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李清照与席慕蓉思乡诗内容的相同点是:深挚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内容的不同是:思想情感抒发的指向不同;现实理性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两人思乡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是:借景抒情,意象鲜明;典雅含蓄的艺术风格;善用比喻与夸张的修辞。艺术手法的不同有三个方面:意象选取;写作手法;艺术形式。究其不同的原因,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个性与文学观念有关。

  • 标签: 李清照 席慕蓉 思乡诗 比较
  • 简介:本文对目的语环境中的韩国留学生与中国中学生中文阅读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阅读中文时,两国学生最常用的是推测策略和语境策略,最不常用的是母语策略和互动策略。在阅读观念上差异不显著,在管理策略和母语、预览和略读等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差异极其显著。韩国学生更多地使用语境和标记策略,中国学生更多地使用选材、母语、略读、预览和推测策略。(2)韩国学生的预览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预测力,而文本观念和互动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轻微的负预测力。对中国学生来说,推测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预测力。

  • 标签: 学习策略 一语阅读 二语阅读 汉语教学 策略迁移
  • 简介:随着国际汉语教育界对教师发展研究的关注,有关国际汉语教育新手、熟手与专家教师的比较研究已成为教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并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从新手、熟手和专家教师的概念界定、教学行为差异性、认知能力差异性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评析,旨在进一步揭示教师专长养成的规律与方法,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参考与方向,并为国际汉语师资培养与培训提供有效资源。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师 新手 熟手与专家教师 比较研究
  • 简介:无论是风靡全球的韩国整容热,还是已经销声匿迹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裹脚,都深刻地反映出不同时期女性文化的生存状态。笔者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探讨两种文化现象长期存在的缘由与体现的社会文化功能,从而揭示中韩在审美上折射出的不同社会文化意蕴。

  • 标签: 女性 缠足 整容 社会功能
  • 简介:谢枋得是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代表作《文章轨范》作为科举考试重要参考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写作思想。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对阅读、写作教学有独到的见解。二人都对古代语文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写作教学上有些观点不谋而合。本文主要探讨谢枋得和曾国藩在写作教学中的相同思想,比较他们的写作教学观,为现代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写作教学 谢枋得 思想比较研究 曾国藩 《文章轨范》 古代语文教育
  • 简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老师如何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即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学到扶到放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 标签: 比较阅读 深度学习 教学实例
  • 简介:黄树先著《比较词义探索》于2012年3月由巴蜀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汉语文献、方言及印尼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为材料,对529组核心词的词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展示了核心词的概念在不同语系的语言中有哪些共同的演变,解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选词问题,

  • 标签: 出版社 词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 汉语文献 选词问题 核心词
  • 简介: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对比法和排除法从声韵调三方面对粤东闽南方言韵书《潮声十五音》和《潮语十五音》的音系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探讨了这两种韵书的音系性质。经过考证,笔者认为这两种韵书所反映的是粤东汕头方言音系。

  • 标签: 潮汕韵书 音系性质 声韵调拟测
  • 简介:《辞源》(修订本)共收音节1261个,其中50个音节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未收。《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共收音节1336个,其中125个音节为《辞源》所未收。文章分析了《辞源》未收的125个音节,对《辞源》(修订本)音节的收录提出了修改建议。

  • 标签: 《辞源》 《现代汉语词典》 音节
  • 简介:本文的两岸华语指大陆晋通话和台湾国语,它们在语用标记方面的差异尚未得到学界深入的比较研究,其中尤其是语气标记的差异更未得到应有的挖掘。语气标记诸多差异表现在:第一。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普通话、台湾国语有着各自的语气标记系统,它们在灵活性、泛用性、语篇功能、位置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第二,从微观使用风格来说,台湾国语里“啦、的啦、喔、耶”颇具特色,是台湾腔的代表,尤其是“喔、耶”更给人以流行的、亲呢的意味,甚至到了无“喔”不成话,无“啦”、无“耶”不成剧(电视剧)的程度;普通话里“呀”自成特色;“是吧、好吧、对吧”等标记用法也非常丰富,而台湾国语则无此用法。第三.从情感倾向来看。台湾国语里“啦、的啦、喔、耶”等标记体现更多的礼貌低值,因此显得亲昵、密切。两岸语气标记的诸多差异可以从语言环境、语言接触、语言政策等方面进行解释。

  • 标签: 两岸华语 语气标记 台湾国语 普通话
  • 简介:核心词是语言中最基础的部分,许多词义都由这些词派生出来;核心词的研究不仅对于我们认识语言里的词语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对文献进行解读。文章研究核心词词义的演变模式,不仅采用传统的训诂方法,还进行跨语言的比较。跨语言的比较,就是寻找语义演变的共同模式,而这种共同的语义演变模式,对于我们解读文献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专门讨论比较词义在文献解读中的作用。

  • 标签: 核心词 比较词义 跨语言语义比较 文献解读 训诂
  • 简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日本的“日本语教育”,同属于母语作为外语的第二语言教学,很多方面可以比较研究。本文从师资现状、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师资培养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师资结构、师资条件、师资培养目标上都存在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在师资培养方面有进一步扩展和提高的空间。

  • 标签: 对外汉语 第二语言教学 师资培养
  • 简介:文章对越、韩、英语母语者习得表人词语进行了个案描写和群案测试。研究发现:在提取和产出表人名词的方法上,韩国语母语者(特别在初级阶段)倾向于使用亲属称谓法;英语母语者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倾向于使用前替换法和后替换法;越南语母语者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倾向于后替换法而抑制前替换法;三类学习者的上述差异,与其母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繁简程度、母语名词构词法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汉语习得 表人词语 越南语母语者 韩国语母语者 英语母语者
  • 简介:本文系统比较留学生汉语词汇直接学习方法和间接学习方法在理解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即时(on-line)和延时(off-line)两个时段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在即时测试中,两种学习方法都有助于留学生理解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学习,直接学习比间接学习更能促进留学生汉语理解性词汇知识的学习,间接学习比直接学习更能促进留学生汉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学习;在延时测试中,两种学习方法在理解性词汇知识学习效果上不明显,间接学习方法能促进留学生汉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学习,而直接学习方法对留学生汉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学习没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留学生 汉语词汇 直接学习 间接学习
  • 简介: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存在词类活用这种语言现象。1898年马建忠就曾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字类假借”的说法,即先确定某类字经常充任某种句子成分,碰到他类字来充任这个成分时,便说是假借他类字为该类字。这说明马建忠已经意识到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但他并没有真正提出“词类活用”这种说法。真正提出“词类活用”这种说法的是《国文法草创》(1922)的作者陈承泽,他在《国文法草创》的“活用之实例”中,首先阐明什么是活用,认为词的兼类不是词的活用,又对活用与变义加以区分。然后叙述活用的种种情况,

  • 标签: 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 《马氏文通》 句子成分 语言现象 古代汉语
  • 简介:否定比较句是上古议论语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X不如Y"为主要结构形式,其含义是说话人做出"X不及Y"的判断或评价。由于语用推理的影响,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拓展出两种新功能:择优推断和建议行为,比较联结词"不如"由动词虚化为副词和连词,否定比较句的功能也由言语认知行为扩展到言语交互行为。

  • 标签: 上古议论语篇 否定比较句 言语认知 言语行为
  • 简介:把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一方面说明对大学语文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应从大学语文自身找原因,需要学界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要弄清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本文对高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进行系统比较,希望高职大学语文教师明确课程定位,避免落入"高四语文"的窠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高"与"大"。

  • 标签: 中学语文 课程性质 高职 大学语文
  • 简介:国际商务合同汉译过程中在语言层面难以回避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如何准确有效地转换主动与被动语态。以荚汉句式的认知对比为文章切入视角,阐述语态转换在历时表达习惯、思维方式、语篇信息提取等不同层面的多维表征,初步提出相应的翻译路径。

  • 标签: 商务合同汉译 语态转换 英汉对比 认知视角
  • 简介:文化词习得是词汇习得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了解汉字圈与非汉字圈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习得的情况,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83个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经比较分析,发现:1.他们在文化词习得总量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2.他们的文化词接受性习得都好于产出性习得,尤其是对于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来说,这两者差距更大;3.他们在文化词习得深度上也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同时,本调查结果也通过访谈数据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最后,建议加强对非汉字圈学生的文化教学、文化词教学。

  • 标签: 汉字圈 非汉字圈 留学生 文化词 比较
  • 简介:本文从19世纪俄国文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多余人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双重人格、自我分裂、言行脱节.分析了共性的本质核心是惰性。并逐一对每个多余人的特殊个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多余人 共性 个性 比较分析 双重人格 自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