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重症护理中控制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41例,实施控制血糖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SOFA评分、ICU治疗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5.1%高于对照组73.2%,感染率对比,观察组4.9%低于对照组26.8%,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ICU重症护理中对血糖进行控制,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感染降低,满意度提升。

  • 标签: 血糖 护理 重症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超重或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实施良好体重管理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超重或肥胖型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人数为40例。实验1组患者实施常规性健康宣教,实验2组实施体重管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结果在干预后,实验2组患者BMI指标明显低于实验1组,P<0.05,在干预后,实验1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超重或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实施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调整饮食等综合性体重管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还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肥胖患者 体重管理 高血压 控制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选取10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痰液检验,实验组患者则在其操作上加以质量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病原性细菌经验准确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病原性细菌临床检验阳性率,在实验组患者中,巧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0.0%、84.0%、80.0%、82.0%;对照组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0.0%、64.0%、62.0%、74.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得知,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检测中,从患者检验依从性、送检时间把控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可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临床检验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分辨率的超声设备也处于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在超声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超声造影等领域超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心血管麻醉、麻醉部位的能够领域超声技术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超声技术还在胃内容物评估、硬膜外穿刺和辅助插管等方面获得了深入性的研究。这就要求麻醉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对超声技术进行熟练掌握,对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于今后能够合理开展工作,培养高水准的医学人才。

  • 标签: 超声技术 临床麻醉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诊断HE染色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临床手术标本取材的石蜡病理切片100张,经不同措施的HE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不同HE染色技术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相比改进前的HE染色技术,改进后染色的标准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E染色对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意义重大,良好的HE染色技术的是切片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

  • 标签: 病理诊断 HE染色 运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的临床效果与优势,为提高种植手术的精确度寻找可靠依据。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口腔外科行种植手术的5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行无种植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B组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术后对两组患者行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检查,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图形配准融合差异。结果A组患者种植体顶部、根尖部、深度、角度偏差均显著大于B组(P<0.001),且治疗总有效率低于B组(P<0.001),桩核脱落和刺激痛则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手术能将种植体植入口腔内,精确度高,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口义齿镶复中注意内容与技术要点,以加强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全口义齿镶复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患者3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全口义齿镶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牙齿镶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调查与统计其满意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全口义齿镶复后的适应效果较好,适应良好的患者占83.87%,进食受到一定影响的患者占9.68%;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普通牙齿镶复后,出现咬合不适应的患者占74.19%,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占41.94%;据统计治疗组患者对于全口义齿镶复的满意程度(96.77%)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7.1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全口义齿镶复可以显著改善无牙颌患者的口腔情况,从而加强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全口义齿 镶复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而导致的患者感染因素,探讨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对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上半年我院眼科手术室因护理安全隐患所导致的患者感染事件,分析其感染因素,于2018年下半年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显著降低,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手术室患者感染发生率高,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感染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 标签: 眼科手术室 护理安全隐患 感染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运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均为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样本量共70例;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根据不同诊断与治疗技术划分组别,施行传统剖腹术的33例为对照组,另施行腹腔镜技术的另37例为研究组,对比2组诊断与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早期进食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普外科 急腹症 诊断 治疗 腹腔镜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51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全部患者接受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分析诊断情况,对比两种诊断技术辐射剂量情况。结果经由低剂量CT技术诊断,51例患者中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47例,诊断准确率92.16%,低剂量组患者CT剂量指数、计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低剂量CT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辅助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和滤过反投影技术可保证图片质量,在降低扫描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低剂量CT技术 常规剂量CT诊断 扫描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泌尿外科腔镜技术在结石性脓肾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经皮肾造瘘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完全取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提高结石完全取出率,有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泌尿外科腔镜技术 结石性脓肾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内镜(EUS)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比较。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8月作为病例筛选时段,抽取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确诊,并以其作为金标准。以金标准来分析超声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效果。结果手术病理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患者22例;NBI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患者有12例;EUS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患者有15例;EUS联合NBI诊断出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患者有19例。EUS、NBI单独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NBI联合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EUS、NBI单独诊断符合率低于EUS、NBI联合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诊断中,应用超声内镜(EUS)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还可以为制定诊断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内镜 窄带内镜 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酶免联合核酸检测技术对2015年-2018年岳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利用两种血液筛查检测技术如何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方法对岳阳地区2015-2018年177052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先进行酶免检测,无反应性血液标本174471例再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2015-2018年度无偿献血酶免检测177052例,检出总阳性率为3%,酶免检测不同年度差异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核酸检测174471例,检出HBV/HCV/HIV总阳性率0.05%,低于其他实验室阳性率12(这是由于本实验室先进行酶免初复两次检测后,无反应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不同年度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岳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酶免检测阳性率较高是ALT和HBsAg两项,总阳性率达到了1.54%和0.64%,这说明了HBV感染是该地区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残余风险。而核酸检测技术能有效的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最大限度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 标签: 酶免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技术 窗口期 阳性率(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隐匿性微小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隐匿性微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X线及常规CT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及不同三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各类型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CT及X线诊断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大于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的检出率(P<0.05),但与表面遮盖成像技术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隐匿性微小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继续检查,能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隐匿性微小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人性化管理价值,为妇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部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见的妇科护理方法,观察组要进行风险控制、人性化的护理方法,通过记录处理两群体之间,以及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就上述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给予妇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妇科的治疗风险,且制定科学的控制风险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妇科护理风险。

  • 标签: 妇科护理 风险控制 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