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诗人翻译家查良铮先生说过,文学是一种发现。对于我来说,解读凯德林的诗是一次奇异的发现。他的诗《心》具有艺术的震撼力,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而《咖啡馆》《荷马失明……》又传达出哲理的睿智,启迪读者思考历史与人生……这里的首诗分别选译自《诗国漫游》、《美妙的瞬间》、《俄罗斯诗歌三世纪》本俄文诗集。

  • 标签: 《心》 诗歌 诗集 诗人 文学 睿智
  • 简介:<正>面前放着一本四十厘米见方的精致小书。雪白的封皮,印了《白方块》几个俄文字。我信手翻着,忆起同这本诗集的作者之一库普里扬诺夫初识的情景。当时,他的老师介绍说,他是个很不错的诗人,是个自由诗的鼓吹手。当与他本人谈及自由在苏联诗苑的境遇时,也颇多感慨。原来,近年来苏联各地涌现一大批自由诗的作者。他们不要说出书,就连上报刊都难。文艺编辑看到自由诗稿,不管诗味浓淡,先得确认作者会写格律,才肯考虑刊用。作者投稿,只好凑上点格律诗做敲门砖。尽管如此,自由阵营仍日见扩大,创作相当活跃。今天的创作成绩,已使诗坛内外不敢小瞧这股力量。其中

  • 标签: 苏联 自由体诗 格律诗 格律体 作者 创作
  • 简介:纳博科夫早期诗歌首汪剑钊译灵感灵感──那是人性的“我”情欲的冲动:高涨的幸福多么热烈,──片刻的销魂。情欲的冲动──肉体的灵感,机敏恰似那精神:你豁然省悟,进发出来,──颤抖着消隐。可是,一旦雷击般的快感消失,你恢复平和,──新的生命密室中出现:心...

  • 标签: 纳博科夫 早期诗歌 后现代主义小说 《洛莉塔》 《普宁》 喧哗与骚动
  • 简介:《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刊登了张建华先生的文章《亚历山大二世和农奴制改革》,在肯定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功绩后,得出了如下结论:1861年的改革是一项极其保守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与俄国农民及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扑灭革命烈火,走向绝对反动,死在革命者爆炸中。

  • 标签: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 俄罗斯 君主立宪 基层民主制度
  • 简介:老作家沃罗宁的近作,中篇小说《小鸟不恋故巢》中的女主人公卡佳,在音乐专科学校毕业后,自愿到物质条件艰苦、文化落后的高寒地区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她的献身精神鼓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由于故事是女主人公用第一人称,以书信叙述的,所以读来倍感亲切、真挚。

  • 标签: 中篇小说 献身精神 专科学校 列宁格勒 母亲 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