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某电镀企业2003-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健康监护受检率以及异常率,研究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效果。方法采用SAS9.13统计软件对该企业2003-2009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健康监护结果进行Cochran-Amitage趋势检验,并结合企业所采取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研究控制效果。结果该企业2003-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415个点,合格率为90%;健康监护人数2718人,受检率69.2%,异常率7.7%。Cochran-Amitage趋势检验结果显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健康监护受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异常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该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和健康监护率都高于国内同类企业,异常率低于其他企业,说明该电镀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效果是有效的,但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受检率。

  • 标签: 电镀企业 职业危害 防治效果
  • 简介:目的识别、分析某新建年加工高附加值的电镀铝铜铸件、五金件6000t(150000m^2)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前处理线、吊镀锌自动线、镀镍铬自动线及喷漆岗位、污水处理线的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铬酸盐、硫酸镍、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分别为〈0.15、〈0.15、〈O.23、〈O.05、〈O.014、〈0.97、〈0.97、〈0.99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且均属于0级作业(相对无害作业);噪声分别为78.1-78.2、72.4-72.6、77.5-77.6、75.2-75.2dB(A),属于0级作业(安全作业)。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辅助用室及应急救援等均符合基本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

  • 标签: 电镀 建设项目 职业病 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胸部X线征(roentgensign)是指胸部疾病的X线影像的特征,深入研究这些特征产生的机制,并加以认识与理解,我们再应用这些征象,作为影像诊断的依据,不仅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胸部 X线诊断 X线征
  • 简介:摘要目的矽肺是常见的一种尘肺,也称为硅肺,是吸入了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而致病。粉尘的颗粒愈小则致病力愈大,直径1~10μm的硅尘,吸入肺内,经过数年或数十年而发病。目的讨论矽肺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X线检查图像表现结合病史与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结论矽肺的诊断必须与职业史相结合,并应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与代偿机能状态,有助于劳动能力的鉴定与确定处理方针。

  • 标签: 矽肺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套叠X线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X线检查对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套叠 X线 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某有氰电镀电镀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岗位与控制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合理、有效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样现场调查法、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析。结果该有氰电镀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絮凝剂、沉淀剂、银等)、化学性毒物(氰化物、铬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氮氧化物等)、物理因素(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化学性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高温等也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但抛光平台、污水处理配药间粉尘浓度分别达到8.3mg/m3、9.0mg/m3,剥漆间甲苯浓度达到55mg/m3。结论该有氰电镀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化学性毒物较复杂,某些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超标的可能,现场需进行治理。

  • 标签: 有氰电镀 电镀银 职业病危害因素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心脏增大并非所有心腔都同时增大,而只是负担过重或受损害的心腔首先增大,心脏外形亦随之发生改变。可根据心脏外形及其大小的改变,来辨认出某一心腔的变化。心脏大血管存在病变时,心影增大的基础主要是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大,二者常同时存在,或以某一种改变为主。由于X线有时难以区别肥大或扩大,常统称之为增大。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如肥厚型心肌病则心肌显著肥厚,而心室腔反而狭小;相反,心肌炎时,心影增大则主要是由于心肌薄弱,张力减低而导致心腔扩大。

  • 标签: 心脏增大 X线
  • 简介:摘要分析了PhilipsbuckyDIAGNOSTTHX线机诊断床无法升降的故障现象,找到故障出现的原因,并解决了问题。

  • 标签: X线机 电源 继电器
  • 简介:摘要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是根据病者的症状,按神经定位的方法分析,初步定出失稳脊柱的部位。然后用触诊及特殊检查的方法对其进一步定位诊断,在以上两者相符的情况下,再经X线照片检查从不同角度投照的X线片中观察脊柱及骨盆骨结构的改变,骨与骨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骨关节功能状态,韧带的改变等。

  • 标签: 脊柱 X线检查
  • 简介:数字X线设备现在已成为放射科主要设备,也是今后放射科的发展方向,主要介绍数字X线设备成像原理、分类及优点。

  • 标签: 数字荧光摄影 影像板 光激励
  • 简介:摘要胰腺是细长的实质性腺体,约在第1、2腰椎椎体的高度,横居后腹壁的前面,前面大部分被腹膜遮盖,胰腺长17~19.5cm(尸解测量),宽1.5~5cm,厚0.5~2.0cm。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时,胰管的正常X线表现胰管直径以头部最大,范围为2~5mm,平均2.9mm,体部胰管直径为1.5~3mm,平均2mm;尾部胰管直径为1~2min,平均1.2mm。胰管长20cm左右。

  • 标签: 胰腺 X线表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9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将采用传统乳腺X线机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采用数字乳腺X线机进行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结果两组患者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乳腺X线机具备曝光条件好、成像清晰等特点,有利于缩短检查时长。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机 传统乳腺X线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将采用传统乳腺X线机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采用数字乳腺X线机进行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结果两组患者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乳腺X线机具备曝光条件好、成像清晰等特点,有利于缩短检查时长。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机 传统乳腺X线机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片与普通X线片图像质量的优劣。方法对200张胸部CR片与200张胸部普通X线片进行比较,计算CR片与普通X线片的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以及废片的百分比。结果CR的甲级片率为80%,普通X线片的甲级片率为62.0%;CR的乙级片、丙级片、废片率均低于普通K线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R的分辨率高于普通X线片,有利于临床诊断要求。

  • 标签: CR X线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普通X线胸片与计算机X线胸片对尘肺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321例患者分别进行普通X线胸片与计算机X线胸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尘肺的检出率以及拍片质量的差距。结果普通X线胸片检查,对尘肺检出了2例,检出率达0.62%(2/321);计算机X线胸片对尘肺检出了9例,检出率为2.80%(9/321)。计算机X线胸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X线胸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2,P<0.05)。普通X线胸片检查,321例患者中,一级片173例、二级片80例、三级片61例、废片7例;计算机X线胸片夹层,一级片261例、二级片41例、三级片19例、废片0例,两组废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7,P<0.05)。结论普通X线胸片与计算机X线胸片均能对尘肺做出初步诊断,但相比而言,计算机X线胸片检出率较高,拍片质量较好。

  • 标签: 普通X线 计算机X线 胸片 尘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