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在水中铝含量的测定中,是以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为主要的测量方法。此法中,在pH值为6.70—7.00的范围内,铝在聚乙二醇辛基苯醚(OP)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与铬天青S生成蓝色四元混合胶束(络合物)。在实际操作中,比色管中铝的残留,水样与试剂反应生产络合物后至比色时的时间长短,反应液的pH值范围等都对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

  • 标签: 清洗 反应时间 pH值范围
  • 简介:“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l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己作为卫生部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本文介绍了为执行该标准新研制的LD一3C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的性能指标和技术特点,并通过介绍激光粉尘仪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测定实例,说明该仪器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 标签: LD—3C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 转换系数K 空气 可吸入颗粒物 测定方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来源、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几点建议和国际上采用的室内空气污染的测定方法。以加快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对策和测定技术的研究,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室内 空气污染 控制对策 测定方法
  • 简介:为探讨室内装修对人体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一间面积为50m^2,容积150m^3的小会议室作为试验监测点,对其装修前后、不同时间室内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段房间内的甲醛浓度与本底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而装修后的不同时间段甲醛浓率比较也有显著差别(P<0.01)。说明室内的甲醛是由装饰材料和涂料释放出来,而甲醛浓度随装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 标签: 室内装饰 甲醛 室内污染 浓度监测
  • 简介:按照WHO(1989)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的化合物。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浓度较低,具有较宽的极性、挥发性和浓度范围。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有两类方法

  • 标签: 类方 空气 WHO 测定方法 浓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简介:三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电子工业,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对中枢神经有强烈抑制和麻醉作用,对心、肝、肾也有毒性作用。我国现在尚没有室内空气中三氯乙烯的卫生标准,本文参考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研究了用采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室内空气中三氯乙烯的方法

  • 标签: 三氯乙烯 室内空气 气相色谱测定 中枢神经 毒性作用 麻醉作用
  • 简介:甲醛是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主要来源于各类脲醛树脂的人造板及其他各种室内装饰材料,甲醛的急慢性毒性已被学术界公认,室内装修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公共场所的环境中,由此所带来的健康危害也就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甲醛浓度 公共卫生问题 公共场所 慢性毒性 空气 健康危害
  • 简介: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可溶性SO4^2-,由于本法测定范围较广,基层实验室经常应用,但铬酯钡悬浮液在放置过程中CrOr^2-和Ba^2+的比例有改变,空白值增高,如放置10天以上,需要重新做校准曲线,本文改用固体铬酸钡与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 标签: 硫酸盐 固体铬酸钡 悬浮液 测定
  • 简介:本文用便携式甲醛分析仪与国家标准检验法(GB/T16057-1995)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进行了方法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醛分析仪与酚试剂比色法间无显著性差异,总不确定度为5.5%。该分析仪现场测定,立即显示,操作简便快速,适合室内空气中甲醛测定

  • 标签: 室内空气 甲醛 对比 比色法 仪器法
  • 简介:测定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浓度目前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为称重法,鉴于称重法操作麻烦、费时(采样时间长)费力等缺点,实际监督监测很难做到。为此,早在50年代国内许多学者就己开始研究快速、准确,能直接给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浓度方法。本文研究了激光法作为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检验标准方法

  • 标签: 室内空气 激光 可吸入颗粒物 监督监测 研究 污染
  • 简介:在污泥中分别接种10%的氧化硫硫杆菌菌液与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研究了不同菌种情况下,10g/L到40g/L梯度的污泥浓度对生物淋滤重金属Zn和Cu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固体浓度下两种菌对污泥中Zn和Cu的去除率都很高,污泥浓度越低,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越高。淋滤过程中,低固体浓度污泥,氮、磷、钾及有机质等营养物质流失量比高固体浓度污泥明显增多;而同浓度下,氧化硫硫杆菌在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同时,营养物质的损失小于氧化亚铁硫杆菌。

  • 标签: 重金属 生物沥滤 氧化硫 氧化亚铁 硫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