断效能。结果PROM组MMP-9[(271.42±34.16)ng/L]、PCT[(54.57±8.16)pg/mL]、sTREM-1[(0.51±0.11)ng/mL]及sCD14[(60.23±9.49)]ng/mL]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4.97±10.08)ng/L、(26.04±1.98)pg/mL、(0.19±0.04)ng/mL、(42.04±10.33)ng/mL](t=27.064、13.767、14.831、-13.342,均P<0.01);早发PROM组MMP-9[(314.05±45.37)ng/L]、PCT[(0.61±0.18)ng/mL]、sTREM-1[(63.12±10.12)pg/mL]及sCD14[(68.07±11.05)ng/mL]表达均明显高于足月PROM组[(238.01±40.45)ng/L、(47.87±8.90)pg/mL、(0.43±0.14)ng/mL、(54.09±10.33)ng/mL](t=9.103、8.862、-10.538、6.494,均P<0.05);PROM感染组MMP-9[(343.74±43.74)ng/L]、PCT[(69.88±8.83)pg/mL]、sTREM-1[(0.67±0.16)ng/mL]、sCD14[(70.41±8.89)ng/mL]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30.09±49.82)ng/L]、[(45.82±11.04)pg/ mL]、[(0.42±0.19)ng/mL]、[(54.41±12.42)ng/mL](t=23.655、12.014、9.382、11.306,均P<0.001);联合检测对PROM合并绒毛羊膜炎诊断的敏感性(94.23%)、特异性(93.75%)、阳性预测值(92.45%)、阴性预测值(96.20%)均较其他指标单测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MMP-9、PCT、sTREM-1及sCD14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胎膜早破并发绒毛羊膜炎有效辅助诊断指标。

  • 标签: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降钙素原 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因子受体1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大小胎盘绒毛血管瘤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母亲有胎盘绒毛血管瘤的新生儿进行回顾分析,根据胎盘绒毛血管瘤直径将纳入患儿分为巨大血管瘤组(直径≥4 cm)和普通血管瘤组(直径<4 cm),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结局。结果共纳入35例,男13例(37.1%),剖宫产出生12例(34.3%),早产11例(31.4%),低出生体重、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各12例(34.3%),宫内窘迫、心脏扩大、血液学指标异常各7例(20.0%),需呼吸支持6例(17.1%),羊水增多、胎儿水肿各5例(14.3%),输血4例(11.4%),生后窒息3例(8.5%),颅脑损伤2例(5.7%),先天畸形2例(5.7%)。巨大血管瘤组15例,普通血管瘤组20例,巨大血管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羊水增多、宫内窘迫、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儿水肿、心脏扩大、呼吸支持、血液指标异常、输血、死亡比例高于普通血管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合并巨大胎盘绒毛血管瘤会增加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需加强围产期监测。

  • 标签: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婴儿,新生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患者女,77岁。阴道不规则出血8个月余;腹部CT示子宫颈及宫腔占位性病变,恶性可能。术后标本镜下呈子宫内膜样癌、浆液癌及绒毛癌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高级别子宫内膜癌及绒癌成分均呈广谱细胞角蛋白阳性、p53弥漫强阳性;高级别子宫内膜癌成分:PAX8阳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阴性,p16阳性,WT1阴性;绒毛癌成分:绒毛促性腺激素、GATA3阳性,p40弱阳性,SALL4阳性,人类胎盘催乳素部分阳性,MUC4阳性。二代测序提示2种成分共有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中常见的基因突变并有一致的突变位点,包括ARID1A、PIK3R1、MRE11A、TP53、SMARCA4和RNF43,且肿瘤突变负荷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均相似。合并绒毛癌分化的高级别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极罕见具有高度侵袭、转移率以及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可呈现多种组织学表现,应增加对此肿瘤的认识,以便能精准诊治,使患者获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双绒毛双胎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趋势和适宜体重增长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且无严重母儿合并症的755例双绒毛双胎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将所有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40例)、正常体重组(BMI为18.5~24 kg/m2,509例)和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206例)。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对3组孕妇的孕期BMI、辅助生殖及孕期增重速度等资料进行比较。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联合限制立方样条,建立孕期体重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模型,估计孕4~39周孕妇增重的百分位数。结果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期总增重的中位数分别为17.0 kg(15.0~20.5 kg)、17.0 kg(14.0~21.0 kg)、15.0 kg(12.0~20.0 kg),随着孕前BMI的增加,总孕期增重减少(χ2=11.974,P=0.002)。回归模型对各孕周的体重增长观测值拟合较好,结果显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妇在孕13周前增重缓慢,孕13周后体重接近匀速增长;孕37周时体重增长[M(P25~P75)]分别为17.6 kg(15.2~20.3 kg)、17.3 kg(14.7~20.2 kg)、15.7 kg(12.9~18.8 kg)。结论不同孕前BMI的双胎妊娠孕妇早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均缓慢,中孕期开始呈匀速增长,超重肥胖孕妇孕期增重低于正常孕妇。

  • 标签: 妊娠,双胎 孕期体重增长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双绒毛三羊膜囊(DCTA)三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DCTA三胎妊娠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例DCTA三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首先单纯以减少胎儿数目为目的进行分组,分为期待妊娠组(27例)和选择减胎组(30例),进一步将选择减胎组根据不同减胎方式分为保留单绒毛双羊膜囊(MCDA)双胎组、保留双绒毛双羊膜囊(DCDA)双胎组以及保留单胎组3个亚组。比较期待妊娠组以及选择减胎组3个亚组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选择减胎组分娩孕周为(34.5±5.7)周、足月产率为53%(16/30),分别高于期待妊娠组的(29.9±6.0)周、7%(2/27);选择减胎组流产率为10%(3/30),低于期待妊娠组的33%(9/2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择减胎组的孕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ICU(NICU)入住率也显著低于期待妊娠组(P<0.05)。选择减胎组中,保留MCDA双胎组(6例)、保留DCDA双胎组(13例)、保留单胎组(11例)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2.2±4.3)、(33.0±6.3)、(37.4±4.7)周,流产率分别为1/6、1/13、1/11,早产率分别为4/6、7/13、0/11,足月产率分别为1/6、5/13、10/11,至少一胎儿存活率分别为5/6、12/13、10/11,NICU入住率分别为6/8、9/18、0/10。保留单胎组足月产率最高,NICU入住率最低,分别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留DCDA双胎组比期待妊娠组的足月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TA三胎妊娠风险高,早期减去MCDA双胎保留单胎的足月产率最高、新生儿结局最佳。对于希望保留双胎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充分告知风险,可考虑减去MCDA中的一胎,保留DCDA双胎继续妊娠。

  • 标签: 妊娠, 三胎 妊娠减少, 多胎 射频消融术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绒毛羊膜炎是否为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MRI显示的脑发育成熟延迟或损伤可作为早产儿生后神经发育障碍的指标,且较少受生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因素的影响,故能更清楚地评价绒毛羊膜炎与早产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关系。2022年10月,Am J Obstet Gynecol发表了一项前瞻多中心队列研究,探讨中至重度急性组织绒毛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的MRI显示的全脑异常评分是否高于无或轻度H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绒毛单羊膜囊(MCMA)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终止妊娠的60例MCMA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0例MCMA双胎妊娠孕妇的年龄为(31.0±4.1)岁,其中,初产妇44例(73%,44/60)、经产妇16例(27%,16/60)。经产前诊断并在产后证实为MCMA双胎妊娠58例,中位超声确诊时间为12周(范围:8~30周)。60例MCMA双胎妊娠中,产前超声检查提示6例合并联体双胎、5例合并双胎动脉反向灌注序列征(TRAPS)、另有10例存在其他胎儿结构畸形。60例MCMA双胎妊娠孕妇中,19例孕28周内自然流产或由于胎儿畸形、胎死宫内等原因引产,41例进入围产期,共70例新生儿存活。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胎儿发育异常。结论MCMA双胎妊娠有较高的胎儿异常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早期诊断、加强孕期管理及监测、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 标签: 妊娠,双胎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胎儿监测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学绒毛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与<34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的相关。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出生、孕母行胎盘病理检查并转入NICU接受治疗、胎龄<34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87例。根据孕母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HCA阳性组(167例)和HCA阴性组(120例),比较2组患儿的PVL发生率。将研究对象中已诊断为PVL的41例早产儿,根据孕母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及HCA分期标准,分为非HCA组、HCA早期组、HCA中晚期组3组,比较各组PVL严重程度、患儿临床资料、并发症及校正胎龄至6月龄时的随访情况。结果HCA阳性组PVL占19.16%(32/167),HCA阴性组PVL占7.50%(9/120),2组PV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诊断为PVL的<34周早产儿中,非HCA组21.95%(9/41),HCA早期组31.71%(13/41),HCA中晚期组46.34%(19/41),3组间PVL严重程度、1 min Apgar评分、生后24 h白细胞计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住院天数、抗生素应用天数、校正胎龄至6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HCA炎症程度与PVL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374,P=0.016)。结论HCA与<34周早产儿PVL的发生有相关,随着HCA炎症程度增加,PVL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增加。母亲存在HCA的<34周早产儿随炎症严重程度进展,其生后24 h白细胞计数升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校正胎龄至6月龄时MDI、PDI分数降低。

  • 标签: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胎盘病理检查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NA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6mA)修饰在21单体综合征流产胎儿绒毛组织基因组中的分布特点及与21单体综合征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从4例实验组流产胎儿绒毛组织(核型为45, XY,-21)样本和4例对照组流产胎儿绒毛组织(核型为46, XY)样本中提取DNA,经质量和纯度检测合格后,采用6mA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反应(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之后进行测序。对得到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6mA位点修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峰(peaks)的相关差异基因的分析表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拥有更多的含6mA修饰的基因,其中对照组特有的含6mA修饰的基因为4607个,实验组仅有1059个。在21号染色体范围内,两组之间的这一差异更加明显。在实验组中特有的含6mA的基因为1769个,而对照组则高达8032个。不同范围内的分析结果都表明在21单体综合征中基因6mA修饰的水平偏低。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均表明21单体综合征中缺失的6mA基因与胚胎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结论人体中的DNA 6mA修饰可能在胚胎生长发育方面发挥着与5mC(5-methylcytosine,5mC)修饰相似的作用。

  • 标签: 21单体综合征 N6-甲基腺嘌呤 测序 GO富集分析 KEGG富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对双绒毛三羊膜囊(dichorionic triamniotic,DCTA)三胎选择减胎的安全以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因DCTA三胎要求RFA选择减胎病例的患者资料,对手术经过、临床结局和并发症,以及其分娩胎盘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2例DCTA病例纳入本回顾分析,RFA手术时孕周为(15.6±1.3)周,分娩孕周为(36.9±1.1)周(34+4~38+2周)。12例中8例接受介入产前诊断,与未接受介入产前诊断的病例相比,两组从RFA手术到分娩的间隔差异以及分娩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娩新生儿23例,6例(26%)小于胎龄儿。无论是独立绒毛单胎还是单绒毛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MCDA)保留胎,出生体质量的平均百分位数明显低于单胎妊娠胎儿体质量的第50百分位数(P<0.001)。1例DCTA中的MCDA保留胎RFA术后4 h死亡(8.3%),死前保留胎一度出现胎儿心动过速伴胎动消失,分娩后胎盘检查显示MCDA保留胎侧胎盘苍白而减灭胎侧胎盘瘀血。收集10例DCTA中MCDA保留胎存活的胎盘,9例可见保留胎胎盘循环通过双胎之间血管吻合支不同程度灌注了减灭胎部分胎盘小叶,1例无明显灌注减灭胎胎盘的病例MCDA保留胎体质量百分位数最低。结论RFA减胎对于DCTA三胎减胎安全有效,减胎后进行介入产前诊断手术不影响RFA术后继续妊娠时间,术中监测MCDA保留胎心率和胎动异常与不良结局有关,胎盘检查有助于了解不良结局原因,保留胎生长潜能或许与双胎之间的血管吻合类型有关。

  • 标签: 三胎 射频消融术 胎盘 妊娠结局 双绒毛膜三羊膜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