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立胸痛中心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胸痛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设立胸痛中心。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胸痛的诊疗时间;护理前后患者SAS分值、VAS分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胸痛的诊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分值、VAS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设立胸痛中心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在于可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痛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设立胸痛中心 胸痛患者 诊疗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人们了解、孰知,随之而来的也有越来越多的救治方法去对抗新奇的、顽固的疾病。在这么多年与疾病对抗的道路上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就比如说在胸痛救治方面目前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隐患。比如治疗时间有所延迟;误诊、漏诊的几率很高;病情复杂,过度医疗与不足共同存在;科室间和院内外有效协作与整合困难等。面对有关胸痛方面如此多的问题,我院提出了基层医院医护配合在胸痛中心救治的想法,并对此加以研究,探究基层医院医护配合在胸痛救治方面的应用与治疗效果,争取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医院等基层医院的医护的配合下有更好的效率去救治胸痛之类的疾病。胸痛疾病的致命性是很高的,它是许多疾病病发时常见的症状,其中高危胸痛包括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命性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所以,加强这方面疾病的救治意义重大,希望在探究基层医院医护配合后的胸痛救治可以带来惊喜,造福患者,造福社会。

  • 标签: 基层医院 胸痛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至今的胸痛中心的全方位情况进行讲述,分析了应该如何高效诊断并医治心肌梗死,如何避免漏掉以及错误诊治心肌梗死。为了更好的为本地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分析景宁畲族自治县流行病学的相关数据,保证彻底贯彻落实政府以及人民的委托。

  • 标签: 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信息技术 县级医院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精神关照。工作中首要特殊重视护患关系,无论是给患者进行治疗抢救或是进行护理项目的操作,都要为患者及家属解释到位,取得良好的沟通,特别是在高风险的急诊科,在进行高风险的护理操作前更应注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要履行告知制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我们更应该站到患者角度去理解患者的需要,重视维护患者的权利,建立护患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在医院感受到家得温暖,感到我们的关怀和爱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多听患者诉说,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解决患者的顾虑。要以良好的语言和态度去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地为患者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在护理操作中出来注重突出“急”字以外,更要顾及患者的心理、文化、情感、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才能使患者更顺利接受治疗,提高满意度。在心血管专科急诊具体体现如下

  • 标签: 人文关怀 急诊 胸痛中心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做好胸痛中心数据库的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应当视为胸痛中心管理的关键性环节。数据库的质量控制要求数据库内容和功能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溯源性。为了改进质量管理工作,胸痛中心应当规范数据信息的填写,实行分级管理,并定期统计分析数据。

  • 标签: 云平台 数据库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临床上急诊的患者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急诊内科中大约有20%左右的患者是由于胸痛入院,而在这部分患者当中有40%左右的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剩余的60%为非心源性胸痛 ,针对这部分患者,除了要进行明确的诊断以及急救方案的制定之外,制定完善的转运流程也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医疗体质不断改革之后,提出需要完善胸痛中心的建设,从而提升胸痛诊治的水平,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急诊胸痛中心的起源进行了阐述,并围绕着胸痛中心的建设以及安全转运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胸痛中心 转运机制 胸痛中心建设
  • 简介:我们要说的胸痛是指心绞痛或者是指急性心肌梗死这两种冠心病表现形式所引发的胸痛。实际上心绞痛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发原因、持续时间、疼痛发生频率以及缓解的方法都会因人而异,多种多样。

  • 标签: 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 诱发原因 持续时间 发生频率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痛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胸痛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但心血管、食管、骨骼、肌肉、皮肤等处的疾病也可引起疼痛,有时难与呼吸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胸痛鉴别。因此,临床诊断时应仔细询问胸痛的性质、部位及其与呼吸的关系,是否沿神经径路放射及其与其他症状的关系等,以弄清胸痛的起源是来自胸壁、胸膜,还是深层内脏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发布《第九批中国胸痛中心及首批中国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公告》,宁津县人民医院在78家医院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正式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成为全国第二家、山东省首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二级县医院。目前,山东省仅三家医院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另外两家分别为烟台山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 标签: 县人民医院 胸痛中心 认证工作 中国 中华医学会 烟台山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危险性不同,胸痛分为高危胸痛和低危胸痛。高危胸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常见的低危胸痛的特点。

  • 标签: 高危胸痛 低危胸痛 诊断要点 辅助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胸痛中心成立之前救治175例,将随机分为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痛患者护理流程,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及院内死亡率.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高于对照组(P<0.03),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3).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3),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3).结论实施再灌注救治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痛中心 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对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了100例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包括快速诊断、静脉溶栓治疗和心电监护等;对照组接受传统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病情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病情缓解较快,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抢救效果较观察组略有下降。结论: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的抢救中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病情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推广和应用该护理模式对于提高心梗病人的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胸痛中心模式 急救护理 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 抢救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胸痛中心是对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建设的目的就是对胸痛患者实现早期诊断、正确分流,缩短救治的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此种医疗救治模式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研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床旁快速检测的可行性及其在识别AMI患者高、中、低危方面的卓越能力及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进而明确其在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选自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本院急诊及住院急性胸痛患者54名。根据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床旁快速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TnI阳性和cTnI阴性(cTnI﹥0.5ng/ml为阳性,cTnI﹤0.02ng/ml为阴性)。两组性别、年龄及临床资料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cTnI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筛查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结果54名患者中cTnI阳性18例,cTnI阴性36例。其中18例cTnI阳性患者中15例(83.8%)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2%,36例cTnI阴性患者中仅有2例(5%)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床旁快速检测是诊断AMI以及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危险分层的重要临床指标。cTnI具有良好的心肌特异性。在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必不可少,具有很高的诊疗意义。

  • 标签: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床旁快速检测 胸痛中心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采取建立 胸痛中心及优化护理流程干预的抢救效果。方法:纳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 76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α组和 β组, α组( 38例)病人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 β组( 38例)病人实施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干预。分析 2组 入院至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β组入院至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 5.69±0.18) min、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59.78±11.37) min,均明显短于 α组( p< 0.05); β组抢救成功率 97.37%,明显高于 α组( p< 0.05)。 结论:急性

  • 标签: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建立 优化护理流程 抢救成功率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胸痛是老年人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我国,老年胸痛的误诊和漏诊率较高。本文的目的在于对老年胸痛的流行病学、胸痛的机制、胸痛的病因和分类、胸痛的临床表现与危险性评估、老年胸痛的治疗及预后进行概述,以期规范老年胸痛的评估和诊断,进而提高老年胸痛的诊治水平并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 标签: 胸痛 老年 诊断 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