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34例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心肌保护、血液保护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76岁;体重52~86kg。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采用浅低温不停搏CPB;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置换术、左房粘液瘤摘除术共25例,此类手术均采用中度低温CPB,41冷含血停搏液顺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结果全组病人均顺利脱离CPB,2例术中植入IABP。全组病人术后未发生脑部并发症,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歇。结论选择优质膜式氧合器,充沛的组织灌注,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加强血液和心肌保护,能提高老年人心脏手术中CPB质量,确保手术安全。

  • 标签: 体外循环 老年人 心肌保护 血液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访视,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增强其对手术的耐受。方法术前半日巡回护士到病房对病人进行手术宣教,术后2~3d进行回访,虚心接受意见。结果对30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后回访,满意率达到99%。结论护理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应长期持续坚持下去。

  • 标签: 护理访视手术室护理护患沟通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完善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我科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术前护理过程中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术前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术前 护理干预 食管癌 并发症 中医护理学 中医肿瘤学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针刺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肺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B组术前3d予以针刺超前镇痛,每日1次,连续3d.A组、C组予以术后针刺镇痛.D组为全麻对照组.四组患者均控制疼痛指数在3以下.选取与镇痛相关的β-内啡肽和与应激相关的皮质醇为观察指标,检测四组患者手术后的水平变化,统计四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的具体用量.结果:A组术前一天β-内啡肽与C组和D组比较,均P〈0.05.B组术前一天与C组和D组比较,均P〈0.05.皮质醇数据自身比较,A组、B组、D组入院与拔管后一天比较,术前一天与拔管后一天比较,均P〈0.05;C组入院与拔管后一天比较,P〈0.05.四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芬太尼含量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前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应用中,具有提高镇痛指标β-内啡肽的效应,与传统的术后镇痛比较有明显优势.对于应激指标皮质醇则无明显差异,手术和拔管等刺激对机体产生较大的即时应激,针刺无明显优势.术后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此次配比减少20%.

  • 标签: 针刺镇痛 肺切除术 Β-内啡肽 氢化可的松 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