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当代竞技水平飞跃发展,运动训练日益科学化、系统化。因此,在运动训练中需要根据运动员特点、运动项目特点制定严密的训练计划,安排合适的运动强度.选择恰当的训练手段、训练方法,并且准确、有效地评定训练效果。本文就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作用、意义做了论述,力求对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血乳酸 运动训练 训练计划 糖酵解 无氧阈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划船选手在不同练习后的血乳酸值,对划船项目各种训练手段(包括几种新的训练手段)的生理学特征进行了探讨,有迹象表明,我国优秀划船选手的无氧糖酵解能力明显不如欧洲优秀选手。

  • 标签: 血乳酸 划船项目 训练手段
  • 简介:业已确认,耐力训练将导致受训者的最大吸氧量获得明显的增进;与此同时,受训者在承受与训练前相同强度的亚极量运动时,其血乳酸水平增加的幅度将比训练前减小。那么,如果受训者承受以训练后的最大吸氧量为基础计算的相对运动强度的亚极量运动时,血乳酸水平的增加幅度是否仍比训练前小呢?这个问题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假如训练以后,承受相对运动强度相同的亚极量运动时,血乳酸水平增加的幅度仍然比训练前为小的话,就可以进一步支持运动时的代谢

  • 标签: 亚极量运动 血乳酸水平 运动强度 耐力训练 最大吸氧量 跑台
  • 简介:为研究100m、400m、800m和1500m4种不同距离全速跑后血乳酸的变化,选取9名志愿者参与实验。结果表明,4种距离全速跑后血乳酸值受主要能量供应系统、运动负荷强度以及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距离负荷后的血乳酸值比运动前有明显增加,在不同距离项目之间血乳酸值呈现一定差别,表现在血乳酸含量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这种特点可以利用血乳酸评定运动负荷强度以及科学指导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乳酸 供能系统 运动强度
  • 简介:运动员竞赛期间受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活动强度、各种神中枢之间的相互协调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赛前心理状态,会使人体机能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或降低,从而影响运动成绩。本文利用试卷问答法、人体糖酵解供系统的代谢产物(血乳酸)的测定,分析赛前心理状态与赛后血乳酸值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赛前心理状态影响比赛成绩的生理机制。

  • 标签: 赛前心理状态 赛后血乳酸值
  • 简介:目的:此研究是为了寻找在运动强度范围内,V^·O2与跑速的关系。在乳酸阈(Tlac)之上恒定负荷的自行车运动中,V^·O2在3分钟内还未达到稳定状态,而是持续升高,延迟出现一个较高的稳定状态或力竭。由于运动耗氩量的大部分(V^·O2慢成分)仅被证明在Tlac之上的一定运动强度出现,设想在渐增负荷测试中各阶段持续足够长的时间,V^·O2慢成分将与Tlac同时出现。方法:5名男子做为受试者(平均值±SD,年龄31±2岁,V^·O2peak60.1±5.8ml·kg^-1·min^-1)在8天内进行4次相同的跑台测试.包括完成各持续2分钟的6个阶段,跑速逐级增加0.5km·h^-1,在第一次测试的每个阶段未采手指末梢血以确定Tlac在所有测试中,呼吸气体用Douglas袋采集.分别在每个阶段的3.0~3.75分和6.0~6,75分采集以确定在各阶段中V^·O2的增加(△V^·O2)。结果:每名受试者四次测试各阶段V^·O2平均值被确定出来,方差分析发现△V^·O2有明显增加是在Tlac跑速之上,而不是其下。结论:此研究结果证实,V^·O2慢成分和酸中毒的发生有紧密联系,并证明了在渐增负荷跑台运动中,Tlac之上的强度时,V^·O2与运动强度呈线性关系。

  • 标签: 乳酸 阈强度 跑台运动 V^·O2慢成分 有氧训练
  • 简介:目的:一般来说,验证最大乳酸稳定状态(MLSS)需进行多目测试,而心率(HR),自认劳累分级表(RPE)、呼吸频率(bf)和跑速对估计MLSS很有帮助,从而可使测试在一天内完成,此研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个可在一次训练中完成,并且用HR,RPE、bf和跑速共同确定MLSS的测定表。方法:12名耐力运动员(平均值±标准差,V^·O2max64.6±7.8ml·kg^-1min^-1)在跑台上进行MLSS测定表中的跑步运动和两个27分钟验证跑阶段。跑速以87%最大心率、RPE为12.bf为32次/分做为测试起始点,在测定表的跑步运动的每个9分钟阶段中,每3分钟采血样一次,并分析乳酸浓度(La),MLSS跑速La稳定状态和La聚积状态速度的平均值。验证跑速度在MLSS跑速±7.5m·min^-1;如果以较慢速跑呈现一个La稳定状态,而较快速跑呈现La聚积状态,这样确定的MLSS值则被认为是正确的。结果:测定表的跑速在预测12名受试者.MLSS中,有9人是成功的(P≤0.05)。结论:本实验测定表采用的HR、PRE、bf跑速作为测试起始点,可在一定测试中验证MLSS。

  • 标签: 测试方法 跑步 运动员 乳酸 稳定状态 MLSS
  • 简介:为了研究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损害的变化规律,采用建立一般训练和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对训练后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SO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AcidPhosphatase,ACP)和β莆萄糖醛酸(Beta-glucuronidase)、磷脂A2(PLA2)等指标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4周末,一般训练组和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MDA和GSH-Px、SOD、PLA2活性和心肌ACP、β-葡萄糖醛酸的活性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过度训练组心肌线粒体内钙、MDA含量和(PLA2)活性明显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第8周末,心肌ACP和β-葡萄糖醛酸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过度训练后心肌线料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引起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过度训练 心肌线粒体 显微镜检查 自由基损伤 磷脂酶A2
  • 简介:由于2、3—DPG的浓度增加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以增加组织的供氧,这时运动中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实际意义。然而,关于体育运动对人红细胞中2.3—DPG的浓度的急性影响,文献报导是矛盾的,有些作者证明运动结束时2.3—DPG浓度有增加,而另一些人却发现在运动时或

  • 标签: 血清酶 磷酸甘油酸 氧合血红蛋白 文献报导 运动强度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通过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抑制剂的方法,研究NO在介导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月龄Wistar雌性大鼠32只,随即分为假手术安静组(S,n=8)、去卵巢安静组(0,n=8)、去卵巢运动组(OE,n=8)和去卵巢运动抑制剂组(OEI,n=8)。跑台训练在动物去卵巢1周后开始,跑台速度为15m/min,坡度为零,每次训练30min,每周训练5天,共训练12周。在每次进行跑台训练前40min,对0EI组大鼠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抑制刺L—NAME,注射剂量为5mg/kgBW。12周的训练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MicroCT测试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骨小梁体积密度BV/TV,荧光定量PCR法测试股骨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COL1和破骨细胞标志性TRAP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组大鼠相比较,O组大鼠股骨干骺端松质骨BV/TV和股骨COL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股骨TRAP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与O组大鼠相比,OE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同时,OE组大鼠上述各指标也明显优于0EI组,而OEI组大鼠则与O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跑台运动可增加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的成骨作用并降低其骨吸收作用,减缓大鼠去卵巢后的骨质流失;NO介导了跑台运动对于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 标签: 跑台运动 一氧化氮 去卵巢大鼠 骨量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