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在胃癌根治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实验组术后行舒芬太尼+右美托嘧啶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h,12h,24h,48h的镇痛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用于术后镇痛可以提高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躁动,提供良好的镇静,无明显呼吸抑制,可安全用于术后镇痛

  • 标签: []右美托嘧啶 胃癌 术后镇痛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40例椎管内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毕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试验组注入0.25%罗哌卡因20ml,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术后所有产妇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4,8,12和24h动态、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VAS、镇痛泵按压次数等。记录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和8h动态VAS试验组为(4.1±1.7)和(5.3±1.8)分,对照组为(6.3±2.0)和(7.0±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和8h切口VAS试验组为(0.9±0.4)和(1.2±0.8)分,对照组为(3.6±2.1)和(6.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试验组(2.8±1.4)次,对照组(4.0±1.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镇痛曲马多用量试验组(214±12)mg,对照组(224±1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镇痛效果明确,且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 标签: 超声检查 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腔使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的混合液行分娩镇痛的效果、临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100例临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组(RD)和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RT),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具体情况。结果RD组在阻滞起效时间和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均短于RT组,最高阻滞平面亦高于RT组(P<0.05);RD组在宫口扩张至3、5、7㎝时临产妇的MAP明显低于RT组(P<0.01);RD组临产妇的HR、VSA在各记录点均明显低于RT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有着良好的镇痛作用,其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更适合分娩镇痛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曲马多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为后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我院近两年内剖宫产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而实行B-Lynch缝合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止血效果。结果本实验14例患者均得到较好止血,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整体B-Lynch缝合止血效果满意。结论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安全、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强、承山穴穴位埋线治疗超前镇痛对混合痔术后排便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的342例患者采用中央随机法将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所需时间、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治疗组最短者12h,最长者39h,平均术后首次排便时间21.14±6.21h;对照组最短者19h,最长者72h,平均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2.37±5.34h,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埋线后对排便及术后镇痛均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穴位埋线,超前镇痛 排便障碍 混合痔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固定治疗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例患者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人工置换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髋部骨折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和总结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取石的围期护理的内容、注意事项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取石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取石的围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其中术前准备、中配合作为关键,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而高水平术后护理、出院指导能巩固手术疗效,降低病痛对患者的折磨,提升患者预后。结论围期护理涵盖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护理的全过程,对提升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21-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围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所收治3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术后32例存活且病情得以改善,2例无效,1例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1.4%。同时,术后再出血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例。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应当与微创手术积极配合。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围手术期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在2012年~2014年中随机选取10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中5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使用胃大部分切除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组的5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则使用单纯修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无术后胃穿孔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治愈40例,10例患者有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生。p<0.05,两组比较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本文研究显示,以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前提,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单纯修补治疗急性胃穿孔,不仅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急性胃穿孔患者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期护理干预在三房心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三房心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5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与ICU住院时间均显著早于甲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与护理满意度同甲组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三房心患者情况,给予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三房心 围术期护理 循环系统 肺动脉高压危象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牙冠延长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对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改良牙冠延长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牙冠延长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对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60例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选入本次调查,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别编入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为70.0%,相比可见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理想,且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具有疗程短、康复快等优势,可作为首选方案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护理关键,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周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详细的饮食指导,早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全面的出院指导等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92例患者的优良率为100%,膝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大的手术,对病人术前心理正确评估,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的康复指导,是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n=60)与小切口组(n=60),前者采用传统手术法,后者采用改良式的小切口手术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手术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感染情况上,小切口组2例感染、传统手术组中7例感染,小切口组感染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法创伤小、恢复速度快,手术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手术法,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佳的洗胃方法。方法通过洗胃前的准备及洗胃的体位、置管长度等7个方面具体措施。结果快速、彻底清除毒素。

  • 标签: 中毒 洗胃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全切加中央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甲状腺全切除加中央组淋巴结清扫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的转移或者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其中6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占12.0%,均在半年内恢复;8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占16.0%,其中7例在一年内恢复,1例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0例患者经两年随访,无一例死亡的情况,且未见复发转移的患者。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容易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给予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预防肿瘤灶的转移和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7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患者围期应用舒适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选取本院收治的确诊患有肺癌64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全方位综合化的舒适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时候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用于围期肺癌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肺癌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观察总结了5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术前落实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中配合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状况,重视并发症的预防。结果500例患者除28例出现伤口局部血肿、水泡、上肢少数皮下出血外,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和优质护理服的实施减少了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舒适程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桡动脉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