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可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126例,根据患者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使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数据与对比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并没有太大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大剂量相同,但是小剂量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大剂量,安全可靠要更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肿瘤病人放疗之前进行膀胱充盈稳定性训练的可靠。方法在科室中选取42例盆腔肿瘤患者,将这些病例分为手术组20例,无手术史的患者22例,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保证两组患者膀胱排净之后的饮水量相同,利用专业的膀胱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进行记录,根据所记录的结果制作出尿感量表。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的尿感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对膀胱容量在放疗治疗的过程中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例的预测结果和测量结果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手术史的病例预测结果和测量结果要明显比手术组病例要高(P>0.05),两组病例患者尿感和测量值之间的相关分析,并且手术组和无手术组患者的膀胱充盈量尿感和测量结果具有非常明显相关。结论膀胱充盈训练能够让盆腔肿瘤患者具有稳定的尿感,在患者进行放疗治疗的过程中会随着放疗的进展膀胱充盈量逐渐的降低,尿感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在肿瘤患者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应利用标准的仪器进行膀胱充盈量的检测。

  • 标签: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 膀胱充盈训练 尿感
  • 简介:摘要目的对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ucleatedredbloodcell,NRBC)的可靠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出NRBC>0/100个WBC的标本共324例,同时段仪器检测出NRBC为0/100个WBC的标本共100例,同时采用镜检法计数有核红细胞。结果324例NRBC阳性标本的仪器法与镜检法计数NRBC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2=0.9994),仪器法与镜检法计数NRBC的结果差异的95%一致界限为(1.98±9.76)个NRBC/100个WBC,仅有7例(2.16%)在一致界限范围外,且仪器法检测NRBC的灵敏度为99.7%,特异性为96.1%。结论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NRBC结果可靠,基本可替代镜检法检测外周血NRBC,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有核红细胞 仪器法 镜检法 灵敏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定性测定方法(TP-ELISA)方法学性能验证的评价分析。方法取临床确诊的梅毒患者高抗体滴度血清,稀释成多个梯度低滴度的血清,根据WS/T505-2017文,对每个血清多次测定分别确定临界值、灰区、不精密度范围、阴性及阳性符合率,并与厂家给定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定性测定方法(TP-ELISA)的临界A值为0.172,灰区即不精密度A值范围为0.136~0.204,灰区以外阴性符合率及阳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通过验证实验得出的结果与厂家给出的性能参数基本相符,说明厂家试剂在科室检验系统定的性能参数符合要求;但实验得出结果又与厂家参数不完全相同,说明实际检验条件下又不能直接套用厂家性能参数,实验室应制定出适合自己检测条件与检验系统的性能参数。

  • 标签: 临界值 灰区 不精密度 阴性符合率 阳性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关键环节。方法我院预防保健科在2018年1月开始实施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关键管理(管理后),与2018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管理相对比(管理前),前后各选择300例患者进行观察,对比管理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后医院的传染病传染率、医护人员对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及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管理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管理过程中应采用针对的隔离措施,减少传染病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做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 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 关键环节
  • 简介:摘要分级诊疗是临床根据疾病的轻重缓解与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疾病治疗措施,逐步实现由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分级诊疗制度包涵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等,总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群众自愿、创新机体等,以此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从而解决医患矛盾,实现新医改目的。本文针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分级诊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一份参考。

  • 标签: 分级诊疗制度 关键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在儿科入院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5月儿科患儿4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7月儿科患儿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宣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关键接触点进行入院宣教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键接触点对患儿进行入院宣教,了解患儿需要,抓住主要问题进行优先解决,可提高入院宣教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关键接触点 入院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肾透明细胞癌关键基因,为临床寻找相关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肾透明细胞癌相关基因芯片(GSE46699),通过R语言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用DAVID网站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经筛选获得848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84个,下调基因464个。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氨基酸代谢降解、PPAR信号通路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示COL1A1、COL1A2、COL6A2、COL6A3、COL4A2、COL4A4、COL4A5、COL4A3、COL3A1、COL5A2、COL5A1、COL8A1、COL15A1、COL23A1、COL21A1、DCN、FN1、CCL5、CXCR4、CXCL9等基因为关键节点基因。结论筛选所得的核心基因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肾透明细胞癌诊断及治疗的生物学靶标。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血清白介素(IL)一4、干扰素(IFN)一γ与弥漫间质肺疾病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弥漫间质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患病,将患者分为A-弥漫间质肺疾病组和B-健康对照组。A组患者83例,B组患者2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4以及IFN-γ水平。结果血清IL-4A组为291±77pg/mL,B组为218±27pg/mL,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IFN-γA组为217±39pg/mL;B组为IFN-γ为309±41pg/mL,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IL-4及IFN-γ可能是弥漫间质肺疾病的有效生化标志物。

  • 标签: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IL-4 IFN-&gamma 生化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有效及安全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76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是否给予强化降压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降压治疗)与实验组(38例强化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死亡率、血肿24h血肿扩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4h、14天后、3个月后卒中量表评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给予强化降压治疗可有效促进血肿消退,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

  • 标签: 强化降压治疗 常规降压治疗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部闭合损伤诊断中,使用超声进行诊断的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8月期间腹部闭合损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8例患者使用超声进行病情检查,分析检查的可行。结果在18例患者中,经过手术诊断和超声诊断对比,证实超声在腹部闭合诊断中可行高,为进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结论超声的声像图可以及时诊断出腹部闭合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在闭合损伤的诊断中,可以广泛使用超声进行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资料。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超声 诊断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隐源卒中(CS)和卵圆孔未闭(PFO)的临床相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此次相关研究,其中分为对照组和CS组各40例,给予常规化验检查、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MRI检查及TCD发泡试验(c-TCD),比较两组生化检验、TCD发泡试验、多普勒超声结果。结果CS组PFO发生率(55%)显著高于非CS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圆孔未闭是引发隐源卒中的高危因素,临床可针对有FPO的CS患者进一步诊断会诊。

  • 标签: 隐源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 病情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6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为9.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并发症增加较少,安全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肝素 脓毒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不正儿童弱视采取阶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屈光不正弱视患儿80例(80眼),都采取阶段弱视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为1个阶段,经治疗4阶段(12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对4阶段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采取阶段治疗后,80例患儿任一次复诊最佳矫正视力均与前次存有显著差异(P<0.01),经4个阶段的治疗后,患儿T1~T4各阶段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屈光不正儿童弱视分阶段治疗存在一定的疗效差异性,矫正视力的提高与治疗阶段的增加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其总体有效率随分阶段治疗的延长而增加。

  • 标签: 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 矫正视力 阶段性治疗
  • 简介:摘要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基础,但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药物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妊娠期对母婴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对近年妊娠合并TTP的诊治及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妊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肾瘤/肾混合上皮和间质肿瘤(ME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7例囊肾瘤/MEST患者资料,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7例囊肾瘤/MEST中女性6例,男性1例,年龄36~62岁。肿瘤切面为边界清楚的多房囊实肿瘤,镜下囊腔互相不相通,内附扁平和钉突状上皮,囊腔间隔可见卵巢样间质或显示平滑肌分化的纤维,偶见致密的胶原。免疫组化纤维间质ER(7/7)弱阳,PR(5/7),Vimentin(7/7),Desmin(4/7),上皮CK(7/7),AE1/3(7/7)。结论肾脏囊肾瘤/MEST是一种罕见的复杂肿瘤,我们对其的形态学认识还远不够,需要更多病例学习。

  • 标签: 囊性肾瘤 MEST 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复杂肾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8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常肾结石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肾结石护理方式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复杂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复杂性肾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无创动脉硬化与临床病理相符。方法选择120例拟行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术前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按照检测结果分为正常、轻度硬化、中度硬化、重度硬化四组,同时手术中取桡动脉病理活检,将病理活检结果分为正常、轻度硬化、中度硬化、重度硬化四组,将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了解两者的相关。结果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高度相关,其符合率达到86%,且对中、重度动脉硬化检测结果符合率达到9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动脉硬化,应用无创检测可对动脉进行硬化程度的准确评估。

  • 标签: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 尿毒症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颌吸附义齿和生物功能修复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无牙颌患者120例,其中60例采用传统方法制作全口总义齿,另外60例采用吸附机制制作总义齿,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吸附机制制作的总义齿修复的全口义齿压痛点数量比较少,跟传统治疗方式相比,该种治疗方式更好。

  • 标签: 吸附 全口义齿 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 临床应用