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膀胱细胞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诊治,加强对膀胱细胞的认识。方法6例均先行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接受GC方案或EP方案。结果HE染色检查膀胱肿瘤细胞体积,呈圆形并弥漫分布,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NSE(+)3例,CgA(+)3例,Syn(+)3例。3例接受TUR-BT后联合GC方案中2例在术后8、9月死亡,1例随访30个月未见复发、转移;3例接受TUR-BT后在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GC、EP方案者2例随访16、28个月未见复发,另1例随访8个月出现转移。结论膀胱细胞恶性度高,预后差,根治膀胱切除术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案。

  • 标签: 小细胞癌 膀胱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运用麦默通快速病理切片确诊为乳腺癌,行四周期TEC新辅助化疗,化疗后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继续两周期TEC化疗加序贯单药紫杉醇化疗一周期。结果病理切片回报左乳细胞,左侧腋窝有转移(2/16),syn、NSE表达率分别为80%、80%,CgA(-),ER(-),PR(-),CERBB-2(-),TTF-1(-),CD56(90%++)。结论蒽环类药物对治疗乳腺细胞疗效尚可,也许可作为常规用药,CerbB-2表达阴性,提示曲妥珠单抗治疗该病可能效果不佳。

  • 标签: 乳腺癌 小细胞癌 治疗 病案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采取消平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NSCLC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实验组加用消平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在疾病控制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副作用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SCLC患者采取消平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明显,可显著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NSCLC 消癌平 多西紫杉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PS通过调节趋化因子12的受体对裸鼠胆管移植瘤杀伤效应。方法皮下接种QBC939建立裸鼠胆管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LPS,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抑制LPS导致的炎症反应,每3天测量肿瘤体积,描绘肿瘤生长曲线。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测量体积大小。结果对照组全部接种部位均有移植瘤生成,且肿瘤体积大,成瘤率为100%(8/8);试验组成瘤率为87.5%(7/8),移植瘤生长缓慢,瘤体。经过28天的治疗,试验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于接种细胞后12天触及肿瘤,而试验组平均为15天,且生长较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受到抑制(P<0.05)。结论LPS可明显抑制裸鼠胆管移植瘤的生长,具有胆管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 标签: 胆管癌 CXCR4 脂多糖 基因治疗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术后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细胞肺癌的CT表现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8例细胞肺癌中,中央型肿块27例,周围型肿块11例。CT诊断准确率为78.9%,CT结合经皮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活检准确率为94.7%。结论CT是诊断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经皮穿刺活检、纤支镜活检等方法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非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化疗和CIK治疗联合化疗两种方案的治疗,通过比对生存曲线,对患者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CIK治疗联合化疗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化疗组。

  • 标签: CIK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状况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生存情况,以提高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72例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分期、是否合并低钠血症、初治化疗周期数、是否行二线化疗,以及是否进行联合放化疗、预防性脑照射进行分组;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进行Log-rank非参数检验,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分期、是否合并低钠血症、初治化疗周期数、是否行二线化疗以及是否进行联合放化疗、预防性脑照射与患者的预后相关,Cox回归分析则显示≥4周期的初始化疗、二线化疗为独立保护性因素,而低钠血症是独立危险性因素。结论与患者治疗前的一般状况相比,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更大;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仍为细胞肺癌治疗的基本模式,足够的化疗周期是治疗的根本,低钠血症是治疗中需要关注的并发症。

  • 标签: 预后因素 小细胞肺癌 回顾性分析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2组。常规剂量组以常规剂量吉西他滨常规时间治疗,低剂量组以低剂量吉西他滨延时治疗。比较近期缓解率、治疗前后功能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低剂量组近期缓解率跟常规剂量组相似(P>0.05)。两组治疗前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功能均降低,但低剂量组降低幅度低于常规剂量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疗效跟常规剂量相似,但低剂量有助于降低功能损害,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吉西他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岁以上不宜手术的食管患者,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前后,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70~85岁)胸段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放疗前后的VC、FVC、FEV1/VC、TLC、RV、FRC、FRC%TLC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前后FEV1、PEF、FEF50、MVV指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前后FEF25、FEF75、DLCO/SB、DLCO/VA指标差异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弥散功能DLCO/SB,DLCO/VA指标在观察放疗后功能变化可能是最敏感的指标。70岁以上高龄者放疗后易伴发小气道功能减退,放疗中应特别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标签: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肺/病理生理学 肺功能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HCC)与肝胆管细胞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取肝HCC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肝胆管细胞患者30例为肝胆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特点。结果HCC组中有8例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有胆管结石,早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为767%;肝胆管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的CT鉴别要点主要在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及胆管结石,同时两者的强化阶段存在差异,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胆管细胞癌 CT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细胞肺癌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和顺铂第1、2、3天30mg/m2,以21天为一周期,在至少进行2个周期治疗进行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6例,5例疾病进展。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与轻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率低,耐受性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切口大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术中持续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患者手术成功,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镜辅助切口治疗大泡具有微创、安全、快速、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肺大泡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的CT影像,探讨CT诊断在诊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的CT表现。结果100例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均不同程度显示将患者肝细胞癌病灶可以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可见肝癌严重者病灶数目较CT检查增多、巨块型肝细胞伴子灶较CT检查增多,不同影像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CT增强扫描检查显示在动脉期病灶较正常肝实质明显强化,实质期病灶密度迅速减低且低于正常肝实质密度。结论患者的CT影像可以作为预测切除手术可行性以及手术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CT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食道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食管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的综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VC、MVV、FEV1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C、MVV、FEV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比对照组低,PaO2、指末氧饱和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的综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食管患者的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 食道癌 肺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前病变与宫颈诊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共计143例。选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对143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将本次诊断的结果拿来作为研究组。此后,再择巴氏涂片检测法,对143例患者进行诊断,并将此次诊断的结果作为对照组。深度剖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针对不同种类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对宫颈前病变及宫颈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不仅能提高阳性检出率,还能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主要依据。

  • 标签: 巴氏涂片 宫颈癌 诊断效果 液基薄层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