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从历史记载上来看,葛天氏音乐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活动,具有原始性、朴素性及群众娱乐性。葛天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古葛天氏音乐在宁陵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中原音乐文化的历史源头,从中可以看到葛天氏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乃至对中华音乐的影响。

  • 标签: 葛天氏音乐 中原音乐 中原文化
  • 简介:湖北随州师范墓地位于随州义地岗墓群北部,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勘探发掘了14座东周时期的墓葬。从随葬器物组合、形态特征等推断这批墓葬为战国中晚期楚墓。本次发掘为研究鄂北地区中小型楚墓,了解义地岗墓群的变迁及曾楚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 标签: 随州师范墓地 义地岗墓群 楚墓 战国中晚期 曾楚关系
  • 简介:党项羌在“不知稼穑,土无五谷”,“无文字,但候草木以记岁时”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期,音乐载述着他们迁徙、发展、壮大的历史;西夏在它立国的近二百年时间里,音乐载述着他们的生产,载述着他们的信仰,载述着他们的理想,载述着他们的情感;宗教崇拜中的祷辞咒语、丧葬中的哀吟哭诉、婚宴上的欢歌漫曲,都是他们的生活历史。从一个角度说,音乐是他们的百全书。

  • 标签: 音乐研究 西夏 游牧部落 宗教崇拜 百科全书 生活
  • 简介:1987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现通辽市)左后旗满斗苏木白音塔拉嘎查西南1公里沙坨中一座古墓被盗.哲盟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并及时追缴了散落在当地群众手中的部分出土文物.

  • 标签: 科左后旗 墓葬 契丹 内蒙古自治区 1987年 哲里木盟
  • 简介:江西,位于祖国东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她东邻闽浙,西界鄂湘,南接广东,北濒长江.境内山峦起伏江河密布,由章、贡二水汇合成的赣江纵贯南北,故有"赣"之简称.

  • 标签: 旧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文化 中原 殷商 王国 文物
  • 简介:本文主要根据敦煌文书P.3047《吐蕃占领敦煌时期乾元寺香帖》为中心,对晚唐五代敦煌寺院对香料的征和寺院香料消费情况进行了探讨,寺院使用香料主要向当事僧尼征,征标准约21个僧尼征一两出产印度名贵香。敦煌地区除了使用印度波斯地区的香料外,还在沐浴和造药食中大量使用产自龟兹的安息香和当地的草豆蔻、香枣花和艾等香料。

  • 标签: 敦煌 寺院 香药 科征 消费
  • 简介:敦煌壁画保存着自北凉至蒙元时期丰富的音乐图像,其中包含关于中国古代乐器、乐队、乐舞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通过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进行系统考证,对增补中国古代音乐史大有裨益。同时,对敦煌壁画中音乐图像真实性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确定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音乐史中的问题,从这一角度讲,二者目的是统一的。音乐图像是壁画的组成部分,而画稿又是壁画绘制的基础。从敦煌画稿中的音乐图像入手,以分析和对比的方式探讨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可以印证音乐图像的真实性。

  • 标签: 敦煌画稿 经变画 音乐图像
  • 简介:辽散乐来自于中原地区,但又增加了许多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内容,倍受辽人喜爱,被列为宫廷四部乐之一,在辽境内普及面甚广,朝野皆行,雅俗共赏,从众多考古发掘的辽墓壁画资料中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 标签: 地方特色 民族风格 辽国 散乐 宫廷四部乐
  • 简介:1989年和1990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秘鲁库斯河谷的瓦利帝国省府比奇拉塔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这是对现存第二大瓦利文化古建筑群遗址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公元600年至900年间,比奇拉塔遗址进行了三次扩建,但最终在最后一次扩建未完成前被废弃。在遗址中心部分揭露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古建

  • 标签: 秘鲁 比奇拉科塔地区 瓦利文化遗址 文物考古 地层堆积
  • 简介:2009年7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科尔沁沙地汉以前考古课题组",赴内蒙古兴安盟和通辽地区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学术考察.此行的学术目的是了解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各旗县(库仑至天山一线)史前遗存的文化面貌及各类遗存的分布情况,通过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比较,拟建立该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

  • 标签: 科左中旗 白菜 遗址 复查 史前遗存 analysis
  • 简介:“报恩仪”是佛教报恩道场仪之一,融合儒、释孝道思想于一体,集佛教经典、儒学伦理孝道观而成,基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而宣扬佛教“大孝”思想,进而以做道场的方式宣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产物。麦积山所藏的明代写本《报恩仪》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对于研究佛教报恩思想的演变、南北佛教的交流以及麦积山周围佛教道场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仪”中所提到的儒释孝子共70多个,选自不同的古代文献和佛教典籍。

  • 标签: 报恩科仪 孝子 儒释融合
  • 简介:为研制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现场的文物防霉剂,以N,N-二正辛基-3,3-二硫代二丙酰胺在溶剂中通氯气,环化制得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经水解分离油相配以载体即得防霉剂华-108.通过试验得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5±2℃,胺化物:氯气(摩尔比)=1:3.75,通气时间2h,搅拌时间1h,确立了可行有效的分析方法,收率可达70%.它在汉阳陵考古发掘现场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杀菌、防霉效果和优良的适应性,可为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文物保护 防霉剂 合成 汉阳陵
  • 简介:<正>《敦煌学辑刊》创刊号上,刊载了牛龙菲同志《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一文。文章从讲唱文体起源辞赋,梵文经偈与楚汉辞赋异质同构,中国佛教偈赞实系楚汉之声,变文即“谈辩”之文、源于纵横风气影响下的楚汉辞赋——四方面,论证敦煌讲唱文源于楚汉辞赋。文章引证丰富,观点新颖,但其中也颇有可商之外。兹就第三方面——敦煌讲唱辞的音乐来源方面提出一些质疑。

  • 标签: 敦煌变文 中国佛教 高僧传 佛教音乐 佛教文献 渊源
  • 简介: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窟顶藻井音乐图像中包含着许多乐器,这些乐器呈中心对称式排列,是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的组合,是传统乐器、外来乐器和佛教法器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外音乐的交流融合及北魏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

  • 标签: 龙门石窟 宾阳中洞 音乐图像 乐器
  • 简介:自1929年在广汉三星堆月亮弯发现成组石璧以来,目前已知四川境内出土石璧中,成组和可能成组埋藏的石璧有6组。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盐亭县麻秧乡和广汉三星堆遗址真武仓包包相继出土成组石璧。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一批石璧,由于挖掘现场遭到破坏,暂无法确定埋藏时是否成组。四川出土石璧中,大小成梯次排列的现象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各种见解和看法。

  • 标签: 音乐声学 考古调查 20世纪80年代 三星堆遗址 测量 成都金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