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8年 12月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心理护理为主,比较两组患者 SAS、 SDS评分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 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门诊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心理护理为主,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门诊 心理状态
  • 作者: 李丽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楚雄州中医医院    云南楚雄     675000)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随机选取76例患者进行数字编号后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评估记录住院第一日与出院前一日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种治疗护理方案下子宫全切患者临床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影响的临床价值。结果:根据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9.87±3.26)分,低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45.73±4.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子宫全切患者具有缓和心理情绪的作用,同时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有良好促进的作用。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心理障碍的影响改变。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白癜风患者92例,将患者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每组46例,并在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CL-90评分

  • 标签: 心理干预 白癜风患者 心理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负面情绪得到好转,满意度得以提升,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心理护理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作者: 熊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1-01分娩对所有女性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对产妇的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一定影响。分娩前产妇由于机体自身因素及情绪方面都存在变化因此易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情况,这也对产妇的交感神经发挥着刺激作用,可提高机体兴奋度与血压水平从而进一步对产妇及胎儿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医疗器械的革新与完善,剖宫产在技术及安全性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1],但剖宫产作为有创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对剖宫产产妇来说仍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造成不利。心理调节作为心理护理的重要部分,是以患者为中心,帮助其在心理生理与精神方面得到满足[2],不仅可显著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加深对剖宫产各类知识的认识,还能帮助其认识到母乳喂养对自身及胎儿的好处及积极配合手术的重要作用等。因此,帮助产妇进行术前心理调节对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手术顺利及提高术后恢复效率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可在产妇孕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帮助孕晚期孕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如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对婴儿生长发育的积极意义等;同时,还可强化母婴保健技能的掌握效果,如孕期及产褥期乳头的护理、正确母乳喂养方法、催乳方法、新生儿护理(指导夫妻双方进行婴儿抚触、洗澡、日常护理、奶具清洗消毒)的相关内容等。之后进行剖宫产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剖宫产的麻醉方式[3],手术流程及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等。帮助产妇充分、全面的了解剖宫产各类知识,消除由于对手术不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同时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另外,可为产妇发放关于剖宫产知识的手册,帮助其与家属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一手术技术;还可组织科室中的产妇开展座谈交流会,通过视频、图像播放及PPT演讲等形式,由专业的临床医生为产妇及家属讲解剖宫产过程,围手术期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治疗措施,饮食禁忌等,使产妇充分意识到积极配合的重要意义,主动提高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可每日对产妇进行巡查,询问其感受并与其进行进一步交流,了解其内心对于分娩的期待与焦虑并帮助其进行排解。告知其分娩过程中必要的疼痛正确对待分娩及宫缩过程中产生的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泽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江安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2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71-0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从而大大延长了人们的平均寿命。所以,充分的了解老年骨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能够使老年骨科患者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1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1.1心理特点:因为受到疾病和疼痛的影响,骨科老年患者经常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同时会有沉默、少言等临床表现。另外,骨科老年患者的心理还会受到沉重的医疗负担会不会拖累子女,以及住院费用子女是否愿意承担等问题的影响。这种沮丧和焦虑的负面情绪如果长时间存在就会使骨科老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的状况,外在表现为胡思乱想、愁眉苦脸等。1.2生理特点:身体各部分器官逐渐退化,各个器官的功能也不断衰弱甚至消失,并且脑细胞也不断的衰老退化,会有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等临床表现。另外老年患者治疗恢复期比较长,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大多缺钙并存在骨质疏松等现象。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老年患者一般都有很多的合并症,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受到外力使身体造成损伤,就会破坏整个机体防御功能,并且还有很大可能使其他的器官受到牵连,如心肌梗死等。2骨科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2.1情绪休克:骨科老年患者在创伤初期,尤其是对创伤比较严重的老年患者,他们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无明显诉求、反应冷淡以及表情淡漠等。这段时间内反应迟钝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心理反应的阈值升高,但是它能够对恐惧情绪等进行有效的压制。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极端的淡漠情绪极有可能是心理遭到了极大的创伤。2.2中期焦虑:骨科老年患者在经历了情绪休克以后,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然后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并很有可能导致残疾或者毁容,这时候患者心理上非常容易出现极端的焦虑或者恐惧等情绪。如:期待性焦虑,这种情绪几乎每一个遭受到身体创伤的患者都会出现,最初的伤情诊断是所有患者都最渴望了解的,患者非常急切的想知道自己是否有生命危险,以及导致自己残疾的可能性有多大,同时还非常关心医生水平的高低,迫切的希望有高水平的医生医治自己,使自己尽早的恢复健康。此外,还有一些患者由于伤情严重不得不进行截肢或者器官摘除,之后他们就极有可能出现阉割性焦虑。所谓阉割性焦虑就是患者的身体完整性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心理护理为主,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门诊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心理护理策略对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患者进行协助,提升护理治疗,改善心理状态。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需要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分上分别为( 31.2±1.9 ) 分 和( 28.5±2.4 )分 ,对照组为 ( 37.5±3.5 ) 分 和( 36.6±2.7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脱机事件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3.3% ( 1/3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0% ( 3/3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情绪上的观察和安抚,有利于减少脱机事件的发生,并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清醒气管插管 呼吸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焦虑、抑郁情绪较之前显著改善,对照组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骨折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作者: 王亚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0)【中图分类号】R47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9-0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加上很多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肝硬化的发病率在近年来直线上升,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肝硬化在内科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内分泌高压、消化道和肝功能障碍以及门静脉高压等。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感情护理。肝硬化这种疾病会反复发作并且还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会进一步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命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对患者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将以往肝硬化成功治愈的案例以及主治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的能力向患者进行介绍,从而使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能够树立起来。这样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才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从而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大大提高,这对护理预后是非常有利的。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语气要平和温柔,态度要尊重,所说的话要坚决避免带有攻击性或者伤害性,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呵护,从而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这能够使患者的心态更加的积极乐观,从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患者的工作性质、兴趣爱好、文化程度等,这样才能够与患者找到共同的话语,从而避免护患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使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还能够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真实的内心感受进行主动的了解并与患者的家属加强沟通和交流,并叮嘱家属要对患者多加以陪伴,从而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部分患者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这部分患者制定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使相关的措施和方案更加合理有效,这样能够使患者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得到缓解,从而使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心理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烧伤整形治疗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这一基础上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接受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参照组,不满意例数仅为1例,少于参照组,且实验组对象接受护理后SAS评分为(28.7±3.4)分,SDS评分为(29.1±2.2)分,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烧伤整形治疗的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该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肖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眉山620010)【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29-02为了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的进行,确保母婴安康已经成为了产科的医护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大部分的女性,在她们人生过程当中都会经历分娩这一个正常、自然而复杂的生理过程。大部分的产妇对于分娩过程的知识都是有一点缺乏的,通常在她们面临这样的过程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焦虑和恐惧的感受,而这些心理会影响到分娩的效果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医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者应该要对每一个孕产妇的心理进行贯穿整个阶段的护理工作。同时对于孕产妇各个期间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及时的解决,并且积极的与她们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在对于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方面,主要是要加强她们的健康知识的宣传,并且加强她们的心理保健,从提高孕产妇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层面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行为,要用解释和鼓励的方法来减少孕产妇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创造一个比较适合她们分娩的环境来提供一些优质的护理服务。接下来我会分妊娠的各个阶段来分析孕产妇的心理护理。1妊娠早期对于孕妇的心理护理在开始妊娠之后,孕妇会出现一些身体上比较特殊的变化,例如恶心呕吐等等,身体的不适感受会使她们的情绪遭受到强烈的反应和变化,变得比较焦虑和担心。并且有一些家庭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思想,所以有些孕妇会担心自己怀的不是男孩,这些观念会对孕妇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压力,而有一些孕妇会由于遗传等多种因素担心胎儿是否健康,使得心理负担过重。所以针对这些方面,医院的护士要在护理上除了对她们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之外,还要对她们宣传一些生育的知识,要通过各种形式例如录像、宣传手册等等,根据不同孕妇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沟通,并且在宣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保持一种亲切的态度对于她们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宣讲效果。在健康教育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应该及时的向孕妇讲解一些情绪对于胎儿生长发育起到的作用,不良的情绪有可能会在妊娠期间或者是丰满情节,引起一些合并症,严重的情绪焦虑也会导致妊娠反应的加剧,甚至导致一些早产和难产的现象发生。所以作为护士一定要嘱咐患者在怀孕期间保持心情舒畅,并且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和劳动休息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宫颈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宫颈妊娠患者中随机选择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段将这9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的心理状态不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妊娠患者护理环节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前提下展开推广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宫颈妊娠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宫颈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宫颈妊娠患者中随机选择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段将这9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的心理状态不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宫颈妊娠患者护理环节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前提下展开推广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宫颈妊娠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以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60例,以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SAS)与抑郁(SDS)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心理护理在改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目标行心理护理 外伤性鼓膜穿孔 心理状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 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焦虑自评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