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以职业病临床特征、病变部位、病因为依据,颁布了职业病名单,该名单中职业病被划分为10大类,尘肺是其中一类,包括13种疾病。如今最主要尘肺仍然是煤工尘肺和矽肺,尘肺患者因肺内长期大量吸入粉尘并潴留而造成,在其反应后肺内异物逐步产生各种变化,进而影响肺功能。另外,多数粉尘到达肺脏实质是通过血管支气管周边的淋巴管实现的,所以其存在弥漫性分布的特点,受到损害的包括和肺淋巴引流存在关系的组织,造成肺部组织产生慢性弥漫性病变,若尘肺人病程加重后,心脏会受到累及,也就是会转变为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电图出现相应的异常变化。

  • 标签: 尘肺 肺源性心脏病 心电图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江市尘肺例的发病特征,探讨发病规律及原因,为镇江市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全市职业病报告结果,对镇江市2008至2012年所有确诊的尘肺例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尘肺诊断时间、工龄、行业、年龄等进行整理、统计。结果镇江市尘肺平均发病工龄(16.4±10.8)年,平均发病年龄(56.1±10.1)岁。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矽肺215例,其次是煤工尘肺、水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共97例。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建设行业(33.94%,112例),其次是采矿行业(20.61%,68例),第3位是电力行业(16.06%,53例),第4位是制造行业(11.51%,38例)。结论应加强对建设行业、采矿行业、电力行业及制造行业的尘肺预防工作。

  • 标签: 镇江市 尘肺 矽肺
  • 简介:摘要目的汇总分析诊断过程,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素材方法现场调查询问笔录结论职业病诊断现阶段应简化相关程序要求,对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及时给予结论。

  • 标签: 尘肺病 诊断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尘肺临床路径在临床治疗中的设计、方法、策略、效果。方法选择发病率高的两个尘肺单病种(矽肺和煤工尘肺)开展临床路径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由专家讨论拟定临床路径方案,制定表单,开展预实验,在对照组中正式实施,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难点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实验组为44.23±1.8天,对照组为63.18±12.3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费用实验组为9979±256元,对照组为13459±1524元,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为95%,对照组为9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临床路径的实施对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能规范尘肺单病种的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

  • 标签: 尘肺病 临床路径 实施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石棉尘肺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并且通过X线也没有办法得知,因此很多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重视对石棉尘肺的诊断,帮助患者尽快确诊,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讲述石棉尘肺的诊断,以帮助人们加深对该病的了解。

  • 标签: 法定职业病 石棉尘肺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非煤矿山流动工人尘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某非煤矿山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从业的180名流动工人,获取180名工人的资料,并就其尘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0名流动工人中,11名工人患上尘肺。所有患者经X线片检查显示有明显类“p、q”影样改变的有3人,占27.27%,均为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结论非煤矿山流动工人从事的作业繁多,流动工人的职业史较为复杂,属于尘肺的高危人群,因此要加强对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和职业卫生监管,以提高工人自身的意识,最终起到预防尘肺的作用。

  • 标签: 非煤矿山 流动工人 尘肺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临床护理措施,为临床观察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560例尘肺患者,对其采取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经过科学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观察和护理,能够促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治疗的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 尘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例尘肺患者行全肺灌洗术,术前、术中、术后密切护理。结果经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100%,不良反应率3%。结论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的有效方法,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护理得当能够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尘肺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粉尘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的常规方法是高千伏胸部平片摄影,高千伏胸片是尘肺诊断的主要依据胸部高千伏摄影是用获得在较小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的摄影方法,能明显提高胸片整体质量。能够显示同张照片上各层次肢体的图像及被组织重叠下的病变的性质和病理改变,而且目前我国尘肺诊断标准都是以高千伏摄影的胸部后前位胸片作为基准[1]。这使胸部各组织间X射线吸收差减小,层次丰富,信息量增加,从而扩大了诊断范围,提高了尘肺诊断的准确性.本人结合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高千伏摄影技术 尘肺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结核与尘肺的临床鉴别中,使用X线诊断的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40例肺结核患者归为肺结核组,将40例尘肺患者归为尘肺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X线诊断,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鉴别分析。结果尘肺和肺结核患者的结节表象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结节大小、结节分布和结节密度均存在不同;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腺泡样结节明显,多呈现花瓣样表现;尘肺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异常、矽肺结节、肺门阴影异常、细网状阴影、大面积纤维阴影、肺气肿、胸膜改变等情况;结论应用X线诊断肺结核与尘肺,能够明确患者的疾病影像学特征,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必要时可结合痰液培养对患者做出确诊。

  • 标签: X线诊断 肺结核 尘肺病 临床鉴别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干预、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规范管理,门诊治疗,健康教育等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结果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提高;结论;加强社区居民高血压病规范管理、对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突发性心脑血管事件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结核病防治实施质量,实现联合千年发展目标,降低结核病疫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确保社会经济发展。方法健康促进人员培训痰涂片检查与质量控制,合理用药治疗。结果自2003年至2013年我院开展结防工作扎实有效,发病率递减,无复发率无死亡率。结论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措施,可以达到降低患病率,控制传染源,减少发病。

  • 标签: 结核病 实施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的防治措施,给糖尿病患者找到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82名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研,通过监测他们的血糖浓度,来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检验,所有的实验数据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能说明问题。结论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 标签: 糖尿病 防治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糖尿病形成原因、糖尿病的分类以及糖尿病控制现状做一详细介绍讨论了胰岛素等降糖药对治疗糖尿病的应用现状及特点,展望了糖尿病类药物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 降糖药 特点 防控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主要以发热、手、足、口、口腔等出现丘疹、疱疹等为主,部分患儿甚至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手足口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儿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研究HFMD流行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HFMD病原学、流行病学为起点,分析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预防控制等,使得临床HFMD的防治更具针对性。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临床特点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从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出发,对防治对策进行探索。方法根据我团疾病防疫工作实际情况,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宣传教育,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使其全方位的配合治疗。结论应尽早做好结核病的预防工作,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原则合理、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其患病率。

  • 标签: 结核病 防治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加,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患者、家属、社会的全方位配合,故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的防治管理及健康教育能促进糖尿病患者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提升治疗的依从性,继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管理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