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按计划参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研究生培养示范方案及中药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拟订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关于中药学科一级学科授位,按二级学科或主要研究方向培养”、“不同来源研究生的培养”、“培养方式与培养时间”、“课程设置”等七个部分。问卷发出66份,收到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北

  • 标签: 中药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教育改革 学位课程 二级学科培养
  • 简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悠久,虽然在清末已有研究生教育机构的雏形——研究院性质的“大学院”、“通儒院”,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还是在建国后才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建国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初创、逐步完善、停滞、恢复等几个阶段,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伴随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中滋生的问题与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我国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优化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国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公费
  • 简介:以MTT法观察补肾和柔肝中药含药血清对体外软骨细胞的影响。结果:在两次连续灌胃3h后所取血清浓度为5%和10%时,对软骨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血清浓度为5%时,两药之间作用无差异,而10%时,补肾方作用优于柔肝方。为便于以下比较,将血清浓度定在5%;长时间(8d)灌胃和短时间(1d)所取血清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无差异;以0.5、1、5倍等效剂量灌胃所取务清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未呈量效依赖关系,其中

  • 标签: 软骨细胞 MTT法 中药 含药血清
  • 简介:"医巫同源"是祖国中医发展程途中的重大文化现象.其涉及我国古代哲学、宗教、民俗、医学、心理、政治以及天文历法等诸多层面,惜乎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巫、医不分是战国以前确乎存在的客观现象.战国时中原虽说巫、医有分立现象,但巫、医通兼现象仍然实存;楚地南国巫、医从来未曾分离;战国以还,扁鹊、张仲景及作者,虽然倡言不可纯信巫术疗疾,但亦从未全然否认其实效.整个古代,巫觋或巫术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作用始终未失.

  • 标签: 祝由科 太医署(局)
  • 简介:中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的各种适应性障碍及一系列新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都明显增加。资料显示,在中国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病人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

  • 标签: 中医心理治疗 心身疾病 初诊病人 适应性障碍 综合性医院 行为问题
  • 简介:刺苋正丁醇提取部分的镇痛、止血和抗炎作用初步研究表明:刺苋正丁醇提取部分能减轻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缩短凝血时间和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程度。

  • 标签: 刺苋正丁醇提取部分 镇痛 止血 抗炎
  • 简介:以2-氨基-5-硝基二苯酮为原料,在氯化亚砜存在下与氯乙酸反应合成2-氯乙酰胺基-5-硝基二苯酮,收率由文献[1]78.1%提高到88.4%。后者在乙醇中与乌洛托品环合制得硝基安定,总收率为45.7%。

  • 标签: 硝基安定 合成 2-氨基-5-硝基二苯酮 氯乙酸
  • 简介:心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患者主诉心慌、心跳或伴有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明确心悸的原因,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对有心悸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的患者,动态心电图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我们利用动态心电图仪,对197例主诉心悸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现将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动态心电图分析 心悸症状 患者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动态心电图仪 心前区不适
  • 简介:为探索凤丹体外增殖的最佳条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以下培养条件较适宜:凤丹种子灭菌后在35℃下于摇床上振动72h,取出胚,在1/2MS+10%椰子汁的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然后将带有腋芽的茎段切下置于MS+BA(1mg/L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丛生芽,当芽长出2~3片叶子时,转移至MS+IBA(1mg/L)+3%蔗糖培养基上,1个月后即长出白色的直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 标签: 凤丹 体外增殖 再生植株
  • 简介:当前,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醫學的組成部分,其治療效果是不容置疑的,特別是對於疼痛性疾病的治療,更顯示了它的特異性和優越性,因其具有應用的廣泛性和普遍的有效性,而受到醫學界高度關注。對針刺[包括電針、溫針]鎮痛原理研究的應用技術,涉及了聲、光、化、電、磁、核等多個領域,參與研究者幾乎遍及中西臨床、基礎實驗、生物、物理、化學、藥學等多種學科人員。

  • 标签: 治療 镇痛作用 针灸 疼痛性疾病 效果 研究者
  • 简介:腹力是中医腹诊的重要诊察项目之一,本文提出了腹力测定的操作方法和诊断标准,并运用研制的腹力测定仪使腹力定级客观化。经105例正常人测定,得出正常健康人腹力以偏软为主,腹部各探测点有各自的数据范围,且相互协调。经480例病人诊察测定,得出腹力可提示病证的虚实,腹部各测定点数据的异常改变可反映某些脏腑的病变,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腹力测定 中医腹诊 操作方法 诊断标准
  • 简介:三七是一贵重中药,药物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多种人参皂甙、三七皂甙等活性成分。本文就近年来三七对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机体能量代谢,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防御系统、肝脏、骨胳肌和平滑肌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三七皂甙 药理作用 中药 非特异性 血液系统 平滑肌
  • 简介:研究宁静(壳斗科、杨柳科植物中提取的以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搽剂)的药效学,以豚鼠进行皮肤过敏和刺激试验;以小鼠进行微循环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药无过敏、无刺激性;小鼠涂搽宁静后,耳郭动静脉口径明显增大;小鼠口服该药的最大耐受量为80ml/kg体重.

  • 标签: 宁静搽剂 药效学 皮肤过敏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 微循环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 简介: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中心型肺癌36例,其中6例起初误诊为肺化脓症,历时3个月~5个月不等。最后经支气管镜检及病检确诊为中心型肺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心型肺癌 误诊 诊断 治疗 肺化脓症
  • 简介:中医药学术几千年的对外交往中,以输出为主,引进吸收较少,对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有3个主要原因:①自我完善的医学体系,形成了其体系的稳固性、排他性;②自我封闭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对外邦文化的藐视与排斥;③文化势差的副作用,规定了文化输出为主的交流态势.

  • 标签: 中外医药交流 原因分析 排异性 自我封闭 文化势差 中医学史
  • 简介:病案是病人的健康档案资料,在医、教、研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我们中医教学医院,一些典型、特殊的病案是生动的示教资料。目前在全国开展的医院分级管理,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评估,主要医疗指标均来源于病案。另外病案也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的事实依据。我院自1991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标准,对出院病历逐份进行质量评析,现就中医病案书写常见错误分析如下。一、问诊问诊书写质量主要反应在主诉的现病史上。

  • 标签: 中医院 病案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
  • 简介: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积极预防、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是降低和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措施。全面有效地控制血糖单靠药物难以达到,需要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和充分理解,并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活方式和行

  • 标签: 糖尿病人 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 血糖 护士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确定大鲵成体后血细胞发生的模式及其造血器官。方法:骨髓及脾组织涂片用Giemsa(姬姆萨)染料染色,光镜镜检并记录结果。结果:在骨髓及脾组织涂片中均发现存在有造血干细胞和血细胞发生相应阶段的细胞。结论:大鲵成体后.血细胞发生的模式与高等脊椎动物的相类似,红骨髓是其成体后活跃的造血器官,脾的造血功能虽不及骨髓活跃,但其仍是大鲵终生的造血器官。

  • 标签: 大鲵 血细胞发生 骨髓
  • 简介:以人物为线索,对以小学为工具研究《内经》的诸家清儒分别条述。通过总结他们对《内经》的校勘、训诂、音韵、文字的研究,展示其科学地研究《黄帝内经》这一古典医籍的概况,凸现其学术成就,彰明其治学方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校勘 训诂 音韵 小学 清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