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高职学生口腔急诊特点,为高职学生口腔急诊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82例高职学生口腔急诊原因、疾病类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口腔急诊原因主要是牙痛(37.86%)、牙外伤(32.14%)、牙龈出血和拔牙后出血(16.07%),女生口腔急诊原因主要是牙痛(58.61%)、口腔粘膜疼痛(14.91%)、出血(10.59%);高职学生急诊疾病前3个病种分别是口腔颌面部外伤(20.27%)、急性牙髓炎(16.32%)、急性根尖周炎(12.03%)。结论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口腔急诊应重点掌握牙外伤、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

  • 标签: 高职学生 口腔急诊 防治
  • 简介: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上,指出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以便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 标签: 高职院校学生 择业心理 职业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关注和思索。本文就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偏差进行初步地探索和思考,同时结合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尝试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高等学生 心理偏差 激励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五所高校16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56项亚健康状态有7项表现的学生占34.38%以上。其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学业、心理精神、就业形势、生活等。结论普通高校更应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多渠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活动以干预性的研究工作,促进和确保高校学生身心健康,为更好就业、适应社会及挑战未来提供保障。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大学生 原因 分析
  • 简介:目的剖析高职学生自残现象,为有效地预防扣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现实案例为突破口,进行分析、拓展扣调查。结果自残现象有增多趋势,影响恶劣,15例学生自残的原因主要是感情挫折、家庭环境、认识偏差、学习及就业压力等因素。结论高职学生自残现象不蓉忽视,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等方面应采取对策扣措施,加强预防扣干预,逐步减少、消除自残现象。

  • 标签: 自残 高职学生 剖析 对策
  • 简介:摘要融合教育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长期需求,但教育的主体在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偏差。为此,我们通过对高职学生对特殊群体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进行调查分析,讨论相关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对学校促进融合教育提供建议。

  • 标签: 融合教育 残疾学生 认知 情感 行为
  • 简介:摘要我国当前的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中,中专教育是主体,为我国护理单位提供了大批有用人才,更是承担着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储备的重任。但是当前中专护理专业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高于实践技能的培训,导致中专生实践技能缺失,不利于今后的就业。从学生角度来看,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及被动学习等都阻碍了中专护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实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案势在必行

  • 标签: 提高 高职院校 护理技能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前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合肥师范学院2014-2015学年选修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16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意外伤害调查问卷》在《意外伤害与急救》课程授课前和授课后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授课前当面对意外伤害事件时,168名(100.00%)大学生会选择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其中35名(20.83%)大学生拨打完电话后,会离开现场;133名(79.17%)大学生在拨打完电话后,会在急救人员到现场之前安抚病人。授课前仅有27.38%的大学生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能提供现场伤员的病情,授课后比例(63.69%)明显提高,授课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大学生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能告知意外伤害人数、有无意识丧失的伤员、有无大出血的伤员及有无骨折的伤员者比例明显高于授课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前知晓"运动挫伤后应制动冷敷、开水烫伤后应用流动清水冲患处20min、食物中毒应饮大量清水及催吐、心脏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对骨折伤员处理应制动固定、对大出血伤口应先止血"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2.50%(21人)、22.62%(38人)、8.93%(15人)、7.74%(13人)、25.00%(42人)和80.36%(135人),授课后学生对这几项急救处理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授课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通过普通网络、专题讲座、普通课程及课程加在线植入4种形式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分别为61.31%(103人)、64.29%(108人)、61.31%(103人)及84.52%(142人)。通过课程加在线植入形式学习急救知识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者比例(73.94%,105/142)明显高于其他3种教学形式。结论开设大学生意外伤害与急救课程,可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和前急救技能。

  • 标签: 大学生 意外伤害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文自编高职学生学习态度问卷,共四个因子目标性与自主性、兴趣、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老师与专业影响。四个因子均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经过对579名学生的调查得出①学习态度存在性别差异,其中,男生在学习的目标性与自主性显著低于女生;②不同年级在学习目标与自主性、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③家庭经济影响学生学习目标性与自主性。

  • 标签: 高职学生 学习态度 问卷编制
  • 简介:高职医学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广大农村培养基层医疗人才的任务,社会的发展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具有高智商的高职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表现平平,得不到社会和人们的赏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1]。当今社会不但要求高职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

  • 标签: 高职院校 医学生 情商教育
  • 简介:摘要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现在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需要经过展开组织一些多种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研究当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新思路,渐渐组成含有高职医学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从而推进高职医学院教学、研究、工作、实践相融洽的实行机制的确立。

  • 标签: 高职 医学生 社会实践 活动模式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状况,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统一问卷,对912名高职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53.6%的学生每天刷牙2次。6.6%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达到3min以上,28.2%的学生采用竖刷法,4.9%的学生使用过牙线;学生主要通过电视(42.6%)和书本(31.8%)获得口腔健康知识,53.6%的学生不常吃零食;85.3%的学生经常食用蔬菜;牙病需就医、甜食对牙齿有害、刷牙可预防蛀牙的正确认识率高,达85.6%~95.8%;而对刷牙方法、窝沟封闭、水中加氟、牙线、牙龈出血该就诊及牙周病主要病因的正确认识率低,为5.6%~21.6%。结论高职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

  • 标签: 高职医学生 口腔健康 调查 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婚前性行为状况,为促进其性理性、道德、文明地发展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自编量表,并对有一定代表性的高职学生进行大样本抽样测试、统计、分析。结果高职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9.6%,其中男生为32.4%,女生13.0%。有商业性性行为想法的男女生分别为13.4%、10.8%,实际有过商业性性行为的分别为2.2%、1.7%。结论高职学生婚前性行为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有扩大趋势,商业性性行为现象也出现苗头,须加强对学生性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男生。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高职学生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本文以R.B.卡特尔编制的16PF问卷做工具并辅助以访谈方式对高职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学生相比,学生干部在16种人格因素上综合表现出较强的主动与控制的协调及平衡能力、较好人际交往素质及较强的思维能力;在次级人格因素上表现出适应性强、高外倾而少感情用事与怯懦的特点;在新环境中善于学习,而在心理健康、创造力两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建议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学校干部的队伍中来,让学生有一定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让他们在管理自己与管理同学当好老师助手的过程中有创新、树信心,从老师的期待中不断获得良好自我形象健康成长。

  • 标签: 高职学校 学生干部 普通学生 人格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结核病的患病情况,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2007-2012年结核病发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6年发现结核病6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8.9×10^-5;新生入学体检时发现结核病42例,结核病年平均检出率231.2×1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1,P〈0.05)。来自农村学生的结核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5.8%,新生体检发现的结核病占患病学生的67.7%。结论大学生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强化对患结核病学生的治疗监管,加强在校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学生 结核病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特点和前急救目前的现状等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抽取在2011-2012年这一段时间内我院前急救科所接受的急救患者病例106例,对这些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特点和前急救的现状等。结果本院救护车配备为良好,几乎车的空车率为27.7%左右,需要进行院前急救的病种主要为交通伤、急腹症、治安伤、突发心脏病等。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大一般在18-72岁之间不等,在所抢救的患者中外科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一般为占58.6%左右。呼叫响应间期大约为10-15分钟左右。结论前急救对临床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结合该地区的一些特点,对急救资源予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工作,确保急救能够真正做到及时有效。

  • 标签: 院前急救 重要性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