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病例1,薛某某,女,67,农民,吉林柳河县人。1999年1218日,其儿带x线、CT、MRI来我所就诊。其儿述:患者现已截瘫,双下肢无知觉,不能亲自就诊。少食少饮,体质消瘦明显,二便不通,痛苦面容。经省级医院确诊脊髓瘤转移,放弃治疗,出院回家。X线、CT、MRI片显示:T7、8椎体骨质破坏明显,椎间隙消失,椎管内可见骨碎片,椎体周围冷脓肿形成。电话问诊:患者神清言明,高烧,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大小便不能自行排出,偶尔胸闷,咽干口渴,身热,背部疼痛较重。

  • 标签: 加味骨结核散 治疗 临床报告 骨质破坏 骨结核 关节骨结核
  • 简介:2008年9间,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温州市召开“第五届全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会议期间收到了我国著名脊柱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宝丰发来的贺信。葛院士信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思维,人体生命观和传统整脊学原理,以及二千多年医疗实践的指导下,经过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创新,已成为富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整脊学’,是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很大的进步。”

  • 标签: 脊柱外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以宗 中国整脊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东方
  • 简介:颈椎病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颈椎病的病因众多,颈部软组织病变是其临床多种症状的主导性病因;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颈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椎是颈椎运动力学的基础,腰曲变化对颈曲的影响主要通过脊柱韧带的传导力而发生。上病下治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前提,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为上病下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颈椎病 椎曲论 上病下治 整脊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法配合陇III号方汽雾透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法配合陇III号方汽雾透皮治疗。结果:笔者自2005年1-2011年1采用本法治疗观察病人256例,219例治愈,29例好转,8例未愈。结论:两种方法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手法 陇中Ⅲ号方汽雾透皮 腰椎间盘 突出症
  • 简介:麦肯基腰痛治疗技术简介1、麦肯基疗法发展简史1956年,新西兰物理治疗师麦肯基(RobinMcKenzie)的一位治疗3周尚无明显好转的下腰痛伴下肢痛的患者“错误”地俯卧于头端向上倾斜的治疗床上,使腰椎过度伸展约10分钟,结果疼痛症状,特别是远端的下肢疼痛得到极大缓解,并认为这是他3周以来得到的最好治疗。第二,麦肯基有意让他重复同样的姿势作为治疗,结果该病人的腰痛竟然完全消失。

  • 标签: 麦肯基疗法 腰痛治疗 中国整脊学 椎曲论 物理治疗师 疼痛症状
  • 简介:用中药辩证论治颈椎病,自汉朝张仲景创下“葛根汤”治“项背强”,至今已2千多年,历代有丰富的经验。为了解近几年用药物治疗颈椎病的动态,则要复习相关文献报导如下:

  • 标签: 药物治疗 颈椎病 辩证论治 葛根汤 张仲景
  • 简介:足是人负重、行走和吸收震荡的结构,它有七跗骨。在足跗骨损伤,跟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65%。大约70~75%的跟骨骨折波及距下关节面,是后遗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跟骨骨折 治疗 距下关节面 骨损伤
  • 简介:颈椎病应用针灸治疗,在《黄帝内经·素问》经脉篇已经提出,晋朝《针灸甲乙经》介绍了,手足太阳经、少阳经的相关穴位治疗颈项痛,上肢麻痹。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经验。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在运应针灸治疗方面也取得良好疗效,现综合介绍如下:

  • 标签: 针灸治疗 颈椎病 《针灸甲乙经》 黄帝内经 足太阳经 穴位治疗
  • 简介:可引起慢性腰痛的疾病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功能性腰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20以上的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多见。功能性腰前(腰肌劳损)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

  • 标签: 慢性腰痛 中医综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功能性腰痛 治疗 腰肌劳损
  • 简介:目的:总结针刀和手法治疗颈椎病8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治疗点,然后进行针刀松解。术后实施手法治疗和复位。结果:对80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512例,占64%,良252例,占31.5%。可24例,占3%。差12例,占1.5%。优良率95.5%。效果差的12例均为脊髓型。结论:针刀松解与手法互补,可提高优良率。针刀主要解除椎管外症状;其与手法对椎管内症状的解除都较困难。但对改善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手法治疗 颈椎病 针刀松解术 复位手法 拿捏法
  • 简介: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骨伤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其中的神经根型为多见。笔者从1997年6至1999年6采用牵引、手法治疗配合中药导入等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药导入 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配合 牵引手法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