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CD19CAR-T细胞治疗的效果观察。结果 在10例患者中,6例存活,4例死亡。对于患者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都在治疗后得到痊愈。结论 在难治复发B细胞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以CD19CAR-T细胞进行治疗,可发挥一定作用,也能够实现对不良反应的控制。

  • 标签: 抗CD19CAR-T细胞 治疗 难治复发B细胞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托珠单抗与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和对比。方法由自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应用托珠单抗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明显的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在第2次、第3次和第4次输注时的疼痛评分、DAS28评分以及血沉等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第3次、第4次输注时的关节压痛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托珠单抗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炎症指标和疼痛得到改善并可使临床疗效获得维持。

  • 标签: 托珠单抗 英夫利西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LADA、20例T1DM、20例T2DM及21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CD3^+;CD8^+细胞。结果①LADA、T1DM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低于T2DM、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LADA、T1DM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较,12DM、正常对照组增高(LADAvs正常对照P〈0.01,其余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减少,不能有效维持对胰岛自身抗原的耐受:外周细胞毒性CD3^+CD8^+T细胞增多进而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CD4^+CD^25 T细胞CD3^+CD8^+ T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CD38单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次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特点及试验干扰处理措施。方法血型鉴定,直接人球蛋白试验(DAT),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三种介质进行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用DTT处理筛细胞、谱细胞、献血者红细胞与DAT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处理后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测定-CD38抗体效价。结果5名患者经CD38单抗药物治疗后ABO血型和Rh血型为A型、CCDee 2例,B型、CcDEe 2例和O型、CcDEe 1例;直接人球蛋白试验3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在盐水试管法及聚凝胺法中均为阴性,微柱凝胶卡法均为阳性;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在盐水试管法及聚凝胺法中均为阴性,微柱凝胶卡法均为阳性。用0.2 mol/L DTT处理筛细胞、谱细胞、献血者红细胞与DAT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后,抗体筛选、鉴定及主次侧配血在微柱凝胶卡法中均变为阴性。结论-CD38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干扰患者的血清学试验,掩盖同种抗体的检出。因此在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中应选择合适手段去除干扰并运用多种血清学试验方法排除干扰和避免抗体漏检,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抗-CD38单抗 DTT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CD4+ CD25+ FoxP3+ 和CD4+ CD25+ CD127-/low 两种设门方法对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T reg) 细胞的界定效果, 并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 reg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4例, HBV携带者36例,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36例, 正常对照者40例, 采用CD4+ CD25+ CD127-/low设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其中正常对照组和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采用CD4+ CD25+ FoxP3+设门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采用CD4+ CD25+ 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 reg与CD4+ CD25+ FoxP3+设门方法在正常组和患者组均呈正相关( r=0.408, P

  • 标签: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CD127 FoxP3 慢性HB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CD8+CD57+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贫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自身免疫性溶贫和30例正常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CD57细胞及CD8细胞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IHA病例组外周血CD8+CD57+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CD8+CD57-T细胞数量(P>0.05);AIHA病例组外周血CD8+CD28+T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8+CD57+T细胞和CD8+CD28-T细胞可以作为AIHA新的实验诊断学指标。

  • 标签: CD8 CD57 T淋巴细胞亚群 自身免疫性溶贫 免疫学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高效反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CD4 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抛硬币法将2023.01~2024.01在本院行高效反转录病毒治疗的38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19,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19,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同时CD4 T淋巴细胞更高,病毒载量更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高效反转录病毒治疗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能有效增强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提高CD4 T淋巴细胞,降低病毒载量十分有益。

  • 标签: 艾滋病 综合心理护理 治疗依从性 CD4 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是一种重组的带有人的功能性基因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克隆抗体,临床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和转移性胃癌。曲妥珠单抗在临床使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输注反应、心脏毒性、背痛等,本文将从上述方面概述曲妥珠单抗及其不良反应。

  • 标签: 曲妥珠单抗 乳腺癌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地舒单抗诱发低钙血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应用地舒单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34岁(18~79),在应用地舒单抗之前,患者血钙水平正常。检测患者应用地舒单抗后的血钙水平,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对症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应用地舒单抗期间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9例,其余患者未出现低钙血症。2.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之后患者血钙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地舒单抗诱发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9.78%,未发现重度低钙血症病例。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能够有效治疗地舒单抗诱发的低钙血症。

  • 标签: 地舒单抗 骨肿瘤 骨转移瘤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为膜性肾病患者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的价值。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1年5月—2023年7月接收的膜性肾病患者106例,分两组,各53例;雷公藤多苷片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膜性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单抗药物的不良反应效果较差,特异性程度较高,可以在癌症或是免疫性问题的特殊医疗工作中进行使用,也逐渐结合当前的增长速度已经逐渐的超越了其他同行业环境下的药物。为此我们整合等方面已习惯的科学技术的研究措施方法,从药物发挥的时效、作用、价格、研发、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观察和研究判断,其目的就是为后期的医疗服务管理以及研发管理指明方向。

  • 标签: 单抗药物 前景 发展方向
  • 简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发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57.7万人,死亡18.2万人。近些年,随着国家防艾政策的实施及艾药物的不断研发,艾滋病病死率逐步下降,患者生存周期也在延长。这样的成果离不开积极参与到艾滋病疫情流行病调研、临床诊疗、药品研发、医护培训、公益宣传、志愿活动中的大量公卫人员、医务人员、

  • 标签: 艾滋病宣传 药品研发 疫情流行 志愿活动 生存周期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HBc和-HBe在ELISA法出现假阳性概率,并分析出现该事件的原因。方法研究基础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检验的57例乙肝-HBc样本与54例乙肝-HBe样本作为基础数据,对其进行ELISA法检验,之后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试剂进行复检,对检验准确性进行分析,并对出现假阳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乙肝-HBc样本与-HBe样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检查过程中假阳性率12.28%与11.11%。结论使用ELISA法对乙肝-HBc和-HBe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整体的准确性较低,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敏感的TRFIA测试方法进行复检,进一步提升检验准确性。

  • 标签: 乙肝抗-HBc 乙肝抗-HBe ELISA法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发性流产以精子抗体(AsAb)、子宫内膜抗体(EMAb)、心磷脂抗体(ACA)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遗传室开展复发性流产检验的146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其中开展ACA检测1413例、AsAb检测170例、EMAb检测138例;并选择同期本院内无不良孕产史的健康女性(已经生育)1460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并控制不同检测项目的女性例数与观察组一致。比较两组三项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AsAb、EMAb、ACA检测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AsAb、EMAb、ACA阳性率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复发性流产诊断中,AsAb、EMAb、ACA检测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筛查患者复发性流产发生原因,利于后续诊治。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抗精子抗体检测 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 抗心磷脂抗体检测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康栓凝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接受心血管治疗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凝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临床药师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临床的药师要充分的发挥其与药物相关的专业知识,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到临床查房工作中。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中的栓、凝等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用药知识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着重关注,规范凝药物的应用。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药师对于心血管疾病凝药物的用药治疗进行干预的治疗疗效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疗效效果更好,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减少,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栓抗凝药物 临床药师干预
  • 简介:在2013年3月11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ofClinicMOncology)上,发表了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PaulSabbatini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针对处于首次临床缓解期的卵巢癌患者,旨在确定阿巴伏单抗维持治疗是否可延长其无复发生存期及整体生存期。在该项双盲、安慰荆对照、多中心临床m期研究中,研究人员按照2:1比例,对经首次手术及以铂制剂和紫杉类药物化疗后,处于完全临床缓解期的Ⅲ期至Ⅳ期(根据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判断标准)卵巢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分配。每两周按照1ml悬液的给药形式进行给药,给药剂量为2mg的阿巴伏单抗或安慰剂,共给药6周(诱导阶段),其后每4周给药一次,直至出现复发或给药至最后一例患者完成随机分配后的第21个月为止。研究主要终点为RFS;次要终点为0S及免疫应答。

  • 标签: 卵巢癌患者 维持治疗 单抗 给药剂量 临床肿瘤学 临床缓解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靶向药西妥昔单抗治疗癌症患者后出现手足综合征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2月在院接受靶向药西妥昔单抗治疗病患60例,随机均等将其分为A(实验组)、B(对照组),每组各30例。B组行常规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A、B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手足综合征征并发率、护理满意率。研究数据均由统计学SPSS22.0处理。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手足综合征征并发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3.3%、63.3%、93.3%,B组各指标数据为66.7%、86.7%、36.7%,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综合护理干预的A组患者较行常规护理的B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优,因此在癌症患者接受临床西妥昔单抗治疗时应重视综合护理干预重要作用,从身心角度出发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用药后手足综合征征并发率,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西妥昔单抗 手足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临床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肝癌晚期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靶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卡瑞利珠单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8月-2023年8月。结果 观察组认知能力优于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晚期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卡瑞利珠单 肝癌晚期 靶向药物 认知能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IL-10、TGF-β1和CD4+CD25+T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时间分为治疗前组、治疗1年组和治疗2年组,检测并记录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IL-10、TGF-β1和CD4+CD25+T细胞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1年的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2年,IL-10水平变化差异显著;TGF-β1水平变化差异不明显;治疗1年后的CD4+CD25hig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显效率达68.42%,疗效显著。结论儿童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且可能在该治疗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IL-10、CD4+CD25highT细胞。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