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道释画自魏晋兴起,至隋唐达到鼎盛,随后,其形象逐渐与占据主要地位的人物画同化,以至于形象被世俗化,诸多具备美感的世间人物,被移接到不同的佛典仪规的宗教形象上。如韩在长安道政坊宝应寺所作的壁画"释梵天女,悉齐公(魏元忠)妓小小等写真也"[1]。那时,有个道宣和尚,以道德高尚而名,曾无奈慨叹,寺庙的菩萨竟然与妓女没有两样。至少在宋代宣和年间,道释画还体现他的重要性,《宣和画谱》将道释画列位第一就是明证。

  • 标签: 隋唐 《宣和画谱》 人物画 形象 世俗化
  • 简介:鉴定专家陈佩秋先生和陈启伟在《名画说疑——陈佩秋谈古画真伪续编》一书中,质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马远《踏歌》的真伪,认为其是一幅冒马远之名的伪作。笔者通过对马远《踏歌》之构图、人物、柳树、书法印章、古籍文献的使用进行考析,以及比对马远《踏歌》与戴进《临〈踏歌〉》的异同,从而认证《踏歌》并非伪作。

  • 标签: 《踏歌图》 真伪 《南阳名画表》 《临〈踏歌图〉》
  • 简介:本文主要考察《采薇》人物相关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画面中人谁为伯夷,谁为叔齐;第二,伯夷叔齐的头饰、衣裳、鞋履:第三,伯夷叔齐的容貌表情、手势、性格等。通过考察这三个方面,来透视李唐对于画中伯夷叔齐在时间、身份、地位上的定位,为我们更清晰地认知李唐为何要画此打下基础。

  • 标签: 《采薇图》 服饰 人物画 宋画
  • 简介:《夜坐》是沈周晚年的精品之作,作品图文并茂,从冗长的题拔中可窥见其隐逸的艺术思想,整个画面烟雨朦胧,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 标签: 沈周 夜坐图 隐思
  • 简介:在嘉庆、道光年间,谢兰生作为广州画坛的代表人物,是如何影响广东文化取向的地域性醒觉?谢兰生在地域性醒觉中扮演什么角色,又如何在绘画上达到一种自我觉醒?笔者为求得这些问题的部分答案,以《茶山飞瀑》为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画风格特征的详细解剖,并将其与谢兰生的画学主张联系起来,使读者对谢兰生的画艺及影响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 标签: 谢兰生 山水画 艺术风格 画学主张
  • 简介:山西芮城永乐宫全名为“大纯阳万寿宫”,简称“永乐宫”。唐末,此地有祭祀先祖神仙吕洞宾的“吕公祠”。元初,道教全真道将吕公祠成为纯阳观。据王鹗《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载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逮朝(元朝)开创,长春子(丘处机)应诏北还,凡祖师仙迹,一为发扬。自是其功日益兴,其徒日益广。岁甲辰(1244)暮冬,野火延之,一夕而烬,识者以为革故鼎新之兆。明年(1245)有敕,升观为宫,进真人(吕洞宾)号曰‘天尊’。……”

  • 标签: 永乐宫 朝元图 三清殿 革故鼎新 万寿宫 吕洞宾
  • 简介:在文艺复兴时期,赞助人在艺术创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但为艺术家提供创作所需的经济来源,同时还将赞助人个人意志灌注到艺术作品中去。在西方学界,以赞助人角度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对美蒂奇家族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相比之下,对罗维雷家族的艺术赞助研究还不够充分,目前国内的研究更是相对阙如。

  • 标签: 西克斯图斯四世 佩鲁基诺 维雷 波提切利 赞助人 拉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