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汉画像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铸鼎象物”的审美观,奠定了汉画像来源的思想基础,汉画像的内容与神话、巫术等民俗信仰密切相关,表现了汉民族原始象征主义的世界观。在形式上继承了先秦彩陶、青铜纹饰、壁画等的传统。

  • 标签: 汉画像 纹饰 壁画 彩陶 先秦 民俗
  • 简介:丝竹乐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合奏音乐,本文对丝竹乐的起源形成进行了探索论证,认为丝竹乐与戏曲、曲艺以及民间歌舞等姊妹艺术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江南音乐是丝竹乐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在近代社会历史阶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民间器乐种类.

  • 标签: 丝竹乐 江南丝竹 民族器乐 清客串
  • 简介:历史不会忘记,1776年,在平定大小金川乱事后,清朝宫庭中开始出现了这样一种表演形式,据《清宫史续编》记载:“太和殿筵宴之礼,恭遇万寿圣节正庆及元旦、国庆……内务府官员引朝鲜俳,回部、金川番童等呈百戏。毕,各退。每岁除旧,赐外藩蒙古王等,宴于保和殿……届日……金川番童等各献杂戏,毕集柢侯。”对这些献艺的番童,许多朝庭官员只知他们居住在北京香山(西山),北京人因视其服饰、习俗奇特,误为苗人,故称此地为西山苗寨,这样一代代以讹传讹至1982年经人考证后,复更名为嘉绒藏寨,他们是如何来到此地的呢?他们是乾隆皇帝打金川后俘掠的嘉绒藏人。1747年(乾隆十二年)今阿坝州的金川县,小金县(俗称大小金川)因上层土官头人之间为了边界、领土之争发生了叛乱,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乾隆皇帝为了疆域的稳定、政权的巩固,遂发兵20万前往大小金川平叛,1749年平息了叛乱。乾隆36年(1771年)大小金川复又叛乱,土司头人间结盟反清,时年6月,乾隆皇帝又遣重兵前往清剿,战事延续到1776年方告结束,两次战争相隔20多年,战争共进行了9年...

  • 标签: 中傩戏 京城中 傩戏嘉绒
  • 简介:墨子,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美学思想方面,墨子"非乐",尤其以非儒家繁饰礼乐而著称,对当时贵族阶层无视人民的生死而不厌其乐的逐乐行为给予了尖锐的揭露与抨击,当自有进步与合理的一面.由于其"非乐"思想建立在极其狭隘的小农功利意识基础上,将音乐与衣食舟车相比附,单向度地夸大艺术对物质的依赖且加以绝对化,从而导致其"非乐"思想严重的逻辑混乱,但墨子的"非乐"思想毕竟向世人,尤其是向统治者悬置起一幢警示之钟,这就是: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调控好艺术活动与功利的关系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在这一点,墨子的"非乐"思想在美学史的意义又是不可忽视的.

  • 标签: 墨子 “非乐” 音乐与功利 美学思想
  • 简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教学中经历与感受的一切,有不少已逐渐从记忆中退了颜色,有的竟至归于泯灭,只有那些至今仍具有继续探索或再认识价值的东西,依然在脑际萦回,时时反刍。像一块理想的磁石,强烈地吸引自已。但希图从纷繁的往事中,理出一点头绪,找出一点内在联系,求得一点合乎实际的认识或结论的时候,却又使我颇感困难,在我看来,搞创作,不论是我对别人的观察,或是我自己的内省体验,似乎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从来不像搞数学或“纯理论”那样,只要将思维的材料,按照一定的

  • 标签: 我自己 创作教学 认识价值 一个问题 湖上 文学事业
  • 简介: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在音乐上有着精深的造诣.孔子把"仁"作为其音乐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看到了"乐"与"礼"相互促进、相互节制的关系,把"和"视作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和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 标签: 孔子
  • 简介:<正>第八届国际美学会议上,有些美学学者提出“一般认识论”不适于美学的观点,主张美学从认识论中解放出来。近来,在我国也有美学工作者认为只从认识论来探讨美学还是不够的,主张从本体论来探讨美学,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力图从《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寻找依据,把认识论与本体论割裂或对立起来的倾向则是不正确的。因此,探讨一下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究竟是什么,就很必要了。

  • 标签: 本体论与认识论 马克思美学思想 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手稿》
  • 简介:舞蹈编导,是舞蹈事业前进和发展的核心。这个核心的主要机能,就是要把舞蹈这个特殊的艺术用舞蹈形象.通过活生生的。动感世界”传达高尚而美的思想品德。那么这种思想是如何而发的呢?她的。根”和。源”在哪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刨作生活是舞蹈编导塑造完整舞蹈艺术形象的前提。

  • 标签: 舞蹈编导 创作思想 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 舞蹈动态美 舞蹈形象
  • 简介:黎锦晖(1891——1976)是我国“五四”时期在儿童音乐创作上卓有成效的作曲家,也是我国儿童歌舞剧这一体裁的创始者。他的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诸如《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神仙妹妹》、《月明之夜》及《可怜的秋香》、《寒衣曲》、《努力》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作品,其中一些优秀之作,至今仍不乏其艺术生命和光彩。几年前,一个偶然机会使我读到了1965年8月由黎锦晖口述,王孚笔录的一篇近六万字的回忆记录稿,它较为详尽地叙述了作曲家早期的音乐创作思想和经历。这里,仅就我从该回忆录的启发而引起的一些想法,试谈对这位音乐家创作思想的初步认识。

  • 标签: 黎锦晖 音乐创作 麻雀与小孩 神仙妹妹 小小画家 音乐教育思想
  • 简介:大幕拉开,在庄严肃穆的布景下,一位披着金色斗篷的主教庄严地坐在椅子上,在听从一位姑娘的忏悔,他神情庄重,话语深情……然而他们的谈话却不时被邻近传来的惨叫声所打断。最后主教站起身来,脱掉衣服,却原来是一位扮演者,那位虔诚的忏悔者原来是一位妓女,他们所处的环境竟然是一所妓院。这就是中央实验话剧院排演的《阳台》的

  • 标签: 日奈 阳台 戏剧思想 荒诞派戏剧 警察局长 话剧院
  • 简介:在谈到艺术的时候,我想我们不应该被表面的、或者被停留在背后的思想所迷惑、所不解。我想,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加以论述和论证,我们为之迷惑和不解的这个问题——行为艺术。首先,我们应该从艺术这个概念所赋予我们错觉的感受出发,加以区别艺术的包括和区分。然后,我们可以假设一个不被否定的结果,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我们未知的存在,以此来端正我们审视世界的态度,从哲学的理念出发加以论证和

  • 标签: 行为艺术 艺术家 思想 普遍意义 似与不似 哲学
  • 简介:古希腊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和谐论、净化论和模仿论三个方面,这三个要点贯穿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过程,集中体现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古希腊的音乐美学思想既表现出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也渗透着客观唯心主义精神.本文从哲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及特点.

  • 标签: 古希腊 哲学发展 本体论 音乐美学
  • 简介: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是享誉世界乐坛的名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表演美学思想。表演美学是在实践(演奏、演唱)环节中应遵循的美学原则。笔者基于自身的实践体验、音乐感悟结合多年从事声乐教学演唱的心得,以《妇女的爱情生活》为研究主体,从作曲家、作品、演唱者兰个层面予以创作美学、表演美学的阐述。并将重墨着于二度创作中的表演美学。

  • 标签: 美学思想 爱情生活 声乐套曲 表演 实践体验 演唱者
  • 简介:在19世纪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九篇童话中,《快乐王子》情采最佳。我觉得,即便把《快乐王子》列为世界十佳童话作品之一,也不过分。在当代作家徐坤的小说中,《鸟粪》算不上代表作,但以其寓言品格或思想性而引人关注。《快乐王子》与《鸟粪》,在题材和叙事模式上颇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意蕴上却大不相同。初读《鸟粪》,就使我联想起《快乐王子》,最使我心绪难平的,是快乐王子的痛苦与思想者的孤独。

  • 标签: 思想者 快乐 王尔德 相似之处 鸟粪 孤独
  • 简介:毛泽东文艺思想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有真理的永恒性是的,在今天的中国,不管作家的自觉程度如何,进行创作都必然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有关。因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充分阐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不仅具有抗日战争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它所包含的内容和阐述的理论都具有真理的永恒性,从而对当前的文艺创作依然具有指导

  • 标签: 毛泽东文艺思想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学习毛泽东 艺术创作 新时代 时代精神
  • 简介:研究文学形象的内部构成是理解文学形象并进而理解整个文学活动的关键之一。文学形象由语言、语象、具象与思想四个层次构成。语言是人们感知文学形象的依据,是形象的最表层;语言中所隐含的感性具体的一面突出出来,构成语象;语象的组合构成具象;具象总要隐含、指向某些思想思想构成文学形象内部结构的最后一个层次。四个层次的有机统一,便是文学形象。

  • 标签: 文学形象 语象 内部构成 语言 文学活动 思想构成
  • 简介:印度佛教文明是西藏佛教之源,西藏佛教只是其枝干上的一颗果实。为了进一步揭示藏传佛教的渊源及其在宗教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作为人类思想的宗教精神脉络,本文对印度宗教思想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巡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藏佛教的精神实质。此外,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印度与西藏之间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佛教密宗的传播,早期的原始佛教精神,以后的印度教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过西藏,并都在西藏艺术中显示出来。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对一些宗教艺术品的阐释,以期对西藏艺术的母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在这些叙述中,着重指出来自印度方面的影响。笔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望读者指正。

  • 标签: 宗教思想 印度佛教 原始佛教 密宗 母题 吠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