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BI)死亡案例的法医鉴定。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80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案例,从性别、年龄、致伤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0例法医检案中,原发性颅脑损伤死亡31例(38.75%),继发性脑干损伤38例(47.50%),并发症11例(13.75%)。其中12小时之内的死亡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小时-1周直接死亡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生存时间在1周以上的死亡直接原因多为并发症。结论:在针对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死亡原因进行确定时,需要结合案情与临床案分析,并在法医例学检验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颅脑损伤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的法医。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颅脑损伤死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尸检,分析其法医。结果 经统计,纳入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伤15例(30.00%)、高空坠落致伤14例(28.00%)、跌倒致伤9例(18.00%)、钝器击打致伤8例(16.00%)、爆炸致伤4例(8.00%);直接死亡原因中,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死患者23例(46.00%)、原发性颅脑损伤致死患者19例(38.00%)、并发症致死患者8例(16.00%);而在死亡时间分析中,0.5~3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3~7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而>7的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则包括继发性脑干损伤、并发症两类。结论 颅脑损伤死亡患者致伤原因较为复杂,死亡原因与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在杀婴或者产科医疗纠纷中,常常需要判断体外死亡婴儿是死产还是活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死产、活产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实践中认定仍有较大困难。传统法医鉴定所采用的浮扬试验不具有指征性,在法医鉴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尸体检验,肺的大体和组织病理检验,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进行判断,虚拟解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技术。法医临床鉴定则要注重胎儿分娩时有生命迹象的证据,否则,难以下活产的结论。

  • 标签: 死胎 活产 浮扬试验 肺病理改变 肺影像学征象
  • 简介:摘要:法医鉴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探索高水平的鉴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发展的背景下,法医学的工作日趋全面。伤害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法医学更好地判断被害人的伤害和犯罪人的违法程序,做出准确的认定,并为法律责任的划分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几例眼部损伤的法医鉴定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标签: 损伤分析 法医 临床鉴定 法医病理
  • 简介:摘要:法医尸检主要用于对不同类型死因不明同时存在争议事件的处理,其不但有利于提升医院临床诊治水准,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几率,还原真实现场,为案件侦查提供可靠参考。为此下文将详细分析法医尸检对死因分析的意义,并探讨其所需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尸检 死因 分析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因涉及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在法医尸检以及临床病理中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死亡的原因和情况。方法:对200例患者尸体全部进行了法医解剖检验,尸体由具备独立尸检的部门受理,由经过尸检训练的病理医师或法医进行解剖,标本由福尔马林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超微病理检查,法医毒物分析,血清学检查。然后在光镜下观察。结果:2012年到2018年共发生医疗纠纷案例共200例,病理性死亡165例(82.5%),非病理性死亡30例(15%),未找到死亡原因5例(2.5%)。其中2012年到2015年63例,2015年到2018年137例,2015年以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尸检案例明显增多,比之前有大量提升。结论:法医尸检的临床病理分析能准确判断死亡原因,说明死亡与疾病的关系,帮助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减少矛盾,对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医疗纠纷 死亡原因 法医尸检 临床病理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HCM,即表现为心肌肥厚状态的一种心脏疾病状态,该种类型的疾病在国际范围内被认定为一种引发心源猝死(SCD)的重要原因,且该种类型的疾病在青壮年群体当中发病的比例较高,很多猝死者发生猝死情况前大都身体外在表现健康。本文就该种类型疾病发作群体在机体分子方面的集中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为猝死法医检验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判断依据。通过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检测,能够在法医检验中迅速准确确认死亡者的死因是否为HCM,因此本项研究对法医相关检验工作能够发挥极为有效的作用。

  • 标签: HCM基因研究 SCD检验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 要】目的:在法医伤病关系分析中,对采用AIS-ISS评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50例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法医伤病关系分析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IS-ISS评分与法医死因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0例案例中,通过AIS-ISS评分结果与法医死因分析结果对比,46例相符,其占比92.00%,4例结果不相符,其占比8.00%。结论:分析表明,AIS-ISS评分在法医伤病关系分析中应用效果显著,在明确外伤对死亡结果的影响程度上优势明显,更客观,易被理解、接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AIS-ISS评分 法医病理学伤病 分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并发冠状动脉血栓猝死的法医特点。方法:将2016年8月-2020年7月本中心鉴定的冠心病猝死的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分为观察组(59例、合并血栓形成)和对照组(41例、无合并血栓形成)。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理特征。结果:两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观察组中≥40岁患者发病率低于<40岁,对照组中≥40岁患者发病率高于<40岁,观察组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超重、冠脉重度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狭窄累及长度、冠脉狭窄累及≥2发生率、急性心梗发生率、陈旧性心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猝死多见于男性,且患者死亡的原因均相似,但并发冠脉血栓猝死患者的年龄比较年轻,心脏病变程度比较轻微,如心脏质量较低、狭窄不太严重等,法医鉴定时应加以区别。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栓 猝死 法医病理学特点
  • 简介:摘要:当前,每个行业当中都会存在不同的职业风险,尤其是与社会发展、个人利益相关的法医职业更是职业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本文通过对法医职业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为医病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有效保护法医工作人员,稳定法医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法医工作质量,

  • 标签: 法医病例 职业风险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颅内损伤法医的实际特征。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共计120位颅内损伤死亡患者的病理结果作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其法医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相应的统计及调查可以发现,共计50位患者为原发性,如脑损伤14位为并发症,56位为继发性脑干损伤,在120位脑损伤死亡患者中,共计40位为交通事故死亡,36位为高空坠落,32位为跌伤,其他情况为12位。多数损伤在12小时之内死亡的患者为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在12小时~7天之内死亡,就一般情况之下是继发性脑干损伤的患者。在7天之后,死亡的患者多为并发症。结论:通过对于颅脑损伤死亡患者开展详细的分析可以发现,与实际的病理类型存在着相对密切的关联性,需要对于颅脑损伤法病理分析进行有效的开展。

  • 标签: 法医病理 颅脑损伤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尸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尸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均为其实施法医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的心脏心脏重量、左心室心室壁厚度、右心室心室壁厚度以及管腔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相关法医研究,能够更好反映患者死亡的原因,有着一定的法律价值,意义重大。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猝死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尸检的区别,并分析区别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然后找到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本市从2011年到2021年10年间380例尸体解剖资料,以每5年为一组,2011-2015年为第一组,尸体解剖数量是200例。2016-2021年为第二组,尸体解剖数量是180例。将两组尸体经过观察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1-2015年10年间,前5年临床病理解剖(153/200)例(76.5%),后5年临床病理解剖(98/180)例(54.4%),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床病理尸检 法医病理尸检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和钝性暴力这两种因素造成的心脏破裂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法医鉴定。方法:本次研究的是我中心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接收的10具尸体解剖、死因鉴定案例的资料,已明确的是死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也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或者钝性暴露造成的心脏破裂最终导致的死亡。由于死因的不同,将死者分为甲组(钝性暴力造成的心脏破裂)和乙组(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心脏破裂),对其心包积血量和心脏重量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在心脏重量、心包积血量方面甲组小于乙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钝性暴力 心脏破裂 病理学特点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法医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需要对死者的死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因为其特殊性,使得其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法医通过病理尸检工作的展开,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临床治疗质量,对于一系列的事故发生也有着更加高效的判断方法,在更多的刑事案件以及处理工作中根据相关数据可以使得检查更加准确、高效。本文针对法医尸检对于死因分析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对于其意义和方法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尸检死因 意义
  • 简介:摘要:本文是对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的法医研究。首先,阐述脑血管畸形的病理特征与机制。其次,分析法医在脑血管畸形致死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脑血管畸形致猝死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脑血管畸形猝死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内容,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降低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的几率。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猝死 法医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法医检验在公安刑事侦查当中,体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刑事科学技术的分析当中,要提升其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法律形式,运用专业的理论分析和实用性技术方法,对涉及刑事诉讼的问题,以及尸体活体和人体进行一定的勘测和分析及鉴别,进一步增强公安刑事侦查的准确性。

  • 标签: 法医 病理检验 公安刑事侦查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肺动脉血栓栓塞(P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其特征是肺动脉阻塞,通常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移行而来。它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素之一,与PE相关的猝死尤其是一种毁灭性的结果。法医在阐明PE相关猝死病例的潜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探索PE相关猝死病例的法医方面越来越关注和感兴趣。诊断技术、尸检调查以及对PE病理理学的理解方面的进展为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病例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这导致了法医调查实践的改进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以减轻PE相关猝死的风险。本文旨在概述与PE相关猝死患者的法医相关的知识现状和最新进展。

  • 标签: 肺动脉 血栓栓塞 猝死 法医病理 探究
  • 简介:摘要:在病理病理理学中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和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培养出一批信念坚定、品质优良和专业技术过硬的医护人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