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磁刺激(rTMS)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D)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6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服用常规抗抑郁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复高频磁刺激,对照组使用不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去极化的伪线圈进行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量表总分都出现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同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复磁刺激可以更早地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双相情感障碍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电生理学研究方法。方法选择56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组及常规治疗辅助低频重复磁刺激治疗组,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评分、静息阈值、皮质潜伏期、神经根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低频重复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帕金森病的措施。

  • 标签: 帕金森病 经颅磁刺激 康复 电生理学
  • 简介: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对脑梗死早期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84例脑梗死早期患者,采用TCD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并记录诊断结果,待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个月随访以观察其预后情况,分析对比TCD诊断结果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4例脑梗死早期患者中,TCD诊断正常23例(27.38%),异常61例(72.62%);TCD诊断正常的患者预后良好率95.65%(22/23)高于TCD诊断异常的患者26.23%(1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CD对脑梗死早期患者检查,对其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手术处理动脉瘤的术后护理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行内动脉瘤手术患者65例,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作好心理护理,加强各项护理工作,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45例,轻残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3例。结论强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MRI及CT在内肿瘤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内肿瘤的40例患者,先后为其采取CT扫描与MRI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的检查时间、检出例数以及与病理结果对照后得出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检查时间为(5.05±1.23)分钟,MRI检查时间为(30.25±5.87)分钟,CT检查时间短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共检出29例,诊断准确率为72.5%;MRI检查共检出39例,诊断准确率为97.5%。MRI诊断准确性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时间短但准确性低,MRI准确性高但检查时间长,临床可以更具实际需求选择检查方式,在无时间限制的前提下可优选MRI。

  • 标签: MRI CT 颅内肿瘤 临床价值 诊断准确性 检查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阴道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接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选取120例为调查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同时给予阴道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黏膜下肌瘤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均较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灵敏度、特异度均较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较腹部超声检查显著,并且其特异度、灵敏度也较高,可以作为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接受肝胆道引流的管道双重固定处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31例患有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皮肝胆道引流治疗,并且接受双重固定处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的导管出现了打折或者受压,医护人员发现后及时处理,未出现导管脱出等其他情况,患者治疗情况较好。结论在患有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治疗中,患者接受引流管双重固定的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应用。

  • 标签: 黄疸 固定 引流管 双重 恶性 梗阻
  • 简介:目的:观察腹部和阴道超声联合应用于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诊断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80例予腹部超声诊断,后者80例于此基础上加予阴道超声诊断,比较联合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及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病理与联合超声对异位妊娠、黄体破裂、不全流产、急性盆腔炎等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符合病理诊断的比例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妇科急腹症诊断中联合应用腹部和阴道超声技术,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具备实际推广价值。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超声 腹部 阴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与常规CT诊断底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62例颅脑外伤后疑为底骨折患者,同时予以62例患者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为观察组,常规CT扫描诊断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扫描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扫描后,观察组患者中显示骨折人数(55例)明显高于参照组(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显示出现前窝骨折30例,中窝骨折20例,后窝骨折5例,参照组患者前窝骨折、中窝骨折、后窝骨折分别为15、8、2例。结论在诊断底骨折上,多层螺旋CT扫描比常规CT扫描的影像学诊断更为明显,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颅底骨折 多层螺旋CT 常规CT 临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