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尽管瓣膜手术的最佳时间仍有争议,绝大多数专家均认为应在心室扩张发生前进行瓣膜手术,有时甚至在出现症状前就进行手术。本文概述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手术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原则,并简要讨论本领域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微创手术和Ross手术

  • 标签: 麻醉 心脏瓣膜病 外科手术 围术期 麻醉
  • 简介: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在手术玩视频游戏较传统的服用镇静剂或听妈妈的安慰更容易放松。医生发现,给孩子几分钟时间玩游戏可在麻醉药发生药效前大大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

  • 标签: 手术前 紧张 缓解 儿童 生药 生发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免疫抑制药有效应用.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当前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办法。全球每年约完成3000余例心脏移植术,其中原位心脏移植是最主要的术式。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不权依赖于供心的获取和手术的技巧,围术期的麻醉处理也至关重要。本文系作者在澳大利亚访问学者期间,澳大利亚皇家柏斯医院67例(1994年至2004年7月)心脏移植术的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回顾性总结。

  • 标签: 心脏移植 缺血时间 再灌注 左心室辅助泵 肺动脉跨膜压差 心脏移植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全麻大手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规律,为术后防凝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5l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于手术手术后取静脉血,并以20例健康人血样作对照,用流式细胞免疫技术测试其外周血小板P-选择素(CD62p)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血小板CD62p阳性率为2.57±l.18%,术后为21.92±17.62%。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其中男性患者术后CD62p阳性率均值较术前增加9.94倍,女性患者增加2.47倍。结论:全麻手术对血小板活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男性患者更为明显,应重视术后防凝措施,以防发生血栓栓塞。

  • 标签: 全身麻醉 围手术期 血小板活化 血栓栓塞 P-选择素 流式细胞免疫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42例ASAⅠ-Ⅱ级凝行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H组)和对照组(R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H组:于切皮前输毕6%海脉素1000ml,按50ml/min输入。R组:输注复方氯化钠液,方法同H组。持续监测MAP、HR、CVP、CL、TEI、SpO2和PetCO2;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7天测定HCT、PT、APTT和FIB的变化。记录术中输血量和输液量;计算出血量。结果:术中两组病人出血量和输液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量及输血病人敷以H组明显低于R组(P<0.05)。H组MAP的变化明显低于R组(P<0.05)。稀释后,H组CI显著高于基础值及R组,但HR明显降低(P<0.05)。CVP升高更显著(P<0.01)。但尚在正常生理范围。H组的HCT在稀释后及术中明显低于基础值及R组(P<0.05)。但在术前和术后第1天及第7天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T、APTT及FIB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EI在稀释前后也无明显变化。结论:硬膜外麻醉上腹部手术病人可安全施行AHH,可有效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 标签: 高容量血液稀释 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手术 心功能 血液动力学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施行心理学干预对围术期患者的应激状态影响。方法:6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无精神病、麻醉和手术史,随机分为心理疏导组(n=30)和对照组(n=30)。全部患者都在术前和术后施行心理学调查与各种测试评价。术前采用填写调查问卷方法,让患者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检测血清皮质醇和血浆白蛋白,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SDS、SCL-90记分无显着性差异,术后则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血清皮质醇和血浆白蛋白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在心理疏导组的术中和术后血清皮质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减低(P<0.01),血浆白蛋白则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的术中和术后血清皮质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增高(P<0.01),血浆白蛋白则显着性降低(P<0.05)。心理疏导组的血压和心率平稳;对照组的血压和心率则波动明显增大。结论:手术对病人施行心理疏导有助于降低麻醉手术期的应激状态。

  • 标签: 心理疏导 妇科手术 应激状态 血清皮质醇 血浆白蛋白 围手术期
  • 简介:世界麻醉医师协会联合会提出“帮助全世界人民获得最高质量的麻醉、镇痛和复苏”宗旨.我国医院管理年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如何提高麻醉质量.我们提出了力求麻醉手术“充分了解.充分认识.充分准备.充分沟通”的措施,以期有效防范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最高标准 麻醉质量 四个充分 医疗安全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药咪哒唑仑与地西泮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抑制手术应激的作用。方法:对57例在硬膜外腔麻醉下施行下腹部手术病人,根据术前药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咪哒唑仑组(M组),术前30min肌注咪哒唑仑0.09mg/kg;地西泮组(D组),术前30min肌注地西泮0.16mg/kg。术前30min及术中第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和150min各时点,分别记录两组的HR、MAP、BS(血糖)、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和BC(血皮质醇)。结果:在手术90min内,两组的HR、MAP、BS、BC有显著性差异(P<0.05),90min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aO2无论在术前或术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地西泮比较,咪哒唑仑对患者的应激反应抑制较强。

  • 标签: 硬膜外阻滞麻醉 术前药 咪哒唑仑 地西泮 手术应激
  • 简介:临床上.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治疗并不少见其中一些病人病情十分严重.对麻醉医生是很大的挑战。了解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术中麻醉处理要点将会优化围术期此类病人的管理。

  • 标签: 手术 非心脏 先心病 麻醉
  • 简介:国际心脏和肺移植学会(ISHLT)成立于1981年,成立之初只有15名心脏病和心脏外科医生,它是一个致力于通过移植、药物维持和创新疗法来提高对心脏和肺移植病人护理的多学科专业协会。该协会的目标是使心脏和肺移植及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

  • 标签: 麻醉学术年会 监护 临床 新技术
  • 简介: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病情.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从临床阶段的组织灌注不足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衰竭发展的连续过程。因此在围麻醉期,如何减轻重要脏器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 简介:心脏破裂是外科危重急症,麻醉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麻醉处理重点在维护心、肺、脑、肾功能,控制休克,防治DIC及MSOF。作者自1998-2004年期间曾处理9例心脏破裂的麻醉,今报道处理体会如下。

  • 标签: 心脏破裂修补术 麻醉处理 危重急症 MSOF 肾功能 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