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我昔少年时,栽松满东岗……我国劳动人民栽培松树有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早在11世纪就有了关于栽松的文字记载。回顾11世纪的宋代,有文献这样写道:"宋代,蜀人热爱植树,尤好种松,一是渊源于太祖课民种树,神宗蠲免竹木之税;二是受制于畲田撂荒地的大量出现。"其实,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是当时一位喜好栽松和倡导栽松的热心人,他在《种松戏作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时,栽松满东岗。初移一寸阴,琐细如插秧……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虬长"。关于苏轼爱松植松之事的确切性,

  • 标签: 东坡 畲田 神宗 确切性 宜林荒山 中山松醪赋
  • 简介: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又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二者是无意的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1.清明植树节的设立我国植树节设立于民国之初,有二人功不可没。一为孙中山,一为周自齐。

  • 标签: 植树节 民主革命 孙中山 纪念日 先行者 逝世
  • 简介:“规范”.在档案部门可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开展档案工作叫“规范”:档案室、档案馆整理档案要“规范”;整理档案的方法上升到理论是“规范”.档案管理学就是档案整理“规范”学。档案人好像有一种“规范”情结.

  • 标签: 档案工作领域 档案部门 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学 档案室 档案馆
  • 简介:在公文处理过程中,讲“民话”有助于发挥公文服务于人民并为其造福的作用。它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文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治公文文风的一个突破口。讲“民话”应当务实抑浮、贵直忌曲、尚易戒涩、求鲜弃腐。

  • 标签: 公文 民话 含义 缘由 原则
  • 简介:清代,在琼山县的广东省琼雷道府大堂上,挂有一副楹联,嵌入琼州全府的县名称,工整对仗,显得十分自然。联句云:

  • 标签: 名称由来 琼州 省市 海南 广东省
  • 简介: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我们终于看到档案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问题走进了人大代表的视野。据3月11日《羊城晚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吴自祥递交《关于改变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议》,期望将来“使每个人仅凭着一张身份证,就可以通行全国,用人单位在哪儿都能通过网络查到一个人的全部档案记录”。吴自祥在建议中,目前档案管理的收费很乱。一份人事档案一个月的托管费从10元到30元不等,以20元居多。而使用、调出等,都需交费。据估计全国的人事档案收费至少在50亿元以上,管理成本却很少,“基本上花不了什么钱”。

  • 标签: 全国人大代表 代表说 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 管理制度改革 《羊城晚报》
  • 简介:归档材料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凭据、查考、参照价值的文件材料。档案的作用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维护人们的利益,我们要杜绝归档材料形成过程中的落款以私章替代签字,对私章:“不!”。

  • 标签: 归档材料 私章 落款 活动过程 文件材料 形成过程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基础工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发展,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地方电视台,由天津滨海电视台精心打造的5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滨海》,就是利用档案文献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的有益尝试。

  • 标签: 文献纪录片 档案文献 滨海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地方历史文化
  • 简介:我国档案学界对文件中心在我国可行性的论证已持续了十几个春秋,但目前仍无定论,不过大体上形成了三种论调:支持论、反对论和综合以上观点的“中庸论”。而“中庸论”往往因其观点的中和性而被称为“两面派”。但中庸之道,若能扬长抑短,择之非过。笔者所持的也正是“中庸论”。

  • 标签: 中庸之道 文件中心 可行性 档案学 反对论 定论
  • 简介:近年来,成都市档案馆依法认真履行保存历史记录、提供档案利用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主动服务重大国际活动,翔实记录成都国际盛会历程继2013年成都市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两次重大国际盛会后,又陆续举办了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等国际盛会。

  • 标签: 国际盛会 市档案馆 档案利用 世界华商 中心城市 国际活动
  • 简介:1985年9月10日,是我国建国后第一个教师节,这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第3个行业性节日。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1931年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教师节。

  • 标签: 教师节 1931年 教育界 建国后 行业性 记者节
  • 简介:在《说文解字》这部字典的训释语中存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复音词,其中一些是当时新近产生的新词。现代大型辞书——《辞源》以古代词语为收录对象,所举书证重在溯源及流,但个别词语的书证存在滞后缺憾。据《文》释语中的复音词可对此进行补正。

  • 标签: 说文 辞源 复音词 书证 补正
  • 简介:教师节的流变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是中国教师的鼻祖,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以孔子为教师节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据专家考察,我国尊祀孔子的制度化与公元同其始,即从公元1年开始。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就下诏州县皆立孔庙,标志着全国性的祭祀孔子。唐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方学校旁均立孔庙逐渐成为定制。

  • 标签: 教师节 孔子 中国教师 形象代表 唐太宗 教育家
  • 简介: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更是教学上的合作者与引导者。一名成功的教师.承担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直对教师心存敬畏.一间小小的教室.装载的是无数孩子的梦想。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经意的一次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触动他们的心灵.甚至带给他们一辈子的影响。

  • 标签: 教师 扩音器 引导者 合作者 解惑 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