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全面检查并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通络颗粒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应用通络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同时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参红化浊通络颗粒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芦包合物药物的质量标准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enusllxbp-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2.0mL-1。结果人参皂苷Re检测浓度在15-3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78(n=6)。结论本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芦包合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参芦包合颗粒 人参皂苷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络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阿魏酸在0.0102~0.1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温阳降通络法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阳降通络法中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BUN、SCr、FPG、2hPG、HbA1c、TG、TC、LDL-C等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温阳降通络法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和肾功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温阳降浊通络法 中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芪降糖颗粒药效及治疗糖尿病效果,指导卫生机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进其健康。方法 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选取某市在管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芪降糖颗粒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城治疗。通过6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对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药物治疗,随访观察后使患者血糖均有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参芪降糖颗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分别予以中药芪降糖颗粒治疗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糖、糖基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参芪降糖颗粒 2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分别予以中药芪降糖颗粒治疗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糖、糖基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参芪降糖颗粒 2 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调脂颗粒治疗痰血瘀证型高血脂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痰血瘀证型高血脂症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50例。观察组予以调脂颗粒治疗,对照组予以洛伐他丁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调脂颗粒治疗痰血瘀证型高血脂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脂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痰浊血瘀 高血脂 洛伐他丁 调脂颗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颗粒剂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血清IL-6、CRP的影响。方法将Wa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肾颗粒剂组、尿毒清组。用腺嘌呤造模。造模第23天开始治疗,治疗31天后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处死大鼠,称重,检测Bur、Scr、Hb、IL-6、CRP。结果第23天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BUN、Scr显著性增高(P<0.01),造模成功。治疗后模型组仍显著增高,肾清组在降低BUN、Scr、24小时尿蛋白上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与尿毒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肾清组升高Hb上优于尿毒清组(P<0.05);治疗后肾清组、尿毒清组CRP、TNF-α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CRP、TNF-α的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颗粒剂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其机理可能与其减轻慢性肾衰竭微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肾浊清颗粒 IL-6 CRP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益肾泄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脏病 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 3-4期患者 2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1人。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泄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两组患者均给药 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及肌酐、尿素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 90.90%明显高于对照的 72.72%;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益肾泄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脏病 3-4期,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延缓肾衰变进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益肾泄浊通络方 穴位敷贴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实施芪降糖颗粒治疗,对照组44例实施二甲双胍片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97.78%、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高,血糖下降明显。

  • 标签: 糖尿病 参芪降糖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湿和是中医学中的两个病证,表面看似乎很相近,究其实质,则相差甚远。本文通过对源、性质、病位、病性、辨证论治以及对湿研究的重要性进行探微,在中医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医学 探幽显微 湿 理论研究
  • 简介: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其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 标签: 健脾益肺 补中益气 食少便溏 肺经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以提高迁延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及对照组82例,对照组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状态,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给予金双歧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苓白术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41%,对照组84.1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小儿 迁延性腹泻 参苓白术颗粒 金双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解毒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痤疮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60例,口服解毒消痤方煎剂,每次200毫升,每日两次;对照组60例,口服丹参酮胶囊4粒/次,每日三次,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优于丹参酮胶囊。

  • 标签: 痤疮 化浊解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无症状脑梗死多于中年后特别是老年人发病。从中医看为气虚血瘀所致。本文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口服观察是否患者发展为有症状性梗死或有新梗塞灶形成。

  • 标签: 无症状脑梗死 益气 活血 化瘀 通络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