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发展社区护理是国家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

  • 标签: 社区护理 现状 发展思考
  • 简介:摘要将人文护理融入到《护理基础》这门中职护生主干课程的教学中,对缩小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的距离,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教学,护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更加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本文对人文护理在《护理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进行浅谈。

  • 标签: 护理教学 人文护理
  • 简介:摘要隐性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包含观念、物质、制度和行为等层面。在《护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体现,将对学生的情感、职业态度、学习动机、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起到重要意义。

  • 标签: 隐性课程 护理学基础 高职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共收治的98例外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研究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焦虑情绪也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优质的外科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情绪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7%)而言,观察组(96.7%)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神经外科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1.25±0.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1.28分(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平均住院时间为8.58±1.6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92±4.56d(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应用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可在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人性化护理 围手术期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提出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避免。

  • 标签: 骨外科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名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普通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绪的改善结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术前的心理护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前一天焦虑评分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率和血压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率以及血压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 焦虑情绪 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1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亲体肾移植过程中引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开展亲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中选出6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率、术后各项恢复时间、腹胀程度和精神状态。结果研究组无腹胀患者比率为35.48%(11/31),明显高于对比组9.68%(3/31);研究组精神状态良好患者比率为41.94%(13/31),明显高于对比组6.45%(2/31)。同时研究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比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也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提升亲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缩短其术后住院和恢复时间,并能降低患者术后不适反应。

  • 标签: 亲体肾移植 快速康复外科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普外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普外科的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康复速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普外科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在医疗发展的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在骨科方面的进展更是突出。对于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较慢,所以在护理方面要格外注意。对于儿童来说,正处于发育期骨质还未成熟,因为儿童好动所以在护理时要注意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在骨外科临床护理时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要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率,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

  • 标签: 骨外科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肠道准备、术前指导、术中保温,微创治疗、术后及时止痛、围手术期补液,及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早期开始活动)引入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入妇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当中,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术后恢复。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医疗护理上较传统方法优势明显。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妇科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住院时间与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焦虑程度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手术室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加快患者康复,并且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手术 人性化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对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以往收治的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各40例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变化进行评估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O>0.05),护理后两组各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而实验组的降低幅度相对于对照组更优(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评分为(95.5±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4±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并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颌面外科手术 负面情绪
  • 简介:肝胆外科ICU多是胆囊炎、肝衰竭、脾脏破裂等重症患者。此外还兼收肝胆外科常规手术麻醉后复苏的患者,此类患者周转快,一般在患者清醒后病情稳定即可转出,因此护士的工作量不小。

  • 标签: ICU护士 肝胆外科 重症患者 外科ICU 脾脏破裂 常规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二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教授病理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同课时的教学后问卷调查教学模式设计的满意度情况及考核成绩情况。结果实验组课程设计好评率为96.4%,对照组课程设计好评率为8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平均成绩及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模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掌握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内容较多且枯燥和难理解的病理学知识教学,学生满意度较高,且对学生的成绩有较好的提升。

  • 标签: PBL 病理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虚拟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选取我校大专学员8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名,采用常规生理学实验教学,观察组40名学生则在此基础上接受虚拟实验模式。结果经虚拟实验教学,观察组同学的教学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分析,观察组同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虚拟实验教学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授课中,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较好,且学生的认可程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虚拟实验 教学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