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应用引导式交接法的效果。 方法: 以本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500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交接 法 )和观察组(引导式交接法),对比两组患儿护理质量。 结果:组间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2% 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4%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 P<0.05 ) 。 结论: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应用引导式交接法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交接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床头交接班 引导式交接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班的过程中,使用交接班核查表前后是否有护理质量方面的差异之处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在本院ICU所有所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6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组,设定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床边护理交接班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床边交班,而观察组则建立交接班核查表对其进行床旁交接。对两组分别加以交接班之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交接班不详细地发生率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相关方法应用之后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在分别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床旁交接班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而交接班不详细地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效果方面差异之处。结论临床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交接班核查表之后,总体的护理质量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最终护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有助于更详细地进行交接班,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地进行。

  • 标签: ICU护理 床旁交接班 交接班核查表 临床应用 效果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交接班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我院600名二甲医院的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工作倦怠感量表、护士交接班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6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护理交接班水平最高评分(6.38±0.71)分;互动和支持评分(6.25±0.85)分;各维度得分情况的信息质量评分(6.41±0.84)分;效率评分(6.42±0.73)分。交接班水平四个维度均受到最高学历的影响;护士交接班水平受到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支持感的正向影响;受到工作倦怠感和工作压力源的负向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交接班水平直接关系着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技术培训、进阶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感情上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和倦怠感,提高自我效能。

  • 标签: 护理交接班 现状 自我效能 工作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危重病人床头交接记录单设计与应用。 方法 : 选取于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8 例危重病人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由于本次对照实验主要是探究床头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因此,需要将 68 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4 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使用普通交班模式,研究组使用床头护理交接记录单进行交班,对比两种模式下患者满意度及对忽视满意度的评分。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十分满意患者 20 例,一般满意 13 例,不满意 1 例,满意度( 97.05% ),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 95.63±2.16 )分;参照组中,十分满意患者 15 例,一般满意患者 13 例,不满意 6 例,满意度( 82.35% ),满意度评分( 80.36±1.47 )分。组间差异较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在危重病人护理交接过程中使用床头交接记录单,可以使交班护理人员准确了解患者具体情况,从而有目的性的开展下一步护理操作,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危重病人 床头交接记录单 交班模式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该文主要综述了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交接班中断的相关概念和中断情况,提升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护理中断事件的重视程度,提出ICU交接班护理中断问题的解决路径,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提升ICU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有效性,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ICU 交接班 护理中断 问题 解决路径 综述
  • 作者: 严燕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2-08-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对于首次当准妈妈准爸爸的朋友来说,孕期检查信息量有点大,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一部分人会很紧张的来到医院进行咨询,还有一部分人却对孕期产检置之不理,认为不重要。其实孕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降低婴儿出生缺陷。大部分女性的怀孕生产过程是很顺利的,但还会有一部分女性在怀孕生产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话会威胁到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孕期孕妈妈就像在做一个闯关游戏,一关接一关,最后一关才是宝宝的出生。那么孕期产检我们要做哪些检查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孕期产检的那些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常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内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并且患儿的病情通常发病急促,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与此同时患儿自身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很难真正表达清楚自身的需求与不适的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会致使交接班时关于患儿的信息量变得相对较大,而护理人员必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关于患儿的详细资料进行整合,并将准确有效的信息,详细地传达给医师,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安全,因此需要更有效的交接班模式。SBAR交接班模式便是一种标准化的病情交流模式,主要内容包括S(Situation现状)、B(Background背景)、A(Assessment评估)、R(Recommendation建议),这种模式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详细快速地掌握患儿的信息,同时有效促进了医护沟通,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与信息的完整度,从而进一步确保患儿的安全。

  • 标签: SBAR交接班模式 儿科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通常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内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并且患儿的病情通常发病急促,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与此同时患儿自身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很难真正表达清楚自身的需求与不适的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会致使交接班时关于患儿的信息量变得相对较大,而护理人员必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关于患儿的详细资料进行整合,并将准确有效的信息,详细地传达给医师,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安全,因此需要更有效的交接班模式。SBAR交接班模式便是一种标准化的病情交流模式,主要内容包括S(Situation现状)、B(Background背景)、A(Assessment评估)、R(Recommendation建议),这种模式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详细快速地掌握患儿的信息,同时有效促进了医护沟通,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与信息的完整度,从而进一步确保患儿的安全。

  • 标签: SBAR交接班模式 儿科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探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ICU病室的病患进行相关讨论,分析无缝隙护理措施在病患运转交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计抽选190位病患,据悉,病患的抽选地点为我院,抽选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确定实验参与人员后,依照有无使用无缝隙护理策略这一原则进行分组,要求两组病患人数均等,均为95人。将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的小组称之为实验组,另外一组称之为对照组。从运转交接成效的角度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各自的运转交接有效情况,实验组的表现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为出色(P<0.05)。结论:面对急诊ICU病患,在对其进行运转交接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无缝隙护理策略,该策略的落实能够保障运转交接效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 ICU 转运交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3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管理)23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及急诊-ICU转运交接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其急诊-ICU转运交接质量各项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ICU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该文通过分析SBAR沟通模式的起源、发展及特征,总结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现状,发现SBAR沟通模式的优势,从而使护理人员能更好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增加医护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促进医护和谐,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满意度 医护关系 护患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病人行剖腹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做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而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如何避免治疗后的并发症,又如何能让病人减轻痛苦,真真正正的为行剖腹手术患者,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和预防措施。那到底该怎样做呢?文章中会逐一说道1。

  • 标签: 剖腹产 剖腹产的护理 新生儿的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