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大面烧伤患者的效果比对,总结大护理经验以提升烧伤救治水平。方法:将我科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出现大面烧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数量为4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是观察组(采取静脉治疗方式)与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方式)。结果:从试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对于在治疗中采用静脉营养治疗方式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对普通治疗的满意度为70%,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烧伤患者实施静脉营养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静脉营养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大面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诊治的 大面烧伤患者 24 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2 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疼痛症状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相似,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显著好转,疼痛评分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大面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负面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促进疾病好转,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大面积烧伤 护理分析
  • 简介: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 目的: 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烧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2 月 ~201 9 年 8 月期间 ,在我院就诊的 72 例大面烧伤患者 , 按照抽签的形式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36 例;参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法, 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 结果: 实验组危险期度过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升高,比参照组具有优势,组间对比 ( P<0.05 ) ,统计学 存在 意义。 结论: 对于大面烧伤患者,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效果十分显著,其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大面积烧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大面烧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 。方法:筛选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我院 收治就诊 的 100 例大面烧伤 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50 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 50 例) 。观察并分析 2 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指标 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同时,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 98.00% > 76.00% ),二者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 结论:针对 大面烧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应用价值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 标签: 心理护理 大面积烧伤 应用价值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大面烧伤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9月-2019年12月接受的82例烧伤案例为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是41例,前者实施的是常规方式治疗,后者实施的目标导向液体方式治疗,治疗后对数据资料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案例的MAP、HR、CVP、CI等指标分析,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值趋于正常。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液体出入量指标,对比分析晶体、胶体、输液总量等对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分析和研究两组案例治疗前后的SAS评分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面烧伤手术的案例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突出的作用,能减轻大面烧伤患者的心脏负荷,提升心输出量,确保良好的微循环灌注,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大面积烧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面脑梗死老年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变化,探讨血气变化的机制,揭示血气分析对老年患者大面脑梗死临床转归的价值,以期为大面脑梗死出现酸碱平衡紊乱提供最佳的临床治疗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2016年—2019年入住我院的168例大面脑梗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进行心电、血压、脉搏、末梢血氧饱和度监测,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前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老年 血气分析 预后大面积脑梗死 老年 血气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伴有大面脑梗死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07月~ 2018年 03月收治的 50例颅脑外伤伴有大面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确定合并症护理方案后,对照组( 25例):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完成;观察组( 25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完成;最终就两组颅脑外伤伴有大面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颅脑外伤伴有大面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 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颅脑外伤伴有大面脑梗死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加以干预,对于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可以进行显著促进,从而促进颅脑外伤伴有大面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颅脑外伤 大面积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面深Ⅱ度烧伤瘢痕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大面深Ⅱ度烧伤瘢痕患者中择取52例,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分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治疗,对比两组愈合情况及创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深Ⅱ度烧伤瘢痕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率。

  • 标签: 深Ⅱ度烧伤 瘢痕 瘢痕断层夹片 脱细胞异体真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大面脑出血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案配合ICP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数为53例,纳入范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n=53)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实行ICP监护,对照组(n=50)行保守治疗,将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情况、GCS 评分以及生存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病患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率更优,两组数据P<0.05比对差异大;观察组病患GCS 评分更优。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护在重症大面脑出血病患中应用的临床可行性更高,可有效提高病患生存率,病患GCS 评分,促进病患康复,可积极推广。

  • 标签: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护 重症大面积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混合应用谷氨酰胺、益生菌、益生元对大面烧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面烧伤患者4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混合肠内营养剂(含谷氨酰胺、益生菌、益生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IgG、IgM)变化。结果:烧伤后第3d较烧伤后第1d明显升高达峰值(P<0.05),随后第7d、第14d时逐渐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烧伤后3d、7d、14d时CD4+、CD4/CD8+比值、IgG、IgM水平较烧伤后1d时逐渐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烧伤后3d、7d时CD8水平较烧伤后1d时逐渐下降,烧伤后14d时升高(P<0.05)。结论:对大面烧伤,早期混合应用谷氨酰胺、益生菌、益生元的肠内营养剂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肠黏膜损伤,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纠正肠道的微生态失衡,防止细菌移位,更全面的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 标签: 混合肠内营养剂 谷氨酰胺 益生菌 益生元 肠黏膜屏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5月三台县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细菌356株,其中G+菌86株(24.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40.63%,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G-菌270株(75.84%),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结论:ICU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严重。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计算血小板(PLT)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方法:在我院LIS系统中查找统计血液分析仪中符合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80-94f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11.5%-14.5%的EDTA-K抗凝血液住院标本共计309份。用血小板显微镜手工计数方法作为金标准。同时用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数量,按照血液分析仪上的结果将查找的标本分为:8.8fl

  • 标签: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电阻抗法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顺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与性别年龄的分布,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10年安顺市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全市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例23679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例9591例。涂阳肺结核病例中男性6520例(67.98%),女性3071例(32.02%),男女性别比例为2.12:1;年龄上以0~14岁组登记发病率最低(10.6/10万),与其他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安顺市 肺结核 性别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红细胞(RBC)输注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ICU输注红细胞患者157例,根据患者输血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异常情况分为MCV异常组(n=78)与MCV正常组(n=79),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后0、12、24、48h的RDW值,并计算RDW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输血后RDW值均升高,于输血后24h达到最高值,RDW变化值最大,输血后48h保持保持较高水平;MCV异常组RDW最大变化值大于MCV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红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平均体积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培养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本市某医院送检血标本 7028 份培养的结果,了解血培养阳性率,对阳性标本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 2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 G+) 131株( 59.01%),革兰氏阴性菌 (G-)90株( 40.54%),真菌 1株( 0.45%)。排在前 3位的 G+菌为人葡萄球菌人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医院血培养样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定期对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培养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博野县糖尿病患病率、流行特征、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地区内的1945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及临床特征。结果在1945名研究对象中,共有742例为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为38.1%,且高年龄、低文化水平、离婚/丧偶以及肥胖者糖尿病患者率均高于低年龄、高文化水平、单身以及BMI指数正常者(X2=4.618,P<0.05)。结论 博野县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与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及BMI指数存在相关性,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或预防糖尿病在该地区内的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患病率 流行特征 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