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无乳糜泻的人如果长期吃不含麸的食品,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对10万多名美国人的健康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吃不含麸食品的人群,心脏病的发病风险要高于长期食用含麸食品的人群。

  • 标签: 心脏健康 食品 麸质 美国哈佛大学 大学医学中心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口腔的保健和口腔疾病的预防,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之一。但自从有人类开始,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口腔疾病,而牙齿疾病则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口腔专科护士离职原因的性。

  • 标签: 口腔专科护士 离职原因 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和对策。方法采用性研究的方法,对2016-2017学年护生发生的5例缺陷的当事人进行访谈。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实习护生发生缺陷的原因是护生经验缺乏,方法意识不足,违反操作流程;临床带教老师监管不足;不稳定的心态,容易紧张,过分自信。结论加强护生的实习管理及教育,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并对护生进行因材施教,可有效减少护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护理缺陷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男护士职业需要的现状,为其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ICU的男护士10名作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Colaizzi内容分析得到ICU男护士职业需要的主要内容。结果ICU男护士职业需要包括职业认同需要、职业目标需要、职业挑战需要和职业管理需要4个主要类属。结论ICU男护士具有强烈的职业需要,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予以重视,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合适的职业管理策略。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定性研究 男护士 职业需要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鼠尾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干细胞(BM-MSCs)对大鼠痛风肾的影响,具体为延缓上皮到间叶组织转化(EMT)、促进肾脏细胞分化和生长,以及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相应的机制。方法幼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腺嘌呤200mg/(kg?d)灌胃4周制作痛风肾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4h后,造模组再次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模型组和BM-MSCs治疗组,BM-MSCs治疗组经鼠尾静脉移植入骨髓间充干细胞(BM-MSCs是经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在体外分离培养而成),同时磷酸盐缓冲液(PBS)模型组经鼠尾静脉注入相同量的PBS。注射6周后,收集大鼠的血液和尿液标本用来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含量;对大鼠肾石蜡标本切片进行H-E染色、糖原染色和马松染色,观察并半定量评分评价各组肾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肾石蜡标本切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肾组织中P38蛋白、P-P38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的表达情况。数据经过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后,正常组和造模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3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腺嘌呤诱导制作的痛风肾大鼠相比正常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肾功能降低,大量蛋白尿以及肾间质和肾小管尿酸结晶沉积,肾间质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硬化等,提示痛风肾模型制造成功,并出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BM-MSCs治疗组较PBS模型组而言,血肌酐水平降低[(88.90±7.89)μmol/Lvs.(117.40±6.13)μmol/L],尿素氮降低[(7.85±0.88)mmol/Lvs.(10.97±1.03)mmol/L],24h尿蛋白减少[(27.72±4.90)mgvs.(54.66±6.72)mg],TGF-β1表达减少[(11.00

  • 标签: 痛风肾 慢性肾功能衰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上皮至间叶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P-P3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力衰竭恶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心力衰竭恶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测定NYHA心功能分级、EF值、体重指数(BMI)、上臂围(MAC)及三头肌皮摺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经过4周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浓度、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恶病患者在心力衰竭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及针对性护理包括加强饮食指导和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健康教育,可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阻止心力衰竭恶病的进展。

  • 标签: 心力衰竭 恶病质 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学美容中透明酸填充注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中接受医学美容的患者77例,均给予透明酸填充注射,观察美容效果。结果注射后经7d康复后,美容效果总有效74例,有效率96.1%。注射后,共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9.1%。随访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注射部位美容效果维持率分别为94.8%(73/77)、92.2%(71/77)、87.0%(67/77)。末次随访时,患者对美容效果总满意72例,满意率93.5%。结论医学美容中应用透明酸填充注射后,可提高美容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提高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透明质酸 填充注射 医学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性心脏病患者伴发阵发性房颤后的动态心电图显示特点,分析发病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我院就诊的50例器性心脏病伴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在50例器性心脏病伴发阵发性房颤患者中,30例为高脂血症;其中合并20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5例肺部病症、4例脑梗死、5例高血脂、2例病窦综合征、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中记录阵发性房颤106次,发作高峰比较最低000,最高600。结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是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心电图显示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脂水平变化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初治SLE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血清脂水平变化,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34例初治SLE血脂异常,治疗后6、12个月,患者TC、TG、LD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明显提高(P<0.05);HDL异常的危险因素有IgG>16g/L、SLEDAI≥5分、抗SSA抗体阳性,LDL异常危险因素有IgG>16g/L、抗U1RNP抗体阳性,TG异常危险因素有ESR>20mm/h、抗Sm抗体阳性、SLICC≥1分、蛋白尿阳性。结论多数初治SLE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代谢紊乱,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影响血脂异常的因素较多,医师应做好防治措施,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脂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真实心理体验,以期为尿毒症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科病房收治的10例行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借助NVivo8.0统计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2个类属6个主题,即手术前准备不足、对手术过程陌生且恐惧、不确定手术效果、术后应对无所适从及采取祈祷和坦然面对的应对方式。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行动静脉内瘘尿毒症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手术,以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尿毒症患者 动静脉内瘘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进行肠道准备的相关因素。方法2016年1至3月收集19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口服3000m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进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对肠道清洁度进行评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腹部手术史、肠镜检查史、便秘、脑卒中、吸烟情况。统计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的精确检验,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以上因素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98例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8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14±13.04)岁,肠道准备充分率为57.07%(113/198),肠道准备充分与肠道准备不充分两组间小于5mm息肉发现率及盲肠进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肠镜检查史是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χ~2=17.13,P=0.00,OR=0.21,95%CI0.10~0.44),便秘(χ~2=4.24,P=0.04,OR=3.01,95%CI1.05~8.57)、体质量过重(χ~2=4.30,P=0.04,OR=3.88,95%CI1.08~13.99)及肥胖(χ~2=4.50,P=0.03,OR=3.88,95%CI1.12~16.19)是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相对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体质量(消瘦、正常)、糖尿病、腹部手术史、脑卒中、吸烟(以上因素均出现P>0.05)与肠道准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充分的肠道准备可以提高小于5mm息肉检出率及盲肠进入率。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危险因素有肠镜检查史(独立危险因素)、便秘、体重过重、肥胖。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肠道准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肱骨骨折的弹性髓内钉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0例青少年肱骨骨折给予AO钛弹性髓内钉弹性髓内钉治疗。结果本组患青少年成功给予手法复位35例(87.5%),骨折端给予局部切开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的5例(12.5%),手术时间为30分钟左右,术中出血较少,手术切口较小。术后给予石膏固定17例42.5%,肩外展支具使用6例(15%)。术后随访1-12月,全部骨折愈合,1例伤后再次发生意外撞伤,出现二次骨折,因弹性髓内钉未取出,使得内固定弯曲成角,给予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3个月后骨折愈合,行2次手术取内固定。1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给予闭合复位后2个月损伤桡神经功能恢复。本组患儿未出现尺神经损伤的症状。钉尾部截留过长出现的局部皮肤激惹反应,皮下滑囊形成8例(20%),手术取出髓内钉后症状消失。肩关节评分优38例(95%),良2例(5%)。肘关节功能评定,优36例(90%)良4例(10%)。疗效良好。结论通过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进针点及术前根据骨折的类型合适的预弯弹性髓内钉,术中操作轻柔,必要时辅助小切口复位,给予石膏外固定或肩外展支架的应用,可以最大范围内避免骨折的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减少二次手术所带来的的危害性。

  • 标签: 弹性髓内钉 青少年 肱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与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不成比例;平扫时,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并无明显强化,“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 标签: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CT
  • 简介: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基于知识员工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了知识员工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知识员工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 标签: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激励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喘息和单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2例喘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治疗组,90例单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并发浅表性胃炎的例数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有80例(86.96%)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未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13.04%);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13.33%)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未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78例(86.67%)。两组患者并发浅表性胃炎的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息慢性支气管炎易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因此在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时,无论患者是否已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均应加用制酸剂保护胃黏膜,以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出现。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喘息型 单纯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重症肺炎伴电解紊乱的临床治疗方案与治疗转归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伴电解紊乱患儿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临床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为6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对小儿电解进行常规的监测,并及时纠正电解紊乱,可使小儿重症肺炎的救治率得到极大提高。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电解质紊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肺癌的CT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对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肺癌的临床、病理、CT资料。结果27例CT表现均为实变特征,其中多发病灶5例(18.5%);单发病灶22例(81.5%)上叶7例,中叶2例,下叶13例。实变区域内支气管充气征20例(74.1%),伴血管造影征14例(51.8%),不规则小囊腔3例(11.1%)。实变周围见磨玻璃征12例(44.4%),多发小结节6例(22.2%),少量胸腔积液2例(7.4%),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14.8%),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18.5%)。病理证实原位腺癌1例,微浸润腺癌8例,浸润性腺癌12例,浸润性腺癌变异型6例。结论肺炎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这些征象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CT 表现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公共自恋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公共自恋问卷(CNI)、简版自恋人格调查表(NPI-16)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四川省某2所中学的5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试CNI得分为67.43±13.32,GHQ-12得分为19.19±2.60,NPI-16得分为5.63±2.83。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试CNI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效应[F(1,535)=8.06,P〈0.01],男生的CNI得分高于女生;同时被试的CNI得分年级差异显著[F(2,535)=4.41,P〈0.05],高三年级被试CNI得分高于高一及高二年级,且不同年级被试的CNI得分呈现随年级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控制了学校、性别、年级及能力自恋等变量后,公共自恋的预测效应显著,对心理健康的总体解释率增加至5%。结论高中生的公共自恋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且公共自恋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健康。

  • 标签: 公共型自恋 能力型自恋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中毒菌痢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中毒菌痢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抗感染、抗休克、解除脑水肿的治疗中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后观察疗效。结果32例中毒菌痢患者中治愈28例(87.50%),好转4例(12.50%)。结论中毒菌痢早期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微循环,解除肠痉挛、抑制腺体分泌、促进常规治疗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小儿 中毒型菌痢 山莨菪碱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中医中药辨证分治疗药物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药物性皮疹患者25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7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156例中医辨证分(血热风盛、湿热郁滞、气虚湿盛、血虚风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62.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71%,对照组为8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治疗药物性皮疹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 标签: 药疹 辩证治疗 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