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小结28例中心静脉临时性留置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拔除导管后细菌培养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8例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25±22.47(6~88)岁,其中急性肾衰竭6例置入股静脉临时性留置导管;22例慢性血透患者置入颈内静脉临时性留置导管,其基础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4例,多囊肾、肿瘤致梗阻性肾病各1例。所用导管均为美国tyco公司生产。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留置至肾功能恢复或不需继续行血液净化治疗,至拔除时平均留置37.67±14.06(17~56)天;慢性血透患者至永久性血管通路使用,留置时间50.06±20.02(24~92)天。临床症状6例患者导管拔除时有临床症状,其中有4例透析治疗中出现畏寒或寒战,1例有高热、咳黄脓痰,1例有高热、腹泻。取培养材料方法碘伏仔细消毒隧道口附近,无菌剪刀除去导管固定缝线,拔出导管,由助手用无菌剪刀剪取末4~5cm长带血末段导管,放入无菌容器中送院细菌室培养,如有临床感染症状、怀疑导管感染者,同时抽取血标本送培养。结果28例送检样本中有5例培养出细菌,均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阳性率17.86%(占同期临时性留置导管置入数的1.4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4例透析治疗中出现畏寒或寒战者,导管均培养出细菌,而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1例高热、咳黄脓痰者,高温期间擅自停透析2月外出,导管留置92天,导管及血液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胸部X线见两肺多发性阴影,证实为导管感染导致的脓毒血症;另1例有高热、腹泻患者,导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培养为大肠杆菌,为肠道感染导致的败血症;6例股静脉临时留置导管均未培养出细菌。所有患者抗感染治疗,均康复。肿瘤致梗阻性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91天,留置1月后,每次加用适量抗生素封管,后因导管血流量不足而更换新导管,导管培养无细菌生长,也无导管感染征象。结论根据治疗需要,临时性留置导管可以适当延长留置时间;透析治疗中出现畏寒或寒战,应注意导管感染可能;引起导管感染的细菌多为葡萄球菌属;用抗生素封管有一定的预防感染作用,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 标签: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硬膜外注射芬太尼后,临床所产生的效果,并且与静脉注射芬太尼的情况进行比较,当前二者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方法选取40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为30岁,最大的为70岁,分别在手术前向患者注射芬太尼,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硬膜外组,另外一组是静脉组,前者予以硬膜外给药,后者予以静脉给药,进而对临床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苏醒后均处于清醒的状态中,并且在手术后并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但是硬膜外组与静脉组从镇痛作用来比较,前者要优于后者。结论在今后临床麻醉的过程中,采用硬膜外或是静脉注射芬太尼均可,但是前者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硬膜 静脉 芬太尼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CVC)拔除后应用循证护理的实践情况。方法  严格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应用方法,检索关于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CVC)拔除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而制定出六条最佳的证据以及审查指标,并分析存在的障碍因素以及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在进行检索时,选取的是2012年3月5日至2022年3月5日,并且在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将其应用到医院内的儿童重症监护单位,对比患者护理实践情况。结果  在对证据进行再次审查之后,各个分中心从CVC中提取的六项证据显示出更高的应用依从性(P<0.05);应用证据前后都未出现导管并发症。结果  通过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拔管的循证护理,在规范护士行为的同时,还可确保护士自身的循证依从性得到提高,更好地预防重症患儿出现并发症。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 拔除 循证护理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比较桡动脉采血与静脉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局部青紫游斑率、操作所需时间和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 采血 股静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例需下肢静脉穿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5例采用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10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意义。

  • 标签: 下肢外周静脉 穿刺 股静脉 置管
  • 简介:[摘要]:通过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肿瘤患者常采用化疗治疗,长期的化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但留置期间,有一定的静脉炎发生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加强护理。本文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及治疗进行分析,以期减少相关影响。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通过对内瘘术前、术后和透析后护理,正确掌握内瘘使用时间,掌握正确穿刺方法和科学的健康宣教,预防内瘘阻塞。结果对透析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结论理想的动静脉内瘘,需要医患配合,以保证有效血液透析,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5例肿瘤患者,对其进行经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在12到24h后疼痛缓解;5d后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血栓为2到4cm;6d后肿胀消除;1月后血管超声显示血栓完全消失,管壁光滑,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溶栓治疗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 为配合研究,选取100例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参与研究。为体现研究价值,遵从患者自愿将其分组,分为研究组行优质护理(5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患者情绪评分两组对比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较低,参照组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凝血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研究组49(98.00%)比参照组40(80.00%)高(P<0.05)。结论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静脉血栓护理期间,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护理服务及效果获得临床认可,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对于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CVC)而言,是一种安全、性价比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中心静脉通路。PICC导管为病人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治疗途径,对保证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制定、实施、不断规范安全置管管理制度,控制PICC导管的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的整个流程,真正达到了安全使用PICC导管的目的。因此医院病人留置PICC导管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是目前医学领域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 标签: PICC置管术 操作要点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回顾2001年8月~2007年2月间,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68例,分析其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癌栓缩小,生存期延长。结论皮肝穿门静脉置管化疗治疗门静脉癌栓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宜广泛推广。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门静脉癌栓 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