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分娩结合自由体位分娩结局的临床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自愿接受镇痛分娩的7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镇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35例和对照组(镇痛分娩+传统体位分娩)35例,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室息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479.61±137.80)min、第二产程(37.10±12.07)min、第三产程(8.12±2.55)min,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vs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结合自由体位能够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镇痛分娩 自由体位 分娩结局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待产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足月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仰卧位待产。观察组43例,采用自由体位待产;观察两组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一产程使用药物干预例数、发生软产道裂伤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平均8.0±1.25小时,对照组为10.0±1.33小时。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平均1.25±0.25小时,对照组为1.5±0.50小时。观察组第一产程中药物干扰率为20.9%,对照组为27.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分别为2.3%、5.0%。结论自由体位待产可以缩短产程、减少第一产程的干预、及减少新生儿产伤的发生。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1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体位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生殖道损伤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会阴Ⅰ度裂伤、宫颈裂伤以及会阴侧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远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加快产程进展,顺产率高,生殖道损伤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

  • 标签: 自由体位 阴道分娩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间于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36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2例,研究组产妇在分娩时依据舒适度选取自由体位,对照组在分娩时采取传统仰卧位。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长短、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分娩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1%vs.58.4%,χ2=4.183,P=0.000),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8.89±1.88)hvs.(13.34±2.60)h,t=9.210,P=0.000,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14%vs.0.06%,χ2=6.143,P=0.000),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1%vs.2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2,P=0.000);研究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6±2.34)vs.(5.28±1.75),t=4.274,P=0.000。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分娩舒适度,对减少产程时间和母婴改善分娩结局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母婴并发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与镇痛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所接纳的180例初产顺产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患者实施自由体位分娩,乙组患者实施镇痛分娩,丙组患者实施自由体位结合镇痛分娩,对比分子三组产妇的疼痛程度、阴道分娩时间、剖宫产率、出血量以及产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结果丙组产妇在疼痛程度、阴道分娩时间、剖宫产率、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出血量方面均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甲组产妇与乙组产妇在以上几方面观察指标中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由体位分娩加镇痛分娩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缩短阴道分娩时间,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出血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镇痛分娩 应用效果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产钳助产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钳助产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孕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明显缩短阴道分娩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阴道助产率、产后并发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初产分娩产妇共5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仰卧或者半卧位待产及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生产。结果对照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生产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产后出血量高于观察组,组间生产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传统仰卧或者半卧位待产及分娩方式效果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采用的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助产 初产妇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和对照组(实施传统体位分娩),两组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的自然分娩率89%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产妇的剖宫产率11%明显的低于对照组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产妇的产程明显的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体位分娩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并且能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荐。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初产妇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分娩结局以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可以加快初产妇的产程进展,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初产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乐分娩仪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402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了剖宫产产妇后剩余1566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产妇意愿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858例和实验组7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导乐分娩仪联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程时间相比对照组产妇要明显缩短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仪与自由体位联合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痛感,缩短产程,提升产妇顺产效果。

  • 标签: 导乐分娩仪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于我院待产的初产妇 9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 n=45)与对照组( n=45),对照组予以常规助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由体位分娩球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实验组初产妇干预后的 LAS评分、分娩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初产妇干预后的 PPI、 VAS、 V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初产妇的盆底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干预可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改善其分娩控制感,减轻初产妇的分娩疼痛,改善分娩结局,有利于保护初产妇的盆底功能,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初产妇 自由体位 分娩球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中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价值。方法:确定研究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时段,入我院产妇中抽取6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双盲法均分,各30例。对比组(常规体位),分析组(自由体位),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都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目前在生产中,安全有效的方案很多,其中自由体位十分必要,从长期看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产妇缩短产程,愈后生活质量,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缩短产程
  • 简介:摘要随自由体位分娩技术的成熟,它已经开始被应用在临床中。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很多产妇在分娩时仍然采用膀胱截石位和仰卧位的方式,国内外医学专家对自由体位分娩技术的研究重点放在母儿结局影响上面,而对实施环境、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也较少,因而,国内外医院还未在自由体位分娩技术的实施上形成一致的临床路径,受众群体较小。但自由体位分娩技术可以促进产程进展,对母儿结局产生积极影响,这是未来分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巨大挑战。为此,本文对自由体位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我国临床分娩技术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产妇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两组产程、分娩结局以及产后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产后并发症、产道损伤发生率,有利于产后母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仰卧位分娩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接受常规分娩,观察组(n=25)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产时疼痛程度、出血量和分娩结局、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产时疼痛程度和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有效促进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对于提高母婴结局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对促进初产妇分娩的价值。方法:纳入 2018年 03月至 2019年 02月接收的 86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 2组,对照组 43例采纳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 43例采纳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实施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方式,对初产妇具有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可缩短产程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 初产妇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初产妇分娩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9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7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的仰卧或者半卧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则在分娩球的辅助下结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的三个产程时间比较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第三产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87.2%,对照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59.6%,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分娩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能够显著提升其阴道分娩率,同时降低其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9月我院分娩的198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孕妇。对照组99例孕妇按大多数医院的常规体位,即采用侧卧位或平卧位,研究组孕妇护理人员不给于干预,任由孕妇自由选择(即坐、卧、趴、跪、立、走等)体位。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然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83例,自然分娩率为83.83%。对照组自然分娩60例,自然分娩率为6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选择自由体位分娩,促进了自然分娩,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母婴健康。

  • 标签: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1到201-1共176例产妇患者。参照组第二产程采取常规的体位。观察组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结果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的比参照组第二产程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6.8%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3.63%,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时,让产妇自由体位生产不仅可以缩短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还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减少产妇的疼痛,提高产妇的认可与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第二产程产妇 自由体位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本文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94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分娩过程中体位的不同分为两组,在进入第一产程后给予自由体位分娩的4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在进入第一产程后给予常规体位分娩的47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初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初产妇选择分娩体位的过程中,自由体位分娩的运用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初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具有理想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分娩产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