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检验中临床微生标本采集的重要性。方法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行微生检验的 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常规微生标本采集方法采集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在微生标本采集流程干预下采集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对比两组微生标本检验合格率,分析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微生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高风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微生检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两组共 127份不合格标本检验,其中 25份为血标本、 37份为尿标本、 34份为痰标本、 31份为粪标本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其检验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方式不当,占比为 36.22%;标本量不足,占比为 25.98%;储存不当,占比为 22.04%;延误送检,占比为 11.81%。结论 微生标本采集方式、标本采集量、存放方式以及送检流程对微生检验结果准确率有直接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微生标本采集环节的重视程度,持续推进标准化采集流程。

  • 标签: 微生物 标本采集 微生物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课题针对微生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以及相关的技术进行探讨。方法:课题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使用随机筛选的方法,对于我院开展微生检验临床标本采集的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作为调查的内容。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这些医护人员,在开展微生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以及相关技术操作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以及分析。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微生检验的临床标准采集过程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它直接影响到了采集的质量以及最终的检验结果。结论:要想整体提高微生检验临床标本采集的效果以及技术的优化效果,那么在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时,就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监督效果以及加强环境管理的方法,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认识到微生临床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科室交流的方法,不断的完善管理的制度。

  • 标签: 采集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检测中标本取样操作及其技术。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日-2016年5月27日本院284例接受微生医疗取样检验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分布于外科、内科、妇产科等各科室,集中评估病例微生检测标本的取样操作情况,并探究有关技术的运用规范情况。结果284例中97例标本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3.3%。痰标本不合格率36.7%、尿检验标本不合格率20.0%、血检验标本不合格率12.5%、分泌物检验不合格率8.3%。微生标本取样、送检流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涉及护士未清楚交代取样注意事项,患者未按要求取样,患者无痰或不能自主咳痰,血液样本没有依照三步消毒法实施处理等。结论医务检测人员需科学规范病例标本的管理工作,认真完成血样本三步消毒法有关处理及微生样本质控工作,使检验结果可靠度得以提升。

  • 标签: 临床检验 微生物 标本 取样 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标本临床技术检验程序内容,提高临床微生技术水平的研究。方法采用念珠球菌作为临床微生标准,采用生物检验的技术方法对检验程序进行分析。结果念珠球菌是白色的,采用沙氏葡萄糖进行养基的培养。生长状态温度控制在35℃,将显色基置于25℃环境下,菌落是乳白色的。菌落是浅绿颜色的。在吐温玉米粉培养基、沙保罗琼脂基上进行生长状态控制调整。念珠球菌的发酵式样以阴性为主,通过尿素试验分解完成。结论微生种类繁多,生化特性不同,但是检验的基本程序是一致的,需要对标本进行分离,确定菌种的鉴定标准,药敏试验等,完成微生的检验程序的判断。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标本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月-2023.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微生标本采集,观察组规范化采集,将两组标本阳性率和检验不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验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标本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降低检验不合格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规范化采集 临床检验结果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标本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微生标本采集流程,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微生标本采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标本不合格率及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痰液标本不合理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痰液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标本可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情况,提高阳性检出率,对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临床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临床标本作为A组,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临床标本作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临床标本中,呼吸道样本、血液样本以及其他样本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中的粪便样本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临床标本进行阳性率分析对比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26-01摘要感染性疾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株的出现和蔓延,致病病原菌谱日益复杂、条件致病菌感染高发是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使临床治疗变的愈发棘手。而当前临床医生送检意识淡薄,送检不规范,这极大制约了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过程。解决这一现状,需要微生室与临床建立良好地对话机制,而这种对话机制,需要检验者与临床医生相互沟通配合,共同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这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技术信息交流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临床标本,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临床标本作为A组,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临床标本作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临床标本中,呼吸道样本、血液样本以及其他样本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中的粪便样本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临床标本进行阳性率分析对比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送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检验科收到的850例不合格微生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合格标本的构成及不合格原因。结果造成不合格微生标本的原因有(1)送检标本的不及时;(2)采集标本时候受到污染;(3)采集标本时间错误。其中,标准送检不及时是造成微生送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食源性疾病不合格微生标本数量最多,物表微生不合格的微生标本数量最少,食源性疾病不合格微生标本数量和其他三种不合格标本数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微生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医院应该加大监督,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临床实验室微生检测的检出率,对科室的抗生素使用和协助诊断治疗有重大意义,同时有利于医院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临床微生物 送检标本 不合格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医学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微生学检验技术已经成为指导临床感染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1。微生学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处理,与细菌的培养、鉴定结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患者采集标本时,必须按国家规范化要求严格注意生物安全;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均应重视微生学检验标本正确采集的有关问题,并有责任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采集标本的宣传和指导。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标本采集2 送检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月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