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实习针刺伤的发生,了解在校对护士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她们进行针刺伤相关职业防护的系统性教育。方法对在校护理本科专业共16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对针刺伤危害有正确认识,掌握防护措施,而对医院感染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针刺伤后执行护理风险管理职业防护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建档进行风险评估,追踪处理的仅有20%。140名(87.5%)生发生过针刺伤,共发生235例次,人均发生1.469次。结论实习对针刺伤的防护认知和行为提升与护士自身因素及医院关心重视程度有关,医院应加深实习对职业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督促教育,并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高防护的依从性,提高执行率。建议护理院校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对即将参与临床实习的们开展多形式的相关知识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 标签: 针刺伤 实习护生 防护
  • 作者: 陈玲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了解台州中职护生针刺伤现状,探讨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与处理。方法:对本市在医院实习的中职护生36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的七个月内针刺伤发生率为56.2%。刺伤后出血的占81%,刺破表皮占19%。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占39%,被未污染针头刺伤占61%。三级医院针刺伤占72%,二级医院针刺伤占28%。结论:护生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应该从学校教学,医院制度,护生对针刺的态度,行为和预防等措施减少针刺发生率。同时一旦发生会严格按照流程处理伤口。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周记在放射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实习9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每名护每周完成1篇周记,由带教老师评阅,并予适当教学反馈。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及患沟通能力量表测试,比较两组沟通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出科时观察组CTDI-CV测试总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自信心、认知成熟度等维度得分、沟通能力得分及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撰写周记,有利于培养护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激发学习求知欲,促使认知成熟,提高教学满意度,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周记 临床带教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高职护理专业旨在为医院培养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由于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学生进入护士岗位时,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职业危险发生的机率会增加。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对职业防护教育重要性及在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

  • 标签: 高职 基础护理 职业 防护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科职业防护过程中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实习的94名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生分别为47名。实验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的各项资料,并且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带教的满意程度以及发生锐器损伤的几率。结果实验组锐器刺伤几率0例(0%),对照组为6例(12.77%),实验组锐器刺伤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对于带教的满意程度47例(100.00%),对照组为40例(85.11%),实验组对于带教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感染科职业防护中采取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能够减少锐器刺伤的发生,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感染科护生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高职护理专业旨在为医院培养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由于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学生进入护士岗位时,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职业危险发生的机率会增加。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对职业防护教育重要性及在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

  • 标签: 高职 基础护理 职业 防护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需求的日益增加,新型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近年高校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对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进行系统、规范培训的同时,研究如何将繁重临床护理工作与完成家庭服务式的疾病预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规范、有效、可行的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方法,进一步提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其临床护理实践技能、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方法对进入我院临床实习的本科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编写《医院临床护理实习指南》;规范教学查房模式,实施双语教学查房;完善“双导师制”临床护理教学;参与家庭服务式的疾病预防的研究;本科的临床实习成绩和毕业总平均成绩与前两年历届本科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对本科满意度(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协作精神、临床实习成绩和毕业总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科研意识和能力、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和临床护理教学新模式。

  • 标签: 临床规范化培训 本科护生 家庭服务式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需求的日益增加,新型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近年高校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对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进行系统、规范培训的同时,研究如何将繁重临床护理工作与完成家庭服务式的疾病预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规范、有效、可行的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方法,进一步提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其临床护理实践技能、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方法 对进入我院临床实习的本科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编写《医院临床护理实习指南》;规范教学查房模式,实施双语教学查房;完善“双导师制”临床护理教学;参与家庭服务式的疾病预防的研究;本科的临床实习成绩和毕业总平均成绩与前两年历届本科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对本科满意度(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协作精神、临床实习成绩和毕业总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科研意识和能力、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和临床护理教学新模式。

  • 标签: 临床规范化培训 本科护生 家庭服务式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法在内分泌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及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6月我院内分泌 24名。在 24名确定入选之后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法进行护理教学。总结两组的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培训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结果:在教学开始之前两组的成绩相当,对比结果无意义(P> 0.05);在不同教学之后实验组的实践、理论性成绩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明显,对比结果有意义( P< 0.05); 实验组在促进理解、记忆、学习,知识点的整合,复杂知识的理解,效率及记忆效果提高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法在内分泌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的实践性操作能力,教育方式更符合实际情况,整体教育效果理想,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法 内分泌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采取综合性的和手段,改善患关系,减少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在医院中能得到最佳的护理,促使疾病的恢复和健康的提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本中心门诊就诊的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糖尿病专科门诊方案,将两组生活方式和血糖指标水平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良好生活方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BG指标为(6.25±1.57)mmol/L、P2hBG指标为(9.10±2.41)mmol/L、HbA1c指标(6.41±1.02)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方式,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 糖尿病患者 生活方式 血糖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曹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自贡市荣县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1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57-0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相较以前发生了巨大改变,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肛肠疾病就是其中之一。肛肠外科手术包括治疗痔疮手术、肛周脓肿手术、肛裂手术等肛肠手术在内。因其患病部位、治疗手术方式相比其他部位和诊疗方式而言,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根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就肛肠外科的独特性护理技能与对策持续归纳有关经验,对患者进行细致周全地护理,希望能对肛肠疾病的术前护理、术后康复及心理问题方面起到辅助作用。1术前护理患者术前因为在诊疗及护理过程中需要面对包括裸露部分患病部位、术前患病部位产生的剧痛、手术实施效果以及术后创面愈合效果等在内的情况而产生的烦闷、抑郁、担心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情绪都会提高手术风险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妨碍到手术进展及术后恢复。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与手术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同时给予无微不至的问候使患者更安心,护理人员亲切、关怀的工作方式能够帮助患者重获信心。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学会情绪引导,造就患者能战胜病痛的信念,主动接受特殊诊治手段及医护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心理治疗手段,减弱焦急和惊恐的情绪,加强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总之,依靠对患者进行更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提高护理水平,让患者能够在尽可能称心如意的情况下接受治疗。肛肠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因是便秘,出于让患者能够尽可能得成功实施手术,也为了让术后并发症尽可能不发生。术前应当根据患者情况来解决便秘对患者的困扰,护理时除了要限制饮食、保持适量活动等基本护理之外,可根据患者情况来酌情考虑是否需要使用通便药物。术前患者大多存在疼痛症状,患者往往承受着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痛苦,不但会对诊治及护理造成负面效果,还会妨碍到诊治后期的康复活动[1]。护理时既要对患者解释清楚疼痛产生的根源与自身能采取的方案,又要谨遵医嘱地采用相应止痛方案,心理护理技术与方法也要同步跟进,分散患者对疼痛部位的注意力,减少患者因疼痛产生的压力。根据医生相应嘱咐配合使用镇痛药物,仔细观察的镇痛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肛门坐浴是用于保持患病部位外部清洁,预防术后感染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