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选为两组,70例观察组和7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护理方式下的分娩方式以及产妇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8%,要低于对照组的18.57%,两组数据对比后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在临床上的效果更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分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及生产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的卧位方式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应用自由体位方式进行分娩,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护理满意度、总产程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即将分娩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开展分娩过程,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剖宫产方式的可能性,减少产后出血量,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化疗药物对护士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化疗药物的危害及危害途径,提高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方法借助问卷方式对418名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配置使用化疗药物后的反应。结果护士在接触或者使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结论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职业防护意识有待加强,配置环境和条件都有待改善,应加强专业的指导培训,降低护士在配置或者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 标签: 化疗药物 护士 危害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生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方法将荆州市某三甲医院中各临床科室医生共230人纳为对象,选择Maslach耗量表(MBI-HSS)调查其“情绪衰竭、情感疏远、职业成就感低落”,把获得的各项临床数据作详细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医生不同学历医生情绪衰竭、情感疏远、职业成就感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医生的职业倦怠问题较为严重,应根据实际情况施以科学有效的对策处理。

  • 标签: 医生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了解不同特征护士获益感得分情况,分析出海门市二级医院护士的职业获益感现状与影响因素,从而为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职业认知评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8月份至2018年04月份在本市二级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共288例,采用胡菁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对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获益感受年龄、护龄、学历、科室等因素影响,其中,年纪在30岁以下的护士获益感分值低于30岁以上的护士;工作1~5年的护士获益感分值低于6~10年的护士;学历按照获益感得分高低排序为大专以下、大专、本科;内科护士得分低于手术室、ICU、外科、急诊护士获益感。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88名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值为(117.757±15.134)分,获益感在中等水平。结论本市二级医院护士职业获益感在中等水平,受年龄、护龄、学历、科室等因素影响,其中护龄、年龄与职业获益感呈正向关系,学历与职业获益感呈负向关系,专科工作性质的不同对职业获益感也有影响,通过分析,为提出护士的职业获益感的职业认知评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二级医院 护士 职业获益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依照其检查结果对其健康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噪音作业工人职工健康体检人员210名,对其健康体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0例健康体检患者中,高血压人员42例,血糖异常人员11例,心电图异常人员23例,肝功能异常人员19例,另外患有肥胖症的人员有12例,针对性对其听力进行测试,发现听力异常人员22例,依照噪音作业工作时间长短分析发现,工人工作时间越长,听力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发现心电图异常人员均为从事本行业较长的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噪音作业工人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利于工人明确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给予对应干预措施,避免职业病恶化,另外提示工厂相关负责部门及时改善工厂内部环境,对职工的身心健康做出对应的调增策略,对工厂及工人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噪声作业 工人 职业健康 检查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中心职业防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消毒中心工作满两年的工作人员,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未对消毒中心进行职业防护管理,而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对消毒中心进行严格的职业防护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职业防护行为达标率和职业伤害发生率。结果在实施职业防护管理后,消毒中心的这18名工作人员在职业防护行为达标率高于职业防护管理前(P<0.05),职业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职业防护管理前(P<0.05)。结论在医院的消毒中心进行严格的职业防护管理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达标率,有效降低了职业伤害发生率。可持续在消毒中心进行职业防护管理。

  • 标签: 消毒中心 职业防护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病例分析等结合,制定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临床路径文本,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制定出临床路径文本,初步临床验证结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结论构建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临床路径并应用,有利于提高该病临床诊疗的管理水平。

  • 标签: 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 临床路径 构建
  • 简介:摘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国内外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职业获益感的认知评价干预策略,包括构建护理管理支持组织、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完善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引导正向职业感知、强化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帮助护士深入感知工作带来的积极体验,挖掘职业获益感对职业心理的正向作用,为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依据。

  • 标签: 护士 职业获益感 认知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的13名血液透析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询问的方式对其护理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锐器损伤、噪声污染、心理压力、化学消毒剂损害及患者造成的损害。结论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可通过给予相应的防护对策进行干预,从而提高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血液透析室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医院中心供应室是医院的提供供应服务的单位,其担负着医院所有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和供应工作,在综合型大医院中,中心供应室的工作量大、工作压力高,而且长期处于一个充满污染物、消毒剂的无菌环境中,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来说,工作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开展好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职业安全防护,本文就此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探寻出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

  • 标签: 医院中心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的病区环境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因素,为保证临床护士的职业和身心安全,针对最常见的执业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与深入临床调查获得一些现象和数据。结果各病区临床护士普遍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因素。结论针对各种危害因素,提出了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防护措施。

  • 标签: 临床护士 职业危害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