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重氮氨基苯可以发生重排反应,生成对氨基偶氮苯,对此重排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 标签: 重氮氨基苯 重排条件 温度 酸度
  • 简介:研究了酸、碱条件下不同化学药品对鸡毛降解的影响,并在水解温度恒定、水解剂硫酸3mo1/L或氢氧化钠3mo1/L及常压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固液比、助剂用量、水解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在水解温度110℃及常压条件下,水解剂为3mol/L硫酸处理的最佳水解工艺为固液比1∶15,水解时间11h。3mo1/L氢氧化钠作为水解剂时的最佳水解工艺为固液比1∶15,水解时间10h。

  • 标签: 鸭毛 水解 复合氨基酸
  • 简介:立足“蛋白质和核酸”所处选修模块和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教材、学生认知发展及障碍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学设计。

  • 标签: 氨基酸 生活 模块定位
  • 简介:探讨养殖型褐藻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洗脱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用去离子水、25%乙醇、50%乙醇、75%乙醇、100%乙醇梯度洗脱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获得相应洗脱组分.采用PNPG法测定α-葡萄糖酶活性,并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作比较.随后,对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分析,推断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相比于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与其他洗脱组分,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半效应浓度IC50为0.77mg/mL,远小于阿卡波糖IC506.63mg/mL,其酶抑制类型属于混合I型抑制,主要通过与游离酶(E)的亲和来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裙带菜水提醇沉上清部分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材料的开发价值.

  • 标签: 裙带菜 水提醇沉上清部分 乙醇洗脱组分 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抑制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指判断语言风格、领会用词妙处及把握诗歌的音韵特点等。近年考查的重点落在词语品鉴上,如找诗歌的“诗眼”,分析某词的作用,等等。语言风格的考查也有所体现,但考得比较简单;诗词的音韵特点的考查就更少了。答题要领如下:

  • 标签: 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 音韵特点 “诗眼”
  • 简介:一、问题提出苏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102面提到: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是两性化合物。随着水溶液pH的不同,氨基酸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也不同。在酸性条件下,氨基酸主要以阳离子形态存在;在碱性条件下,氨基酸主要以阴离子形态存在。当溶液中的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的形态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可以形成晶体析出。

  • 标签: 氨基酸 实验设计 性质 味精 水溶液 问题提出
  • 简介:在《文选诗研究》所提供的线索下,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方法,对《文选》所收哀伤及挽歌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形态、诗歌艺术特点等进行异同分析,以加深对所收哀伤诗歌及挽歌诗歌的理解。

  • 标签: 《文选》诗 哀伤类 挽歌类 异同分析
  • 简介:为探讨超声波提取太子参总氨基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考察浸提次数、料液比、单次浸提时间、乙醇浓度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总氨基酸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乙醇浓度对总氨基酸得率影响最大;超声波法提取太子参总氨基酸的最佳工艺是:1g太子参粉末加入40mL50%的乙醇,30℃下300W超声浸提3次,每次40min;优化后的提取工艺重复性好(RSD=1.05%),得率高(11.2mg·g^-1),可行性强.

  • 标签: 太子参 总氨基酸 超声提取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 简介: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研究了其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作用,并初步探索了其催化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对苯二酚的定量测定。发现其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的浓度在1.0×10^-6-8.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894,检测限为5.0×10^-7mol/L。将该方法用于照相显影剂中对苯二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差分脉冲伏安法
  • 简介: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题。(10分)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同宣传展板_I,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关注。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还是“奇怪”?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 标签: 文化 试题
  • 简介:【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 标签: 高中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整式加减"章后数学活动中安排有日历问题,即用不同形状图形在日历中框出数字,然后研究框中数字的和与其中某一个数间的关系以及框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活动设计可帮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学习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 标签: 日历 数学符号语言 数学活动 学生体会 字母表示数 整式加减
  • 简介:例1.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

  • 标签: 鉴赏 木芙蓉 吕本中
  • 简介:夏季的夜晚,路面上的街灯上演了蛾的悲剧,灯光纵横交错,十分复杂,而各个不同角度射来的光线,更是叫蛾迷乱了方向,甚至一些蛾不顾烈火焚身的危险,奋力地冲向最近的一盏灯,

  • 标签: 初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琵琶女,她是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形象。而其中的“江州司马”自居易则是抒情主人公。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

  • 标签: 自然形象 “意象” 抒情主人公 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 自然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