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保障患者安全是各级医疗机构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建立预警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患者安全的相关概念,阐述了预警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对建立预警管理体系以保障患者安全进行了重点论述。

  • 标签: 预警管理体系 患者安全 建议 措施
  • 简介:摘要 : 目的 :建立消癌平片标准特征图谱,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 25cm,内径为 4.6 mm,粒径为 5µ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 A,以 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 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 30℃;检测波长为 300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 90000 。结果: 根据 15批样品特征图谱检测结果,供试品色谱图中呈现 5个特征峰,其中 1个峰应与绿原酸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同,为 S峰,计算各特征峰与 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均 在规定值的 ±10%以内, 信息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别。规定值为: 0.26(峰 1)、 0.65(峰 2)、 1.00(峰 3,即 S峰)、 1.04(峰 4)、 1.08(峰 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消癌平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消癌平片 特征图谱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清洁验证检验方法,确保所采用的检验方法能够可靠有效地控制残留物,准确评价设备的清洁效果,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内容:通过验证既定的检验分析方法的参数(定量限/检测限、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系统适用性等内容)[1]。通过回收率试验,验证取样过程的回收率和重现性,确保取样过程的回收率和重现性达到预定要求。结论:小柴胡颗粒清洁验证检验方法确定为总有机碳(TOC)测定法的定量限/检测限、精密度、线性、系统适用性、取样方法与取样回收率等参数的验证,其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验证项目均达到规定限度,因此小柴胡颗粒生产设备清洁验证的清洁质量控制检验方法确定为总有机碳(TOC)测定法。结论:小柴胡颗粒TOC检测限度为1.332ppm,总有机碳(TOC)测定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小柴胡颗粒清洁验证检验方法。

  • 标签: 小柴胡颗粒,总有机碳(TOC)测定法,清洁验证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布洛芬对映异构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江原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 THIS4。方法:采用三层架构体系,建立灵活、安全、便捷的数字化信息平台。结果: THIS4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医院数字化管理,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THIS4是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 标签: [ ]信息系统 数字化医院 THIS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路径管理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支有药师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观察组,5支无药师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022年1-12月就诊时高血压筛查中发现的新纳入管理的100例成人高血压患者,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实施药学服务路径管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路径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药学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的建立及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做出以下调查,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的质量管理的建立效果。其中涉及的方法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方法:入选的对象是选择 201 8 年 12 月 -201 9 年 11 月某一个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的手术器件进行研究分析,共 400 件,将 400 件医学手术器件根据随机事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 200 件。其中对照组的医用手术器件采用的是常规的消毒方式,而观察组的医用手术器件则采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提供的消毒方式,最后经过周期性的观察对比两组医用手术器件的消毒情况以及使用对比情况,以此判定出两者实验对临床的满意程度。 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有关医用手术器具的消毒情况与使用出错率为 3.0% ,对照组中有关医用手术器具的消毒情况与使用出错率为 12 . 3% ,因此,两组对比依据统计学的原理再次比较其两者差异性,于是发现,观察组对于临床的满意程度反馈率为 98.3% ,而对照组对临床的满意度反馈率为 78% 。结论:质量管理追溯系统在临床中消毒工作的效果较好,可以保证医用手术器件进行全面消毒,安全放心,对临床的应用起到积极作用,帮助临床医学提高了工作效率等优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 医用手术器件 质量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78例患者均为于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均采用人工气道建立方式开展病症干预,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39)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3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发生导管阻塞、导管误入食管、喉痉挛及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开展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重症监护室 建立人工气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现状分析和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建立。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实施体检并确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 结果:脑卒中高发人群进行管理后的脑卒中发生率远远低于未干预者(P< 0.05)。 结论:规范化管理化流程的应用,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可能出现的脑卒中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使人们的健康获得保障,防止疾病的产生而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该管理可以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管理现状 分析 规范化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建立规范化管理结构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以胃癌需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3月-2019年5月间在我院实施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分组标准为入院先后顺序。将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及常规肠内营养管理分别应用于34例实验组及34例参照组患者中,分析比较其营养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营养代谢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而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分析评估上述数据之间的差异,可知统计学意义存在参考价值(P

  • 标签: 肠内营养 规范化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警系统风险评估表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中的护理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近五年(2016年1月-2021年10月)诊疗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按照回顾临床资料分析,将采用预警系统风险评估表单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预警系统风险评估表单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警系统 风险评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 病死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JCI标准建立标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2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研究、对照2组,对照组患者行重症心力衰竭基础性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JCI标准建立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统计并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血压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用JCI标准建立标准化护理措施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血压指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JCI标准 标准化护理 重症心力衰竭 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对ICU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ICU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7例。常规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实验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对比两组手术的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天数都少于常规组,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天数都少于常规组,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ICU 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