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作者: 田艳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孩子的视野,启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 作者: 刘秀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这就是说,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幼儿教育这一段关键时期,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 作者: 赵文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在幼儿园教育孩子时,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纲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中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用榜样、表扬、鼓励等方法,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作者: 鲍淑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无论养成哪种好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及时巩固和反复的训练,让“他律”变成“自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作者: 陶祥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科学研究表明:给孩子讲故事是一种最好的启蒙教育方式。因为故事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金色童年的快乐源泉。故事开启了孩子的心智之门,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于是我采用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 简介:〔摘要〕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基础。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小学语文写字习惯
  • 作者: 李永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个绝好机会。因为良好习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凡事缺乏坚持性,要使良好习惯教育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密切联系,把良好习惯教育贯穿于幼儿谈话、游戏、入园、离园、餐点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常规要求贯彻始终。
  • 作者: 刘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成不好,终身受其累。”可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不容忽视。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地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家园同步教育,才能使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充分利用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与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 简介:摘要如何把对缺乏理想,缺乏自信心,对绘画还没有产生兴趣的孩子,培养成符合美术高考要求的考生。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从德育入手,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渗透德育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运用自己的真情,融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喜欢老师的课堂,喜欢绘画这门学科,进而从被动转化成主动,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 标签: 绘画自信心兴趣德育渗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常云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前,语文课上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上,不仅是书声琅琅,热闹非凡,而且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可谓是“读”领风骚。读,成了学生学、教师教最主要的手段。然而,有的老师却将“读”简单化、功利化了,认为只要多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课堂上学生读得越多,课堂就会生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以凸显。然而,透过课堂上形式众多的读的背后,来审视读的实效性,不免会发现有些读根本就是蜻蜓点水,纯粹是为了装点课堂门面而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聘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刑事诉讼法》课程是法学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前该课程在各高校法学院系的实践教学活动状况可谓良莠不齐,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改良,针对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强化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效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作者: 杨文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9-19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
  • 机构:〔摘要〕学习英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词汇不足。词汇不足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词汇量的多少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 简介:江海第一小学构建校本资源库平台,彰显学校特色项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依靠准确的定位、丰富的资源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着重项目推动,注重应用实效,取得了很好的信息化推进成效。

  • 标签: 资源平台 推进机制 信息素养
  • 简介:Web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学习是协作知识建构的一种具体学习方式,它对于促进学生开展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提高学生共同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文章依据相关理论,对Web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的相关理论、内涵、重要特性、基本要素、生成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WEB环境 协作知识建构 特性 基本要素 生成机制 保障机制
  • 作者: 贾寓宸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英语单词是构成英语词汇和句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材料。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掌握的词汇量达3960多个,比旧的课程纲要英语教材词汇量要大得多。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越大,其阅读效率和正确率就越高,理解能力就越强,其听力水平和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越快。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单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高效率的识记运用英语单词,历来是英语教学的一大任务。利用五环三练法识记单词,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